患者体虚未复,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色紫暗。寒热作于申酉,热时忽笑忽哭,热退即止。寒热自解后胸中气窒,两目上视,沉沉睡去而呓语喃喃,常与亡人畅谈。面色凝脂白洁,脉左关弦大有力,尺后隐隐垂长。心肝气郁,魂神不安,恐热入血室。
寒热时病心肝气郁魂神不安痰气阻滞
查看详情 →
男,37岁。头晕耳鸣,睡眠不实,乱梦纷纭,梦遗、早泄,头晕头痛,腰膝酸楚,阳痿,记忆力减退,思维难于集中,闭目即现乱梦,或彻夜不能入睡,精神委靡,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弱,两尺尤甚。证属脑肾不足。
脑肾不足失眠多梦阳痿早泄记忆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崩漏量多,初期色紫红有血块,后期色澹红无血块,伴头昏头痛、烦躁内热、烘热出汗、激动流泪、失眠、面目肢体浮肿、纳谷不馨、神疲乏力、脘腹痞胀、喜热喜按、大便溏泻。苔黄白腻,脉细弦数。中医诊断为心肝郁火,脾胃虚寒型崩漏。病机为心肝郁火,脾胃虚寒。望诊见苔黄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多样,切诊脉细弦数。
围绝经期崩漏心肝郁火脾胃虚寒血块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绝经后烘热汗出1年,以上半身及头颈部明显,醒后难以入睡,胸闷气短,心烦易怒,头目胀痛,胃脘不适,腰背酸痛。阴道彩超示子宫肌瘤2.6cm×2.5cm,性激素检查示E2<20ng/L,LH66.67mIU/mL,FSH108mIU/mL。中医诊断为绝经期综合征,证属肾阴偏虚,心肝火旺,心神不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心肝火旺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更年期崩漏,兼有更年期综合征。崩漏量多,初期色紫红有血块,后期色淡红无血块。头昏头痛,烦躁内热,烘热出汗,激动流泪,夜寐不佳,失眠,面目肢体浮肿,纳谷不馨,神疲乏力,脘腹痞胀喜热按,大便溏泄。舌苔黄白稍腻,脉细弦数。辨证为心肝郁火,脾胃虚寒。
更年期崩漏心肝郁火脾胃虚寒苔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反复发作5年,加重半年。现症见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夜间时有憋醒、乏力、夜寐欠安。查体面色少华,舌质澹嫩,脉沉细略数而结。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心动悸。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心气不足,心脉不畅。
心动悸气阴两虚心气不足脉道不利
查看详情 →
王某,45岁,近半年经律紊乱,心悸烦躁,夜来失眠,头晕目眩,神倦胸闷,悲伤欲哭。证型为肾气渐衰,心营不足。舌质润,苔薄,脉细缓。
经律紊乱心营不足肾气渐衰心悸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咽痛、喉干、纳食不佳、胸胁胀、烦躁、睡眠不安、易惊醒。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胆火旺,病因病机为外感劳倦、情志不调致肝胆火盛。舌象黄垢,脉弦、左关独盛。问诊见咽痛、喉干、纳差、胸胁胀满、烦躁、失眠。切诊脉弦、左关独盛。
咽痛喉干胸胁胀烦躁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2岁。主诉心跳、气短、头晕、烦躁、睡眠不宁、食不知味、大便溏、手足心热、自汗。病程较长。心血不足,血不养肝,血不归脾。面色苍白,贫血,舌质淡,脉沉微。病史中有两次流产,出血甚多。现病史中见记忆减退、健忘、乏力。体征见面色苍白,贫血,舌质淡,脉沉微。
心血不足血不养肝血不归脾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病程数年,冬春交季时加重。证属肝肾不足,痰风内起,瘀阻脑络。舌质澹,苔白腻,脉弦滑。耳鸣健忘,颈肩僵硬。
眩晕肝肾不足痰风内起瘀阻脑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两手臂震颤半载,左手臂上举不利,语言费力,语言构音终末不爽,口中渗水,腿软。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小弦滑,伸舌略有抖动。证属风痰瘀阻,肝肾不足。
手臂震颤语言费力口中渗水腿软
查看详情 →
女,35岁,经行停闭间作3年,伴烘热汗出半年。闭经,肾阴偏虚,癸水不足,阴虚则心肝火旺,心神失养。舌红苔薄,脉细弦。
闭经肾阴虚心火旺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头痛眩晕、颜面潮红、耳鸣、心悸、两足易冷伴麻木、大便秘结。血压165/100mmHg。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证属肝阳上亢,下虚上实。舌象质红、苔少。脉象弦细。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下虚上实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头昏、胸闷3年。病程3年。中医病名包括眩晕、胸痹、搐搦。证型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气机不利、血脉痹阻、筋脉失养。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弦。
眩晕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头痛二年余。前额痛,阵发性,累及两眼眶胀痛,夜难入睡。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肝阳上亢,属肝阳头痛。目胀痛,肝开窍于目。舌根黄腻,大便秘结,口臭,眉棱骨痛,阳明郁火上蒸。
头痛阳明头痛肝阳上亢便秘
查看详情 →
女,45岁。头痛而晕,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眼花闪发,耳鸣,嗜睡。脉小而缓。脑贫血症。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头痛而晕,精神倦怠,眼花闪发,耳鸣,嗜睡。脉小而缓。
眩晕脑贫血症血虚养血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点头、摇头、流口水、手内翻、走路不平衡、失语及智力迟钝。病程自出生后4天高热黄疸起,遗留神经系统症状,持续至6岁。舌质红,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脑髓不充,证型为肝风未已。病因病机为肝风扰动,肾精不足,脑髓失养。
大脑发育不全肝风未已脑髓不充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痫厥,发时哭笑无常,四肢发痉、厥冷、牙关噤急,严重时连日发作,每次持续20~30分钟,发后头晕且痛。病程自14岁开始,每年发作1次,21岁加重,近期发作频繁。脉弦细滑,苔薄白。中医诊断为痫厥,辨证为风动痰升,神明失聪,病根深。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滑。
痫厥肝风内动痰浊上扰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四旬,主诉晕厥、心悸、纳少、泛恶、咳嗽。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胃失和降、痰浊中阻。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心悸、纳少、泛恶、咳嗽,切诊脉象弦细而滑。
肝阳上亢肝阴不足痰浊中阻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半天。中医病名心动悸,证型心脾两虚、痰浊阻滞。舌澹,苔白厚,脉结代。病程长,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夜寐欠安而多梦。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痰浊阻滞,胸阳不展。
心脾两虚痰浊阻滞胸阳不展心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