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9岁,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喘甚,病程3年余。舌质淡嫩,苔白,舌边有齿印,脉沉细欲绝。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阳虚水泛。系统性红斑狼疮,唇面无华,心包积液,抗d3-DNA(+)、ANA(+),E.S.R: 82mm/h,尿PRO(3+)、BLD(2+)。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阳虚衰阳虚水泛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主诉头痛11年,每周发作2-3次,近五年头痛如锥刺,眼球肿胀,视物昏花,彻夜不眠。月经量少,色紫黑,经期错后。脉沉细紧,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中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证属血瘀头痛。病因病机为肝失所养,血不上承,虚久生瘀,脑络痹阻。
血瘀头痛肝失所养血不上承脑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发热,畏寒,周身酸楚,鼻塞,流涕,咽痛,轻咳痰少。病程20天。发热,畏寒,面红目赤,阵阵汗出,手足不温,胸腹部肌肤灼手,大便偏稀,腹部隐痛。舌淡苔腻稍带灰色。脉弱数。寒热错杂,湿热兼夹,阴阳混淆。
霉菌感染寒热错杂湿热兼夹阴阳混淆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情绪低落1年余。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对生活缺乏兴趣,情绪波动较大,伴头痛,双颞侧紧束感,心烦,喜哭易怒,纳差,眠差,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紧。中医诊断郁证,证型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郁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腰腿疼痛反复发作5年,再发半个月。病程较长,症状以冷痛为主,得温稍舒,伴右下肢麻木、怕冷、大便微溏。舌质澹胖有齿痕,苔白微腻,脉弦而尺弱。中医诊断为腰痹,证属寒湿内侵,痹阻筋脉。查体示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痹寒湿痹阻肾虚腰腿疼痛
查看详情 →
32岁,左腰持续酸痛,牵引腰骶,及于肩背,转侧不利,畏寒。脉细濡尺软。腰骶部伤筋。左腰膂陈伤,血脉凝涩,气阳失和。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濡尺软。症状描述包括腰背酸胀,不能劳动,畏寒,酸痛上延肩背,下涉腿部。脉象细濡尺软。
腰骶部伤筋气阳不足血脉凝涩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形寒肢冷,病程半年,近半月加重,伴心烦失眠、晕厥。舌澹暗,苔薄白,脉迟缓,脉搏53次/分钟。诊断心气阳虚,升举无力,气滞血瘀。
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心气阳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 腰部以下冰冷6年余 足后跟痛皮肤粗糙3年 胃脘发凉 食纳较差 便溏 周身发热 畏寒怕冷 神疲乏力 舌淡胖边有齿痕 苔滑 脉沉弱无力 脾肾虚衰 寒凝血脉
腰以下发凉脾肾虚衰寒凝血脉足后跟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慢性荨麻疹3年,冬季发病,遇寒即作,夏天自愈。皮疹呈风团块样,淡红,边界清楚,瘙痒剧烈。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阳气内虚,风寒外袭之瘾疹。
慢性荨麻疹阳气内虚风寒外袭舌淡红
查看详情 →
周某,50岁,头痛2天。头部胀痛,眼眶、双侧太阳穴及头顶作痛,怕风,头昏沉,双小腿沉重酸软,周身关节不适,时欲太息,脏痞暖气,五心烦热,胆小易惊,急燥易怒。舌红苔薄白,脉弦数。肝郁化火,气血不和。
头痛肝郁化火气血不和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反复腰部酸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1年,加重1周。腰部酸胀,右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双膝关节酸软发凉。舌淡,舌下络脉青紫,苔薄白,脉弦紧。腰椎生理弧度变直,腰椎椎旁及棘突间隙压痛。中医诊断为腰痛,辨证为寒湿瘀滞证。
腰痛寒湿瘀滞证腰部酸痛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颈项强硬疼痛3天。病程3天。中医病名颈肩痛。证型风寒湿痹。病因病机风寒侵袭,劳损致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颈项屈伸受限,连及肩臂,动则疼痛加剧,头偏向左侧。切诊脉弦紧,左侧颈部肌肉痉挛,可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
颈肩痛风寒侵袭肌肉痉挛筋膜损伤
查看详情 →
陈某,女,33岁,偏头痛反复发作七八年,每月发作2~3次,近10天来发作频繁。头痛或左或右,右侧居多,痛剧时延及巅顶及颈项部。月经超前,经色暗红,夹有血块,量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肝郁气滞、郁火上扰清窍。
偏头痛肝郁气滞郁火上扰月经超前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右眼红肿、流泪、畏光,病程半个月。左眼花翳白陷,肝阳不足,复感风热,内外合邪,上乘目窍。舌质较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纵形溃疡,树枝状,凹陷较深,荧光素染色阳性。
角膜溃疡肝阳不足风热犯目阴液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发热身痛,风痰上涌,颈项强直,不能转侧,面青神迷,口噤不开,舌不能伸。脉沉细而紧。诊断为太阳经脉为寒邪所滞。舌象异常,脉象沉细而紧。二诊时脉弦紧,舌苔白腻。三诊时脉转缓和,症状明显改善。诊断为太阳气机闭塞,寒湿阻滞。三诊后阳气不足于上,风痰上涌而闭塞脏腑经络气机。四诊时症状基本恢复,诊断为上逆之浊阴未净。
捻颈风太阳经滞风痰上涌寒邪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产后周身酸痛32天,盗汗,头晕,足冷,背部抽筋感,四肢酸痛,膝盖尤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产后身痛,证属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阴阳失衡,外受风寒湿邪,痹阻筋脉。
产后身痛阴阳两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胁下痛、心悸、胸中胀、嗳气则胸膈稍舒、夜间不能平卧、两胁有水声。病程约半年。中医病名为悬饮,证型属饮家,病因病机为水气凌心、积于胁下、冒于上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两胁作胀、心悸、善畏、头晕、嗳气、夜间不能平卧、胁内有水声。切诊示脉来双弦,后脉沉弦。
水气凌心胁下痛胸中胀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左眼红痛月余,伴羞明流泪、胞睑浮肿、白睛红赤、黑睛灰白星状病变,2%荧光素钠染色阳性。病史提示发病前遇暴雨,恶寒肢冷,头痛鼻塞。舌苔黑润,脉浮紧。诊断为风寒之邪仍在肌表。
左眼赤肿风寒外束翳障肝经风热
查看详情 →
男性,66岁,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乏力,活动后呼吸困难,纳差,眠差。肺部CT示两肺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三尖瓣膜钙化。双下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性啰音。脾虚湿盛,肺失宣降。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咳嗽痰白脾虚湿盛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咳嗽,咯白痰,量多质黏,伴气短、倦怠乏力、纳呆。病程7年余,反复发作,2周前因受凉加重。舌质暗澹,舌苔白厚腻,脉细濡沉滑、关寸大。中医病名咳嗽,证型脾湿胃寒,肺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旺,肺胃不降,感受风寒,失于表解,入里伤肺。
慢性支气管炎脾虚湿旺肺气上逆风寒犯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