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岁半,性别女。主诉智力较差,行走易跌倒。病程较长,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发单音,食欲不振。中医诊断五迟五软,证型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病机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元神失养,脾虚不运。体格检查神情呆滞,面部特征异常,前囟未闭,舌澹红,苔薄少。辨证涉及脑、肾、肝、脾。
小儿脑瘫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智力迟缓
查看详情 →
女,37岁,右胁肋疼痛1年,加重1个月。胁肋胀满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腹胀、少食、乏力。面色泛黄,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胁痛,肝气郁结。胁痛与肝经相关,肝气郁结,肝木克脾土,致腹胀、少食、乏力。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形体略瘦,腹软平坦,胁肋触痛。
胁痛肝气郁结脾虚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周某,女,24岁。闭经5个月,少腹胀痛,胸满胁痛,嗳气食少,腰酸。闭经,气血不足,气机不畅,血脉凝滞。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胸胁胀满,纳呆,腰酸乏力。脉细弱。
闭经气血不足气机不畅血脉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形体虚胖,体重94公斤,血压22.0/12.0kPa(165/90mmHg),月经闭止3年。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细。主诉肥胖,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肥胖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禀赋、肥甘、少劳致湿、痰、水、瘀(脂)内聚,转输失调。
肥胖病脾虚痰盛湿热
查看详情 →
男性,33岁,肝区痛,脘腹胀满,体倦乏力,大便时溏,病程自1979年5月起。肝郁气滞,舌质红,苔薄白,脉弱细,肝下界在肋下一指,质软,压痛。
肝区痛肝郁气滞脘腹胀满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闭经5个月,月经周期不规律,初潮正常,因经期受凉导致冷痛、白带增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无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闭经(继发性闭经),病因为风寒。病因病机为风寒侵袭,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闭经。
闭经风寒型13岁初潮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男,34岁。主诉神经官能症5年,近因情绪诱发头晕、神志不清、胸闷、流涎、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每日发作1~2次,多则3~4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诊断为肝郁气滞,化火扰神型郁证(癔症)。舌苔薄黄,脉象细弦。头向右侧歪斜,流涎,四肢徐徐抽动,有抵抗力,腰反射阴性,无病理性反射,血压正常,心肺正常,胸椎7~10两侧及腰部有条索和泡状软性物。
神经官能症肝郁气滞化火扰神头晕
查看详情 →
女,55岁,胃痛1周,胃痉挛性疼痛反射到后背,偶伴腹痛泻下,苔白少津,脉弦滑,有痔疮病史。面色正常,舌象示苔白少津,脉弦滑。尺泽下2寸压痛、有结块,脾经多处压痛点,心经有隆起点,手三里有小结节,阳谷有结络,太阴经、阳明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异常。病在太阴经、阳明经。
胃痉挛脾胃虚肝气郁结阳明经阻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双乳疼痛发现肿块6年,月经后期,双乳增大伴疼痛,经前15天舌尖发麻,舌根强硬,两颌下淋巴结肿大,经期口中有咸味兼心烦,吐血10ml。性急易怒,月经延期,经量少色淡,经前、生气、劳累后双乳疼痛加重,伴前额痛、失眠、多梦、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胸胁胀痛、口苦咽干。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质红而少津,苔薄白,脉弦细。证型为肝肾阴虚,冲任失调。
乳腺增生肝肾阴虚冲任失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病程11年。主诉皮损分布于腰背部及四肢伸侧,斑块状,鳞屑厚,边界清,灰白色,脱屑处有薄膜及筛状出血点,伴瘙痒、消瘦、腰痛、烦躁、失眠。中医诊断为牛皮癣,证属阴虚血热夹风,营卫失和。望诊见皮损处无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消瘦、腰痛、烦躁、失眠。切诊未提及脉象。
银屑病阴虚血热营卫失和风邪外袭
查看详情 →
女,66岁,全身走窜样疼痛伴频繁嗳气1年余,情绪变化及午后加重。全身走窜样疼痛,气从四肢末端向头胸部走窜,嗳气后身痛减轻,胸膈满闷,口干苦,咽干痛,口中黏腻,咳白色泡沫样痰,纳眠差,大便偏干。心下痞硬,脐左侧压痛明显。肝气窜(气血失和)。面色正常,舌苔薄黄腻,脉弦细。
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全身疼痛嗳气频繁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小便失控,病程1年余。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舌老红,呈鸡心舌,苔薄,脉浮缓,按之寸关不足。诊断为肾气收戕,关门失固。舌心仍红,有裂纹,伴见紫气,脉左偏浮弦,右偏滑。病机为肾气不足,固摄失职。
小便失控肾气收戕关门失固舌心红
查看详情 →
患者10岁,男性,主诉心烦多动、注意力不集中1年余。多动多语,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形体消瘦,面颊发红,指甲毛发欠光泽,唇舌干红,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诊断脏躁,证型肝肾阴虚。望诊见面色红,舌干红少苔。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情绪急躁,注意力不集中,五心烦热。切诊见脉弦细数。
小儿多动症肝肾阴虚五心烦热注意力不集中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双眼视力下降半年,面色微暗,形体瘦,舌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小儿青盲,证型为先天不足型。病位在肝、脾、肾、眼。病因病机为肝肾精血虚少,目失濡养。
小儿青盲先天不足肝肾亏虚目失濡养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胃壅滞,气机失调,湿热壅塞中焦。面色苍白,舌苔薄黄,脉沉弦,症状包括辗转不安、呕恶频作、右上腹疼痛拒按、腹肌紧张、体温升高、大便不通。
急性胰腺炎脾痹肝气郁结脾胃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经血暴流3天,伴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肋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传于胞宫。
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呃逆3天,呃声洪亮,频频不止,饮冷则重,得热则减,伴胸闷烦躁、胃脘胀满不舒、乏力。查体见舌苔白厚,脉象迟缓。辨证为胃中寒冷型呃逆。
呃逆胃中寒冷胃脘胀满乏力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视物模煳不清7年,目视疲劳,头晕,夜寐多梦,纳可,二便调。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近视,证型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目失所养。病位在肝、肾。
近视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目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行走心悸气促、食欲欠佳、颜面及下肢浮肿、头晕视力模糊、全身出血斑。中医诊断为虚劳血亏之证。体征见皮肤苍白,眼睑、口唇、指甲无血色,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紫斑,视力模糊,心悸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虚芤。
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亏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上腹部疼痛三年余,伴消瘦、怕冷、四末不温。舌苔薄腻,脉细微。中医诊断脾胃失健。病因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临床表现包括空腹痛、得食缓解、大便隐血。
胃溃疡脾胃失健胃酸过多体重减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