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渐小,脘痛,盗汗,脉濡细。中医病名属乳癖,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濡细。
肝脾不和乳腺增生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胃脘闷痛伴烧心、泛酸、恶心欲吐、口干、两胁及后背疼痛、左肩臂麻木、夜寐差、大便干、小便黄。胃脘痛,肝气郁结,情志不遂致气机阻滞,脾胃失和,胆胃郁热,胃阴受损。面色正常,舌暗紫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弦滑。
肝脾不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郁结胃阴虚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主诉人工流产后半身麻木2年。左脚发麻渐延及左半身,情绪波动加重,心神不定,夜间易醒,饮食不慎则腹泻呕吐。半身麻木,脘腹胀,矢气频繁,肠鸣,昼冷夜热,盗汗,大便不成形,月经量少色紫黑有血块。舌体胖,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小弦,面色晦滞,两目无神。中医诊断产后痹证,证属气血不足,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产后痹证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43岁,右侧乳头溢血一年半,色黯红或澹红,量少,时作时止。形体消瘦,面色晦黄带青,眼眶黯黑,舌质澹略黯,脉弦细。乳头溢血无肿块及压痛,伴经期腹痛、乳房胀痛。月经量中,色黯红,有血块。辨证为肝脾不和,血失统摄。
肝脾不和乳衄肾虚血失统摄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诉右上腹隐隐疼痛,喜暖喜按,神疲乏力。舌谈红,苔薄,脉沉细。证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右上腹痛中焦虚寒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腹胀、纳谷减少、小便色黄。病程为1988年12月起病,近月症状加重。中医病名为乙型肝炎,证型为肝脾不和,湿热内蕴,由实致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
肝脾不和乙型肝炎湿热内蕴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两侧乳房肿大,左侧有乳核,触痛,伴阳萎、乏力、困倦、晨起浮肿、便溏、眠差多梦。舌质澹,苔白腻中稍厚,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脾不和,气血两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凝聚结。乳房检查示左乳肿块4×5厘米,右乳2×1厘米,有压痛。肝肋下可及,质中硬。实验室检查示SGPT升高。
肝脾不和囊性乳腺病肝气郁结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右胁背胀闷反复发作六年余,加重一月。情绪不畅则症状明显。舌体胖,舌质澹略暗,舌苔薄白。脉沉细微弦。诊断为胆胀,辨证为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慢性胆囊炎情绪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劳力后情绪激动,心背皆热,汗出。病程涉及月经期间发病,食纳顿减。中医病名属汗症,证型为肝脾不和,心气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激动、心背热、汗出、食纳减。切诊未提及。病机为肝脾不和,气血不和,阳阴偏胜。
肝脾不和汗症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肝气侮脾乘胃,自觉有形,甚则气闭厥逆。舌苔薄白,脉弦细。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胃气上逆。面色晦暗,情绪抑郁,病程较长。
肝脾不和肝气侮脾胃纳不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大便难解,日行4~5次,先干后稀,挂厕,里急后重伴肛门灼热感,便前腹胀腹痛,前额疼痛,晨起口干,小便频。舌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稍弦寸浮。辨证为肝脾不和,协热下利。
肝脾不和脾虚湿盛协热下利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顾氏 劳力后情绪激动,心背皆热,汗出 经行病发,食纳顿减 肝脾不和 汗证 阳虚不能运阴气,无阴气以清其阳 面色无华 舌淡苔薄 脉细弱 心气不足 证属肝脾不和,心气不足
肝脾不和多汗症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患者,主诉鼻塞、鼻息臭秽、口干咽燥、面色少华、头昏目涩、胸闷心烦、月经量少先期。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萎缩性鼻炎诊断。病机为肝脾不和,燥热灼津。鼻腔宽,粘膜暗红欠津,下甲瘦削,中甲有黄色痂皮附着、腥臭,咽部欠润。
肝脾不和萎缩性鼻炎燥热灼津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肠鸣腹痛,病程未提及。浊阴不化,肝脾不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腹痛伴肠鸣,肝气郁结,脾虚运化失常。
肝脾不和肠鸣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呃逆持续一个多月,胃部不舒,饮食减少,时有肠鸣。脉象细缓稍弦,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肝脾不和,胃气上逆,肝气偏旺。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肝脾不和呃逆胃气上逆肝气偏旺
查看详情 →
患者血分为湿热所阻,痛经,周身痠痛,脾为湿困,肝乘,晨起作泻,纳物不香。左关脉极盛大,右滑而濡,六脉皆数。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湿热阻血,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肝气犯脾。面色无华,舌苔黄腻。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脉象左关盛大,右滑而濡,六脉皆数。
肝脾不和痛经周身痠湿热阻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月经不调8年,已婚3年未孕。月经周期不准,痛经,月经间隔3~5个月一行,末次月经1月6日,经期14天,月经量可,经血红,有少量血块,形体瘦弱,面色不华。舌澹、苔薄白,脉平缓。诊断为月经不调,证属肝脾不和,气虚血瘀。病机为脾虚、气机不畅、气血不和、脏器失华。
肝脾不和月经不调气虚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女性,上脘部疼痛,病程短。中医病名:上脘痛。证型:脾虚湿饮,肝阴虚血瘀阳亢,肝脾不和,肾阴阳两虚,膀胱气化不及,心包阴虚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上脘部疼痛,10点30分疼痛增剧。切诊:未提及。
肝脾不和胆道蛔虫胆道感染脾虚湿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胁下痛楚,兼有形冷吐泻。舌苔黄垢,脉弦滑而数。中医诊断为肝脾不和,中焦宿滞化热。病程未明确。
肝脾不和胁痛中焦化热苔黄
查看详情 →
女,年龄未提及,主诉肝脾不和,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肝脾不和,证型未明确。面色苍白,纳谷不正常,带下绵绵不止,腹胀存在,舌苔薄净,脉弦滑且数。
肝脾不和面色苍白纳谷不常带下绵绵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