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

患者5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肺结核病史14年,近十天发热,体温38℃左右,咳嗽痰少,咯鲜红色血150毫升,两肺闻及中等湿罗音。中医诊断为肺结核咯血。舌红苔薄,舌尖紫,脉细数。病程14年,病机为肺阴亏虚,虚火妄动,肾水不足,肺肾阴虚,虚火上浮。
肺结核真阴不足虚火妄动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主诉便秘,两三日一行,伴口腔溃疡、寐差、头昏。中医诊断为便秘(阴虚肠燥)。舌苔黄质暗,脉小滑。病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津枯肠燥,肝肾亏虚,风邪上受,肺气不清。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便秘肝肾不足阴虚肠燥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嗳气吞酸,胃脘胀满不适3年余。舌暗澹可见瘀点,苔根部黄厚腻。脉弦细。诊断为吐酸,证型为气滞痰阻,胃气上逆。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
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气滞痰阻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全身皮肤红疹,瘙痒难忍,咳嗽有痰,腰痛耳鸣,大便干燥。舌黯红,苔薄白,脉细数。皮疹分布广泛,表面有银白色鳞屑,强行剥离后见筛状出血点。病因感冒风热之毒,郁而化火,入于血分,伤阴耗血。病机为阴虚血热,肌肤失养。证型为风热伤阴,血燥生风。病位涉及肺脾肾。诊断为白疕,阴血亏虚,伤阴化燥证。
牛皮癣阴血亏虚风热伤阴血燥生风
查看详情 →
艾某,30岁,男。肠癌术后腹胀3月,大便困难,便形细。面色面白不泽,唇燥微绀,舌尖红,苔微黄,边有瘀斑,脉虚大而弦涩。时时欲咳,但无痰。病久阴液虚亏,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虚,燥热化津,津液耗伤,无以润泽肠道。
肠癌术后肺阴虚肠道燥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咳喘反复发作25年,神志模糊2小时。咳喘、神志不清、喘息汗出、口唇紫、耳轮青紫、痰声辘辘、小便量少、大便秘结。脉数。中医诊断肺胀,喘昏。辨证痰热腑实,神昏窍闭。
肺胀喘昏痰热腑实神昏窍闭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大便秘结难解,约5~8天一次,病程10余年。舌质略暗红,苔薄净,脉弦缓。中医诊断为便秘,辨证属气阴两虚,肠府失濡,肺气不利,腑行难畅。
便秘气阴两虚肺气不利肠腑失濡
查看详情 →
患儿1.5岁,壮热不解,心烦气急,喉鸣痰涌,声如拽锯,腹肚膨热拒按,大便旁流稀水,味极腥秽,舌苔厚腻,脉滑数。外邪束肺化火,素伏痰热,饮食不节,痰动火升,气逆不降,肺气胀满。痰热仍炽张。
痰热壅肺肺气胀满痰动火升气逆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便秘10年,加重两年。便秘病程长,便干难下,燥如羊粪,肛门灼热,腹胀、乏力、口臭、纳呆、烦躁失眠。舌质红暗,舌苔黄厚腻,脉虚大而数滑。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属热积肠道,耗伤津液,传道失司,濡润无力。望诊见舌质红暗,舌苔黄厚腻。闻诊有口臭。问诊见腹胀、乏力、烦躁失眠。切诊见脉虚大而数滑。
便秘胃肠积热津液耗伤燥结干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面部红肿、痒痛,两目不能张,口苦口干,大便数日不解。舌红苔黄而燥,脉滑数。中医病名为肺胃热盛,病因病机为肺胃热盛,肺与大肠相表里,热邪壅盛。望诊见舌红苔黄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苦口干、大便不通,切诊见脉滑数。
面部湿疹肺胃热盛大便燥结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17个月男童,排便困难持续5个月,大便干燥如羊屎,3~4日排便1次,伴肛门疼痛、食少、烦吵哭闹、多汗易惊。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至风关。中医诊断为便秘,辨证为肝旺脾虚。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肝郁内热、气机不畅、脾虚运化失常。
便秘肝郁内热脾虚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咳喘1周,病程3年,冬春季节多发。咳喘多痰,不能平卧,面黄纳差。舌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哮喘,辨证为寒哮。病因病机为痰湿阻闭,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痰阻气道。三凹征阳性,双肺喘鸣音,咽不红。
哮喘寒哮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习惯性便秘10年,时轻时重。主要症状包括大便秘结、排便困难、3~7日排便一次、吐酸、心烦、头面部出疹、胃脘满胀、恶心、腹痛。慢性结肠炎伴直肠粘膜内套I度。舌紫红苔薄黄,脉弱无力。
习惯性便秘脾虚湿盛肺气肃降肾气虚
查看详情 →
张某,63岁,男性。发热,右侧胸痛,胸闷,咯吐鲜血,口苦,作呕,纳差,大便一周未解。形瘦,疲倦乏力,舌质暗红,苔黄,脉滑数无力。证型为素有痼疾,复感外邪,邪犯少阳阳明,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燥结成实。
便秘肺热少阳郁结阳明燥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937年出生,主要症状为消渴、利下不止,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为厥阴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消渴、利下不止,切诊未提及。肺经肺气虚,胃经、脾经脾胃阴阳两虚挟湿饮,心经心阴虚而火化,小肠经小肠气虚,膀胱经膀胱阴虚血瘀湿重,肾经肾元亏虚,心包经、三焦经心包、三焦虚火盛,胆经、肝经肝胆阴阳两虚血瘀挟湿。
消渴利下不止厥阴证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发病于砖窑内,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昏迷。面色粉红,唇红,呼吸浅促,节律不等,脉搏120次/分,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邪毒之气上犯肺系,逆传心包,痰毒蒙心,闭塞清空。湿毒之邪蕴留下焦,浊气上蒙心窍。
一氧化碳中毒痰毒蒙心温毒之邪清窍闭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四旬,畏寒战栗,发热得汗始解,嵴背拘疼,腰膝软弱,饮食不进,肠鸣作泻,心虚惊悸,胸肋气胀,畏风畏热,头眩目昏,月信愆期。中医诊断为气郁病。证属肝气有余,火与元气不两立,肺受火邪,气郁不行,脾胃不和。望诊未详,闻诊未详,问诊见寒热往来、战栗出汗、肠鸣作泻、心虚惊悸、胸肋气胀、畏风畏热、头眩目昏、月信愆期。切诊见左寸、左关、右寸、左尺脉失其升降之常,惟脾肾二脉平和。
气郁病肝气有余肺受火邪脾肾二脉平和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主诉咳嗽1月,有痰不易咯出,夜间咳甚,偶发憋气胸闷。咳则胸痛,纳可,便干不畅。舌暗红,白黄润苔,脉沉细滑。证属痰热阻肺,肺失宣降。
咳嗽痰热阻肺咯黄痰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左膝关节痛及右膝痛,病程始于1984年春节,胃脘部疼痛持续至1985年4月。左手虎口区域及艮卦位呈青黑绛红色,右手远心横曲纹始端有两条横线。肺经、大肠经、脾经气虚寒,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小肠气虚、膀胱气虚寒血瘀挟湿,肾阴虚血瘀,心包经、三焦经、肝经心包、三焦气虚寒,肝血虚寒血瘀,气郁上逆。综合病机为肺肾虚寒,脾气虚,肝阴虚寒,血瘀气郁上逆,肝脾不和。
肺肾阳虚脾气虚肝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57岁,咳嗽、气促1周,病程10天。咳嗽、咯痰白黏量多,伴气促、胸闷,纳差、大便不调。苔白腻、脉滑。两下肺可闻及哮鸣音及细小湿啰音。外感风寒,肺失宣降,痰湿内蕴,肺气上逆。面色正常,舌苔白腻,脉滑。胸闷、气促、咳嗽、咯痰、纳差、大便不调。脉滑。
喘息性支支气管炎痰湿蕴肺肺失宣降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