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公岩,男性,1934年出生。师从其父许公岩,研习中医经典医案,并随父侍诊至1993年。精研医术,形成独特中医学辨治体系。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名老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长期从事中医诊疗与研究工作,培养多名学术传承人。
肾阴虚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疲倦乏力、头晕气短、腰膝酸痛、右胁胀疼、面部红斑、月经量少、小便黄少、大便干结。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狼疮性肝炎,证型为肝肾阴虚,毒瘀阻络。望诊见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疲倦乏力、头晕、腰膝酸痛、胁痛、月经异常、大便干结。切诊脉象沉细。
肝肾阴虚狼疮性肝炎毒瘀阻络面颊红斑
查看详情 →
张某,57岁,男。主诉左侧脑出血1月余,现作康复治疗。右侧肢体瘫痪,上肢肌力Ⅱ级,手指关节握固不能屈伸,肘关节弯曲约90°且拘挛;右侧下肢肌力Ⅳ级,行走需人搀扶,且踮跛用力。舌质红,少苔,脉弦微数。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型中风后遗症。
肝肾阴虚中风后遗症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为风火相煽、痰随气升、神蒙不语、牙关紧急、四肢振动、脉促数无序、厥脱之状。中医病名为类中风,证型属风阳痰火。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上浮,肝阳化风,风火相煽,痰随气逆。望诊见舌糙尖绛,问诊见神识不清、语言错杂、小溲自遗、大便不通、左手足不用、舌强语蹇、手足不仁、偏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眩晕、耳鸣、目煳。切诊见脉软弦数、脉细软、脉细数。
肾阴虚中风肝阳上逆痰阻心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岁,男性。主诉为不自主频繁眨眼2年余,左侧面部时有抽动,喉中时作“咯咯”声,性情烦急,多动不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型为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肝肾阴虚抽动秽语综合征阳亢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绝经2年,烘热汗出2个月。焦虑失眠,头晕健忘,有轻生念头。精神一般,烘热汗出,烦躁焦虑,头晕健忘,失眠多梦。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证肝阳上亢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右胁隐痛,食欲下降,口干,胸闷腹胀,善太息,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小便黄。胁痛,乙型病毒性肝炎。感受疫毒,蕴结肝胆,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脾失健运。舌质红,苔白。脉沉细。舌质红,苔白。脉沉细。脉沉弦。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乙型肝炎肝失疏泄湿热毒邪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主诉自然流产后月经量少,色澹,每次仅1天。舌质澹薄,脉细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肾阴虚月经量少肝血不足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停经2月余,伴有夜寐不安、夜尿频、咽痛、牙龈肿痛、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癥瘕,辨证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舌象淡红,苔薄黄,脉细弱。
肝肾阴虚癥瘕气滞血瘀夜难入寐
查看详情 →
女,37岁,支气管扩张症6年,咯血频繁,痰色淡黄,腰酸痛,午后潮热。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肝肾阴虚,余热未尽。
肝肾阴虚支气管扩张症余热未尽痰血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 持续失眠心烦十余年 心悸心烦数年 胃脘痞满嘈杂数月 脑鸣 心悸 心烦 烦热上冲 汗出 口鼻干燥 疲乏无力 食纳全废 大便不畅 小便短少 舌苔薄白 脉左沉缓 右弦紧 气阴两虚 痰郁气结 惊悸 嘈杂 脑鸣 舌苔薄白 脉左弦紧右沉缓 舌苔白 脉弦细
失眠心烦气阴两虚痰郁气结肝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主诉糖尿病15年,高血压5年,蛋白尿伴下肢浮肿3年,反复感染诱发心衰、脑梗死,血糖极不稳定,曾发生低血糖昏迷。面色苍白,全身浮肿,乏力神疲,右侧半身不遂,口干思饮,食欲极差,畏寒肢冷,尿频便溏,舌澹暗,舌下络脉瘀张,脉细弱,尿糖(++++),尿蛋白(++++)。辨证为阴阳两虚,瘀血阻络,水湿泛滥。
肾阴虚糖尿病高血压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高龄,形体消瘦,素患消渴,肢体不利,性情怪僻,急躁易怒,头晕、腿软、口眼歪斜、失语流涎、右半身废弛、痰声辘辘、口臭喷人、大便秘结、小便失禁,舌质红赤,苔焦黄厚起芒刺,脉滑数有力,右寸独大,病机为肝肾阴虚,肺胃痰热,五志过极化火生风,痰热壅盛,气火两燔,津液大伤,肾气不固。
肝肾阴虚消渴脑血栓肺胃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为性情急躁、入眠较差,近1个月出现易长出气、善太息、思虑多、悲伤欲哭、入夜害怕、大便溏结不调。舌红,苔白腻满舌,脉滑数无力。中医诊断为多虑症,辨证为肝肾阴虚,肝气不舒,心神不宁。病程较长,情绪因素明显,病情反复,经调整治疗后症状改善。舌象为舌红苔白腻,脉象为滑数无力,后转为脉沉弦。
肝肾阴虚多虑症肝气郁滞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肘、指关节疼痛缠绵不休且剧烈1月余,伴长期失眠、心悸、无汗出、欲呕。舌淡苔黄浊,脉细。颈椎X片提示骨质增生,肝功异常。诊断为郁证,证型为肝郁化热,心肾阴虚。舌淡而暗,脉弦,关尺滑,重按弱。舌淡脉沉弦,脉沉细。病因病机涉及肝郁、心肾阴虚、外感风热。
心肾阴虚郁证肝郁化热失眠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8岁。主诉月经量少、经期推迟,病程2个月。伴随症状包括口干咽燥、心烦焦急、易怒、失眠、手足心热、腰嵴酸软。面色白润,舌象地图裂纹、舌尖红,苔薄白干,脉沉细略数。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冲任枯竭,肝热上冲,扰动心火。
肝肾阴虚更年期综合征冲任枯竭肝热上冲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主诉宿病风心(二狭二闭),8月18日中风致右上下肢瘫痪,言謇。舌红绛,脉沉细,尺部独弱,左关略弦。辨证为肝肾阴虚,风邪内动,络脉瘀阻。舌澹红光剥,脉沉细结代,尺部独弱。舌澹红苔薄,脉细结代。舌红稍退,脉细结代。舌红脉促。
肝肾阴虚风心二狭二闭中风偏瘫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反复口腔、唇部、牙龈溃疡,每年春夏季发作,病程14年余。伴有皮肤红斑、会阴部溃疡、眼角干涩、下身坠胀灼热、全身乏力、低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而稍绛,舌苔薄白,脉沉细稍数,尺弱。中医诊断为狐惑,辨证属脾肾阴虚,虚火上炎。
脾肾阴虚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糖尿病病史18年,体重明显下降,头昏、夜寐不佳、口干、小便频多、尿糖阳性,大便干结或溏薄。脉弦细,舌薄,舌质紫红、苔黄,脉濡细,脉沉细,舌质澹红。中医诊断为肝脾肾三脏俱虚,脾肾两伤,命火不足,老年脾肾两伤,阴损及阳,肾阳不足。病机为脾虚气血生化无源,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小便量多。
糖尿病脾肾两伤肾阳不足阴损及阳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主诉左半身不能动,口眼㖞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呕吐腹泻。病程短。中医病名中风,证型肾亏风动,肝强胃弱,血瘀经络。舌黯红,苔薄黄,脉沉弦。既往有头昏胸闷,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动脉瘤病史。
肝肾阴虚中风肝阳上亢血瘀经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