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8岁,女性。主诉食后腹胀,胃部沉重下坠不适,病程8年余。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缓。中医诊断为胃下垂,证型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型。四诊显示一般情况形瘦,食欲不振,胃部沉重下坠,脘腹痞闷,腹部平坦,肝脾未扪及。
胃下垂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舌淡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0岁,胃下垂7个月,胃上脘至脐周痞坚疼痛,餐后加重,伴烦躁、乏力、便秘,卧则脐周翻转不安,入夜更甚,欲站立行走,口干舌燥,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薄腻,脉弦滑有力,实热阻结,气机阻滞,湿热阻结,升降失司
胃下垂实热阻结气机阻滞湿热阻结
查看详情 →
男,54岁,胃脘痛反复发作二十余年,加重3天。胃脘痛,湿热内蕴,兼有脾虚。面色苍白,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重取无力。胃下垂,浅表性胃炎。形体消瘦,语声低沉,食欲不振,反酸,痞闷,恶心,大便溏。
胃脘痛湿热内蕴脾虚反酸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胃脘坠胀而痛,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排出不畅,病程一年多。舌体瘦小,质偏澹,苔薄白,脉细。中气下陷,气机不畅。
胃下垂中气下陷脾胃失调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慢性肝病病程4年余,形体消瘦,脘胁隐痛伴坠胀感,有胃下垂史。舌苔薄腻,脉细数。诊断为肝脾不调,体气偏虚。舌质微红,苔少,脉细弦。舌偏红,苔薄,脉细弦。苔薄,脉细弦。苔薄,脉细弦。苔薄,脉细弦。
胃下垂慢性肝病肝脾不调体气偏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胃痛腹胀5个月。胃下垂(阳虚下陷),病程1年,体质较瘦,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薄,脉沉缓。腹胀明显,饮食减少,疲倦乏力,夜卧少寐,舟状腹,触有痛感。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久病多产,体质虚弱损及脾阳,中气下陷,升举无力。
胃下垂阳虚下陷脾阳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男,79岁,慢性过敏性鼻炎30余年,胃下垂10余年,鼻炎反复发作,遇凉风、异味诱发,喷嚏、流涕、鼻塞、头蒙、头痛、纳差、呃逆、腹胀,脾胃素虚,卫气不足,外有表邪,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慢性鼻炎卫气不足表邪外感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胃下垂6年,钡餐造影示胃下垂7cm。胃中漉漉有水声,脘部痞满怕冷,食生冷或遇凉后胃脘闷胀,饮水多后干呕欲吐,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口澹不渴。舌质澹红,苔白滑。脉沉细弱。中医诊断脾虚胃痞,痰饮内留。
胃下垂脾虚胃痞痰饮内留胃寒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中上腹胀痛2年,进食后痛减,腹胀坠痛,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谷不香、面黄消瘦,体重40kg。舌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中气下陷),病机为中气不足,脾约肌松,胃失升提。胃下垂5cm,体征提示胃位置下降。
胃下垂中气下陷脾约肌松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1年余。胃脘痞满不适,有沉重感至下腹部,饭后加重,纳差食少,气短乏力,体瘦神疲,大便不畅。舌质澹胖,苔白滑,脉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胃胀,证属脾胃虚弱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机不畅。
胃胀脾胃虚弱纳差气短
查看详情 →
女,25岁,胃脘不适,时时作痛,呕清水3年,加剧1周。面色少华,舌澹,苔白滑,脉弦而无力。胃脘痛,寒饮气滞型。寒饮之邪阻滞于胃,气机受阻,痛于冬季加剧。
胃下垂胃脘痛寒饮气滞
查看详情 →
男,46岁,主诉咳嗽、痰中带血、气短乏力、自汗、胃脘疼痛、大便不实、食欲减退、面色胱白、心悸少寐、怯寒。舌淡胖、苔薄白,脉虚无神。中医诊断肺痨、肺气肿、胃痛、胃下垂。证型脾阳亏弱,元气大虚。病因脾阳亏弱,元气大虚。
胃下垂肺痨肺气肿胃痛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慢性胃溃疡病史5年余。空腹嘈杂痞满,腹痛便溏,食后嗳气多,吐黏白痰,胃脘痛喝开水缓解,按之痛减。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脾胃气虚证。
慢性胃溃疡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女,39岁,胃下垂,主诉胃下垂4cm,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心下痞塞满闷,纳少,面色无华,头晕乏力,舌澹红,苔薄腻,脉弦弱细滑。中医诊断胃缓,证属胃气虚馁,升降失司,中焦滞塞,枢机不利。望诊面色无华,舌澹红,苔薄腻。闻诊嗳噫食臭。问诊大便干燥,心下痞塞,纳少,头晕乏力。切诊脉弦弱细滑。
胃下垂胃气虚馁脾虚胃痞心下痞塞
查看详情 →
男,42岁,长期忧思劳倦,食纳减少,腹部胀满,便溏,气短,少腹坠胀,虚坐努责。形体消瘦,舌淡嫩有齿痕,苔白,脉弱。证属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气短加重少腹坠胀虚坐努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膝踝壅肿酸痛4年,脘宇不舒,胁肋隐痛,心惊胆怯。脉象细濡,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胃气失和,痹居经隧,后转为营卫不和,脉络空疏,风邪外袭,中气衰颓,脾运失健,中气下陷,寒袭下焦。望诊见苔薄白,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脘胀、纳呆、肢节酸冷、畏风、腹泻、腹胀、神疲、腰尻酸楚、背膂酸楚、四肢酸软、目花头晕等。切诊脉象细濡、濡细、弦数、脉濡转力。
胃下垂营卫不和风邪外袭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痛10余年,时发时止,曾呕黑血。胃部绞急胀痛,气逆上冲,噫气声响而长,呕吐食物、粘涎及青黄苦汁,小便短少色黄,口干,舌苔薄,脉虚弱。中医诊断为胃虚气弱,逆而上冲。病因病机为胃气虚弱,失其受纳和熟腐水谷之用,气逆上冲,呕胆伤津。
胃痛胃虚气弱逆而上冲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腹胀多年,近时尤甚。症状包括腹胀、肠鸣、大便溏泻、胃酸少、食欲不振、神疲肢倦、面色无华、腰痛。舌澹,脉缓弱。病程较长,诊断为胃下垂,病机属中气不足,脾虚湿盛。
胃下垂脾虚湿盛中气不足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大便艰难,3~5日1次,便时肛门疼痛,便面附少量鲜血。病程反复,经治疗可缓解,停药后复发。形瘦,久坐少动,有肛裂、胃下垂病史。卧位腹壁松弛,立位中少腹膨隆。辨证为腹壁肌肉松弛,肠蠕动减少,协同排便力不足。
动力性便秘气虚肠涩
查看详情 →
刘某,男,27岁。胸脘满闷、咳嗽多痰日久,逐渐加重。咳嗽多痰,色白而黏,胸脘满闷,纳食减少,食后加重。舌苔白厚腻,脉濡滑。病因胃气所伤,病位在肺,源在胃。痰湿内停,胃湿积聚,上渍于肺,肺气失宣。
痰湿内停胃气不降肺气失宣饮食不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