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女,33岁。心悸,胸闷,心烦失眠,心律不齐年余。体略胖,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灰润。脉弦而结。胆虚痰热上扰。听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而结。脉弦而规整,70/min。舌质较前澹。脉弦而结。
胃气不和心悸胸闷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左上腹隐痛3年,伴心悸。舌红,苔薄白,根剥落,脉沉细时有歇止,面色晦滞,巩膜溷浊,左上腹轻压痛。心胃阴虚,胃失濡润,心失滋养。患者41岁,男性,胃脘疼痛间作10余年,心慌时作半年,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中脘轻压痛。心胃气阴两虚,胃气不和,心脉失养。
胃气不和胃阴不足心气不足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49岁,双手指关节梭形肿痛4年,晨僵1.5小时,口苦咽燥,舌正红苔薄黄腻,脉细弦,诊断为顽痹,病因病机属痰浊瘀阻,气血不畅,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痹阻。
胃气不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顽痹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盖某某,男,46岁,主诉胆囊结石半年,右胁下作痛,痛不可按。症状包括脘胁作胀而痛,呕吐苦水,绿如菜叶,心中烦扰,不欲饮食,精神疲倦,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脉弦数,舌质偏红,苔黄。诊断为胆囊结石,病机为湿热凝结,胆气郁滞。
胃气不和胆囊结石胆气郁滞湿热凝结
查看详情 →
女,成年,右胁胀痛,胃脘作痛,呕恶泛酸,纳食减退,苔白,脉弦,肝木侮胃之证,肝气郁结,肝胃不和,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症状描述包括胁痛、胃痛、呕恶、纳减,脉弦。
胃气不和肝气横逆气滞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上腹心窝部痞胀半年。病程半年,诱因情志不舒。症状包括空腹与食后均胀,嗳气频作,恶心欲呕,大便不调。体征形体偏瘦,苔薄白腻,舌质澹红,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机为胃中气滞,和降失司,病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不和。
胃气不和胃痞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胃脘痞满2年,伴进食后加重、嗳气、恶心、口苦、睡眠差、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胃气不和,病机为肝木犯脾,寒热错杂,升降失调。四诊显示舌象、脉象异常,症状以胃脘痞满为主,伴消化功能失调及情志因素影响。
胃气不和肝木犯脾寒热错杂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发热、面部浮肿、不规则发热、全身乏力、纳差、咽干痛、腰痠。中医诊断水肿。舌象苔厚腻,脉象细数。面部轻度浮肿,咽红,心率100次/分,尿蛋白+++,白细胞2~4,红细胞18~20,上皮细胞2~4,颗粒管型0~2。
胃气不和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胃脘痞胀隐痛间作10年余,伴胸闷心悸。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气滞血瘀,胃气不和,心神不宁,肠腑失濡。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弦。胃脘痞胀隐痛,食后为甚,夜间亦痛,无嗳气泛酸,胸闷心悸,彻夜不寐,食欲不振,大便干结,5日一行。
胃气不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男,40岁,主诉迟睡晚起,夜间加餐,胃脘不适,膨闷胀满,暖气吞酸,辗转难寐,精神倦怠,头身困重,心烦目眩。舌苔黄厚腻,脉弦滑。证属宿食停滞,胃气不和。
胃气不和宿食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上腹部绞痛,头昏,面色苍白,身出冷汗,四肢发冷,血压下降。既往有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检查见巩膜黄染,尿胆红素阳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诊断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四诊见面色苍白,舌苔白厚,脉沉。病机为肝胆疏泄失常,湿热蕴胆,气滞血瘀。
胃气不和胆囊结石肝胆疏泄失常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胃胀痛、嗳气、口干苦,大便干,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肝气郁滞,胃气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肝热则胆火上乘。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胃胀痛、嗳气、口干苦、大便干,切诊未提及。
胃气不和胃胀痛肝气郁结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咳喘气短2年余。现病史示咳嗽频发,夜间甚,咯少量白痰,动则喘促气短,伴胃胀,食纳呆滞,口澹无味,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右关滑,左沉。中医诊断喘证,证型属痰热壅肺,胃呆肠滞。三诊后舌稍红,苔边黄稍厚,左弦右滑,辨证为咳嗽,属胃气渐和,肺气失宣,痰热内蕴,肝侮腑滞。
胃气不和喘证痰热壅肺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头痛反复发作3个月,病程3个月。头痛,肾阴阳俱虚,血滞脉络,肾阴虚,肝阳上亢,胃气不和。舌红薄黄苔,舌红薄白苔,舌红少苔。双脉沉细,寸脉弱,右脉稍弦寸尺沉,左脉细,右脉寸尺沉,左脉沉。
胃气不和头痛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9岁。下肢水肿、蛋白尿2月余。皮肌炎病史,伴尿肌酸、肌酐增高。腰酸膝软,小便混浊黄赤,下肢可凹性水肿,乏力纳差,晨起恶心呕吐。尿蛋白(+++),红细胞大量。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肾虚血燥,水湿内停,内热灼络,络伤血溢。二诊时腰酸膝软减轻,尿色转清,镜检尿蛋白(+),晨起泛恶呕吐加重,辨证为脾肾两亏,妊娠恶阻。
胃气不和皮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虚血燥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上腹心窝部痞胀半年。病程半年,症状包括上腹痞胀、嗳气频作、恶心欲呕、大便不调。体征见苔薄白腻,舌质澹红,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肝气郁结,病机为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细弦。
胃气不和胃痞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肝胃痛大发,痛时呕吐转筋,目不能张,痛寒,胃气未和,舌苔黄腻,身热汗出不解,脉弦数。痛空进食,痛胀复起,恶寒身热,呕恶,舌垢,脉弦滑数。肝气又发,两胁下胀痛,呕恶,身热恶寒,舌苔花驳,脉弦滑数,苦不能寐。肝阴不足,肝气鸱张。面色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与病史,切诊包括脉弦数、脉弦滑数。中医病名包括肝胃痛、肝气痛,证型包括肝气郁结、肝阴不足、肝气鸱张,病因病机包括肝气不疏、胃气不和、气郁不通。
胃气不和肝胃痛肝气郁结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恶呕迁延已久。病程长短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火上冲、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火上冲脾胃,心火有余,肝阳上亢。望诊见舌象黄厚满布,中尽糙纹,舌尖绛。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呕、口内觉酸、目见红色、头晕耳鸣、入夜不寐。切诊见脉象左手空弦,右手寸关虚细,尺部更甚,后诊脉弦数而有胃气,左手弦数且溢入尺部。
胃气不和肝火上炎脾胃虚弱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饮食后嗳气泛酸4个月,口苦耳鸣,夜寐梦扰,下肢酸软乏力。舌苔白薄腻,脉细。诊断为肝气内扰,胃气不和,和降失司。肝胃郁热,气火耗伤气血,心神失养,乙癸同源,肝火旺则肾阴亏。
胃气不和肝气内扰肝胃郁热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月经不调14年,周期3至4个月,血量多,下肢痛,曾流产2次。月经周期不规律,经前乳房胀痛,腹胀,泛恶呕吐,纳差。舌苔薄白、中根微垢,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气失条达。肝气上逆,胃气不和。舌苔薄白微垢,脉左沉细,右沉弦。舌苔薄黄,脉左细弦,右沉弦。
胃气不和月经后期肝胃不和气失条达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