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5岁,男性,主诉咳血气短3个多月。咳血气短,痰吐不爽,气短乏力,纳差便溏,下肢轻度浮肿。脉涩,舌澹红苔白滑。辨证为气虚脾弱,痰阻肺伤。面色无华,舌正红苔薄白,脉涩。咳血,痰多,气短,乏力,纳差,便溏,下肢浮肿。肺主气,脾为后天之本,痰湿内生,肺气受损,脾虚失运。
肺癌咳血气短痰阻肺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食管癌术后3年,骨转移3月余,脘痛3周。体征见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弦虚。中医诊断为噎膈病,证型为正虚邪实证。病因病机为正气衰弱,邪气盛,痰瘀互结。望诊见体瘦、头发花白、面色苍白、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脘痛、骨转移病史。切诊见脉弦虚。
食管癌骨转移噎膈病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腰酸乏力,尿频尿浊,尿蛋白(++),病程未明确。舌苔薄白,脉沉无力。诊断为膏淋(乳糜尿),辨证为脾肾气虚,精华外泄。
胃癌后期脾肾气虚精华外泄尿蛋白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胃癌术后5月。主诉乏力纳差,心悸,夜寐欠安,大便数日一行。舌澹红苔黄腻,脉细弦。证属脾胃气虚,湿热壅滞。二诊后舌澹红苔薄,脉细,证属脾胃气虚。三诊时证情稳定,二便调。病机为脾虚湿热,气机郁滞,水湿停聚,内生湿热,久而成积。
胃癌术后脾胃气虚湿热壅滞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诉乏力、纳差5个月余。现病史示胃大弯溃疡型癌伴肝转移,小网膜囊淋巴结肿大,病情进展,出现乏力、心慌、纳差、柏油样便、胃脘及左上腹疼痛。体征包括乏力、纳差、头晕、心慌、气急、胃脘及左上腹疼痛、大便稀呈柏油样。舌淡,苔薄微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胃积、虚劳,证属脾气虚。
胃积虚劳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纳差、乏力、神疲、少气懒言,病程较长。舌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脾胃亏虚,瘀毒内结。望诊见舌淡或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神疲、纳差。切诊见脉细或脉细弱。
胃癌术后脾胃亏虚瘀毒内结脾虚湿毒
查看详情 →
79岁,午后低热,体温37.8℃,口微干,四肢无力,无汗,舌微红无苔,脉细略数。舌淡无苔,脉沉略细无力。舌上无苔,胃中不适。舌淡无苔,体温37.1℃。舌上仍少苔,手心发热。外感后期,热邪伤阴,邪伏阴分,气阴两虚。
胃癌术后虚热证气阴两虚阴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胃脘胀痛2年,加重10天。胃脘胀痛堵闷不适,偶有咳嗽,咯白痰,纳食一般,乏力,大便溏薄。舌暗澹边有齿痕,苔白稍腻,脉沉细涩。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虚痰瘀内结)。脾虚痰瘀内结,肺脾气虚,痰湿内生,阻滞中焦气机,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气虚血行不畅,停而为瘀。
胃癌术后脾虚痰瘀内结残胃炎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胃部及右胁部隐隐作痛,进餐后加重,呃逆频繁,乏力,纳差,体重下降。舌质红,苔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胃积(肝胃不和)。病因病机属肝胃不和,气滞痰阻,瘀毒互结。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
胃癌肝转移肝胃不和胃积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恶心呕吐、腹胀,病程持续至入院后病情加重。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涉及。面色萎黄,舌象未描述,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症状包括恶病质、呕吐、腹胀,病史有胃癌晚期及肠梗阻,脉象未提及。
胃癌晚期肠梗阻恶病质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进食阻挡,刻下症见四肢末端麻木,后背部发紧,活动后心慌、偶头晕,口中黏腻,腹中灼热感。中医诊断为胃癌、痹证(脾肾亏虚、湿浊中阻证)。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
胃癌脾肾亏虚湿浊中阻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消瘦,面色苍白少华,乏力,语声低弱,腹痛腹泻,不欲饮食,夜寐多梦。舌体瘦小,苔光,脉细弦。中医诊断气血两虚,胃阴亏损。病程涉及胃癌术后,病理为溃疡型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舌象瘦小,苔光,脉细弦。
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胃阴亏损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男性,53岁。上腹部胀痛1年余,饭后呕吐20日,进行性消瘦3个月。胃脘部胀痛不适,饭后尤甚,吐食则稍舒,口觉黏腻,纳食渐少,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语声低微,便溏不爽。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滑。上腹部可扪及鸡蛋大样硬性包块。中医辨证为气血瘀滞,脾虚湿热。
胃癌气血瘀滞脾虚湿热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胃脘不舒10余年。胃脘痞闷,食则腹胀疼痛,纳谷减少,怠倦乏力,面色少华,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微黄略腻,舌下脉略迂曲带紫,脉弦细带涩。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气滞痰凝血瘀。
胃脘痛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精神疲乏,动则气粗,胃纳不馨,头晕腰酸,背脊酸楚,舌苔薄黄腻,脉濡细。癥积术后,瘀热夹湿交阻,脾胃气虚。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脾胃受损,气血两亏,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胃癌术后瘀热夹湿脾胃气虚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3年余,现症胃脘胀满,时有疼痛,嗳气嘈杂,纳眠均差。面色萎黄,乏力消瘦。胃脘部压痛明显,腹部柔软。胃镜检查示萎缩性胃炎(胃窦部),胃粘膜活检为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中医诊断为慢性胃炎,病机属脾胃虚弱,毒邪蕴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胃炎胃气虚弱气滞血瘀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不能进食两月。既往有胃病史,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胸胁满闷、心下硬块、腹部膨隆、口吐涎沫。面色憔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微弦。中医诊断为噎膈,病机为情志郁结、气滞血瘀、邪盛正虚、胃气上逆。病因属情志不遂、痰瘀互结。四诊见面色无华,舌苔白腻,脉沉细而弦。
胃癌噎膈气滞血瘀正气虚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胃癌术后3年,近出现胆囊结石、胆管扩张、耳鸣、泛酸、口干、便干、眠差。舌光红少苔,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胃癌,证属阴虚肝郁。
胃癌术后阴虚肝郁便干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胃癌术后1年余。精神疲乏,动则气粗,胃纳不馨,头晕腰酸,背脊酸楚。舌苔薄黄腻,脉濡细。中医病名脾胃气虚证,证型脾胃气虚,瘀热夹湿。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肾。
胃癌术后脾胃气虚瘀热夹湿虚为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体重下降7kg。胃癌术后,脾肾俱虚。形体消瘦,面色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自汗盗汗,虚烦不眠,神疲乏力,纳谷不香,大便溏薄。舌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胃癌术后脾肾俱虚形体消瘦面色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