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虚+气血不足+脾胃虚弱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中脘隐隐作痛,遇饥寒则病势加重,得食则减,遇暖即舒。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腻,脉沉软弱。中医病名为中焦虚寒,证型为中阳不足,气分又虚。病因病机为中阳不足,气分又虚,中焦失温,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中脘隐痛中焦虚寒中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声音嘶哑半年,语声低弱,时发咳嗽,咳声无力,吐少量白痰,精神疲惫,困倦欲卧,四肢乏力,纳差,便溏。舌澹,脉缓弱。左侧声带澹白,活动失灵。证属脾气虚,清气不升,喉失温养。
声嘶音哑脾气虚清气不升喉失温养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腹痛、便脓血2天,病程2天。主诉腹痛、便脓血,伴里急后重、身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腻,脉数。诊断为大肠湿热、气血凝滞。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洁,湿热之邪蕴结大肠,热壅湿阻,肠道气滞,肉腐为脓,故见脓血便。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痢疾大肠湿热
查看详情 →
女,24岁。不寐反复3年,不易入睡,睡时易醒,醒后难再睡,经期加重。头晕目眩,心悸,神疲乏力。大便成形,每日2次;月经错后,量少;形体消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不寐,辨证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不寐心脾两虚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妇人形瘦色嫩,幼时火烘湿鞋致湿气上袭,吐清水吞酸,心疼有痞块,略吐食,脉微弦重似涩,轻稍和。脾胃虚弱,寒湿内蕴,气机阻滞,运化失职,致体瘦色嫩,食不下,脘痛腹胀,噫气泛酸。舌象未提,面色嫩,脉弦。
脾胃虚弱心痛寒湿困脾痞块
查看详情 →
男,42岁。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腹胀纳少,面色萎黄无华。病程2年。中医病名:再障。证型: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舌淡,脉细。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疲乏力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走路不稳2年余,言语不利11个月。中医病名痿证,证属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久病致肾精亏虚,脾肾两虚,气血不能荣养筋脉。舌质黯,苔薄黄,脉沉细无力。
气血不足痿证脾肾两虚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3岁,胸闷、阵发性胸痛、浮肿3年余。胸闷、阵发性胸痛、左臂腰膝酸软、下肢凹陷性浮肿、四末欠温、大便溏、小便频、尿少、舌淡红、质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或小数。肾阳虚心痛。
冠心病心绞痛肾阳虚心肾失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头晕宿疾,因遇惊恐后突然昏倒,心慌惊惕,头晕加重,近3日食后腹胀胃痛。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大惊卒恐扰乱神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惊恐伤神,脾虚气弱,肝风上逆。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头晕惊惕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右上肢桡骨远端酸痛无力,活动略受限。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骨质疏松,骨痹,气滞血瘀型。X片表现骨折线模糊,骨皮质变薄,骨透光度增加,骨小梁减少。
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骨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主要症状为经行错后、量少、色泽暗澹、少腹及胸胁胀闷、经将行时胀痛、性功能减退、乳房萎缩。中医病名属“阴萎”,证型为肝失条达、气血不和。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血不和。望诊示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症状描述详尽,切诊示脉象沉细、细缓、略浮。
经行错后肝失条达气血不和性功能减退
查看详情 →
女,26岁,妊娠34周,主诉胎位不正(臀位),病程6周。中医病名:胎位不正。证型:气血亏虚型。病因病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望诊:面色萎黄。舌诊:舌质澹胖、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疲乏无力、纳食不佳、心悸气短、大便偏溏。切诊:脉细滑。
胎位不正气血亏虚疲乏无力纳食不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中上腹部疼痛、泛酸、烧心、黑便、呕血、疲乏无力、纳差、睡眠不佳,病程5天。中医病名呕血(上消化道出血),证型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不摄血。望诊见贫血貌,舌质澹,苔薄白或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黑便、呕血、纳差、睡眠不佳。切诊见脉细弱或细。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上消道出血失血性贫血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反复上腹痛伴呕吐7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稀溏,舌澹胖苔薄白,脉细弱。腹痛(十二指肠壅滞症),脾胃虚弱,寒凝气滞。主症为上腹痛、呕吐、泄泻,病程7年,病机为脾胃虚弱,寒凝气滞,导致胃气不降而上逆。
脾胃虚弱腹痛十二指肠壅滞症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厌食纳呆伴倦怠、嗜睡1年,因减肥而少食渐致厌食、闭经。面色萎黄,舌澹红苔白,脉细缓。中医诊断神经性厌食,证型脾胃虚弱证。病因减肥节食,胃内空虚,渐致脾胃虚损。病机为胃虚不能受纳,脾虚运化不行,气血生化无源,故面色萎黄、骨瘦如柴,月经停闭。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经性厌食月经停闭
查看详情 →
男,53岁,失眠10余年。主症为夜间难以入睡,或时寐时醒,伴头昏、疲乏、心悸、纳差、大便干结、尿频、易感冒。舌胖嫩、苔白,脉细、右关弱。诊断为失眠,辨证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伤神,暗耗心血,致心脾两虚。
失眠心脾两虚头昏疲乏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头部两侧呈片状圆形脱发2月,伴头痛、乏力困倦。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中气不足,肾气亏损。病机为脾失健运致气血不足,肾精亏虚,阴火上冲。
脱发肾气亏损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全身乏力、纳呆、思睡1个月。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望诊舌澹。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呆、口澹无味、思睡、大便干结、小便少。切诊脉沉弱。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虚劳纳呆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主诉两上眼睑下垂及斜视,病程半年。腹泻1年,大便溏薄,纳食不佳,嗜卧嗜睡。全身沉困倦怠,口黏不渴,气短。舌苔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上睑下垂、偏视。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眼睑下垂斜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耳鸣、一身软弱无力、手足发麻、下肢抽筋疼痛、食欲不振、食量少、月经减少。病程3月。中医病名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证型为肝脾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长期脾胃虚弱、纳运低能、偏食习惯。望诊见面色萎黄无华、口唇眼睑澹白、两眼微突、爪甲苍白不荣。舌质澹、苔薄白湿润。脉濡弱。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巨幼细胞性贫血纳运低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