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6岁,胁腰部疱疹5天。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3年,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缠腰火丹(带状疱疹)。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疼痛,疱疹红焮,范围16×8cm,疼痛难忍,大便干结,夜寐欠安。病程5天。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带状疱疹肝经血热
查看详情 →
11岁女性患者,反复腹痛1年余。腹痛多在进冷食物或学习紧张时发作,纳差,夜间睡眠差,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澹,舌苔薄白稍腻,脉细。证属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经常进冷食损伤脾阳,水谷不化,胃肠腑气通降失调,肠道气机郁滞,不通则痛。脾阳不足,运化失常,导致纳差、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及夜间睡眠差。
脾胃虚弱脾阳不足食滞气滞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面色萎黄,神疲骨立,肌肤干燥不华,头晕困倦无力,头发焦黄成束,腹胀满不适,气冲呃逆,不思饮食。疳积,内伤食积,脾胃虚弱。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头发焦黄成束,腹部胀满,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无力。病因先天不足,脾胃不健,积停内伤。病机脾胃虚寒,中气不运,气血两亏。病位在脾胃。
脾胃虚弱疳积气血两亏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加重伴有口眼歪斜7天。头昏、头痛、眼眵多、口眼歪斜、口渴、腰酸。舌澹红,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眩晕,小中风,证属肝阳上亢化风。病机为肝肾内亏,阴不涵阳,虚阳上亢。望诊见舌澹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头痛、口眼歪斜、口渴、腰酸。切诊见脉沉。
高血压危象眩晕肝阳上亢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儿出生后3个月因受惊发病,神志恍惚,两目上视,手指抽搐,颈项强直,呕逆干,面色白,精神萎靡,身体软弱无力,两目发青,指纹色青,舌淡红,苔白腻。辨证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肝风内动。病情持续数月,抽搐反复,头向后倾,手心热,舌澹红,大便干,尿少,鼻塞流涕,颈部有小硬结,流涎,夜寐不实,舌质正常,指纹正。辨证为外感转为肺炎喘嗽,后转为熄风止抽、消食安神,再转为益气解表、通经络、化瘰,最后辨证为扶正祛邪并施。
脾胃虚弱肝肾不足肝风内动肺炎喘嗽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乏力倦怠、右胁隐痛、食少纳呆、厌油腻、食后腹胀、大便溏。舌澹红暗滞,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产后体虚,邪毒潜伏肝脉,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证型为肝郁脾虚。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澹红暗滞,苔白,脉细弱。实验室检查抗HCV阳性,肝功能异常。病程较长,经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最终痊愈。
气血不足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右下肢骨肉瘤术后1月余,右腿疼痛,不能直立行走3周。右脚疼痛,不能直立行走,右下肢水肿,纳差乏力。中医诊断石疽,证属肝肾两虚夹瘀。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病程自1990年5月起,术后化疗3次。病因病机为肝肾两虚,瘀血阻络,气血不畅。
骨肉瘤肝肾两虚瘀阻筋络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昏、头痛20余年,加重伴有口眼歪斜7天。眩晕,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化风。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阴不涵阳,虚阳上亢,风阳上扰清空。望诊见舌淡红,苔白腻,舌质干,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头痛、口眼歪斜、口渴、腰酸、大便日一行、纳可、睡眠差、口干;切诊见脉沉,脉弦。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耳鸣,全身软弱无力,站则欲坐,坐则欲睡,手足麻木,下肢抽搐疼痛,食欲不振,食量少,不喜肉食蔬菜,嗜好麻辣凉粉,常感消化不良,月经减少,似将停闭。中医病名巨幼细胞贫血,证型肝脾血虚气弱。病因长期脾胃虚弱,纳运低能,偏食等不良习惯。病机气血生化乏源。体征面色萎黄无华,口唇、眼睑澹白,两眼微突,爪甲苍白不荣,舌质澹苔薄白湿润,脉象濡弱。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巨幼细胞贫血肝脾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反复头痛头晕20年余,加重15日。面色萎黄,四肢麻木,气短懒言,纳呆。舌质澹黯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涩。血压175/66mmHg。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络脉瘀阻。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原发性高血压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胃脘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2周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胃痛遇冷加重,恶心呕吐,纳差,大便偏干。舌淡,苔白,脉细弦。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脘痛脾胃气虚胃失和降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妊娠50余天流产,已连续2次,现停经45天,阴道少许流血,腰部酸楚,恶心、纳差、头晕、失眠、口干咽燥、大便稍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肾阴虚,虚火上扰,心神不宁。
习惯性流产肾阴虚虚火上扰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发黄,食减气少,目黄面晦。中医病名萎黄,证型脾虚寒湿气血亏。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神疲倦怠,畏冷便溏,脉形无力。
萎黄脾虚气血亏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反复头脑昏沉3年,加重1周。舌质澹,舌胖大,苔白腻,脉滑无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血亏虚,痰浊壅盛。病因为产后失血,虚而不复,脾胃虚弱,气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上蒙,血虚则脑失所养。辅助检查示脑血管痉挛。
气血不足眩晕痰浊壅盛脾虚
查看详情 →
98岁男性,主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腹胀纳差、下肢浮肿、尿血而不痛。病程长,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等病史。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尿血,证属心肺气虚、脾胃虚弱。面色暗红,神志倦怠,声音清晰无力,舌质暗澹,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弦滑。心电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尿检红细胞(++++)。
脾胃虚弱胸痹心水尿血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四肢疲乏无力15天。四肢肌力减退,腱反射减退,针刺痛觉轻度减退,面色皖白,心悸怔忡,食欲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脾亏虚,寒湿痹阻。病因病机为寒湿浸淫经脉,营卫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肌肉失养。病程15天。
气血不足痿证肝脾亏虚寒湿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昏、失语、视物模糊、下肢无力,病程10个月,反复发作,劳累、情绪波动诱发。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沉。身形瘦弱,食欲不振,下肢清冷,行走不稳。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型为脾肾亏损,虚风上扰。病机为脾肾两虚,肾精不足,脑髓不充,气血生化不足。
气血不足中风脾肾亏损虚风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64岁,性别男5例,女7例。主要症状为全身弥漫性潮红、脱屑、皮肤干燥、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增厚。病程1个月至28年。中医病名毛发红糠疹,证型包括毒热炽盛证、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复感外邪,或胎中遗传。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质红或淡,苔黄腻或白,脉细数或沉缓。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包括皮肤潮红、脱屑、角化过度、乏力、纳差。切诊见脉细数或沉缓。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毛发红糠疹毒热炽盛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35天,乳汁不足。舌淡少苔,脉象虚细。诊断为产后缺乳,证属血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虚弱,乳汁为气血所化,脾胃虚弱或产后出血过多致气血生化不足。
产后缺乳血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眩晕、耳鸣近半年。现病史见头重如裹,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时有腰酸痛,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身体困重,睡眠不佳,大便日1~2次,质稍稀。舌体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痰湿上扰。
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眩晕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