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3年,连及后背,喜按喜温,偶有泛酸。舌质红,苔薄腻。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脉象未提及。
脾胃虚寒喜按喜温舌红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反复大便带血4年余,加重半年。大便带血,色鲜红,每日10余次,腹隐痛,腹泻,大便结燥,血与便混合而下。舌淡红,苔白腻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便血(脾肾阳虚)。脾肾阳虚,肾阳虚则脾土不温,脾虚失统血,形成远血证。脾虚失运化,故纳呆,脘痞。
便血脾肾阳虚脾不统血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期呕血3年,月经量偏少,伴有口出热气、口臭、鼻腔干热、夏季手足脱皮。症状包括月经量少、呕血、口渴、咽喉干痛、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中医诊断为经行吐衄,辨证为肺胃虚火随冲气上逆,灼伤血络。望诊见舌红苔黄,切诊见脉弦细而数。病机为肺胃虚火内盛,阴津亏少,经行时冲脉气盛,夹虚火上炎,灼伤血络。
肺胃虚火经行吐衄阴津亏乏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胃部隐痛10天左右,胃部隐痛稍胀,空腹时轻,食后加重,食欲差,嗳气,口干,舌暗红、苔厚根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胃虚弱。舌暗红、苔厚根白,脉细数。
脾胃虚弱胃痛胃阴虚舌红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反复头晕、乏力、心悸1年余,加重2周。主诉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病程1年余,症状加重2周。中医病名虚劳,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规律、痔疮慢性失血、月经量多致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气血亏虚,脏腑失养。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胖,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纳呆食少、大便溏薄。切诊脉细弱。
胃虚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语声低陷,神采外扬,阳虚阴盛。腹痛自半夜,呕吐虫出,泄泻血出,四肢厥逆,躁扰频笑频哭。临终索饭,属除中不治之证。心肝脾三脏俱绝,虚阳外绝,中气内断。病属内伤,非外感实火。中气大困,脾胃损伤,气血失统。脉象未提,舌象未提,面色未提。病名未明,证型属阳虚阴盛,病因病机为脾胃损伤,气血失统,阴阳离决。
腹痛呕吐泄泻便血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主诉食后腹胀、吞酸,病程半年。胃脘胀痛,吞酸,空腹时明显。形瘦,体修长,舌苔白薄,脉缓无力。中医诊断胃下垂(中气下陷型)。胃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胃呈无力型。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致脏器失于升举。
脾胃虚弱胃下垂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月经周期45天,腹痛,无血块,大便干,手足心凉,出汗。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便干、手足心凉、出汗。脉象细弱。
痛经肝肾阴虚阴虚内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男,60岁,发热、咳嗽、痰多、四肢乏力麻木,病程4天后进展为四肢瘫痪、呼吸困难、胃微胀、小便潴留。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萎证,病机为脾胃虚弱。体征示左下肢肌肉稍萎缩,肌张力减弱,双上肢肌力Ⅲ级,下肢Ⅱ级,双下肢腱反射减弱。既往史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脾胃虚弱萎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腹胀、纳呆、腹水2个月。中医病名鼓胀,证型肝血不足,脾阳不振,瘀血内停,蕴而化湿,郁久生热。面色晦暗,两目周围暗黑,舌质绛有瘀斑,苔黄褐,脉弦滑。腹胀、腹水、腿肿、行动不便,口鼻出血,肝臭味极强。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差,甲胎蛋白显著升高,腹水,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后续病情改善,舌质胖暗,苔黄,脉弦细,甲胎蛋白下降。舌黄暗红,脉弦细。晦暗面色逐渐转色,舌质暗,苔白黄,脉弦细。舌质暗,苔白。
慢性重型肝炎肝血不足脾阳不振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中上腹胀痛痞满,压痛明显,反酸,胃脘部烧灼感,大便黏滞每日3~4次。舌质澹红,苔黄根部腻,脉沉弱。脾胃虚弱,寒热错杂证。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黄根部腻,脉沉弱。反酸,胃脘烧灼感,大便黏滞,腹胀满。脉沉弱。
胃脘痛寒热错杂证舌苔黄腻大便黏滞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夜间磨牙1年余,伴面黄黧黑、失神有斑、消瘦乏力、偏食厌食、大便失调。体征示面色黄黧黑,精神失神有斑,体胖,舌质澹,舌苔黄腻,脉沉细,齿痕。中医诊断为积滞胃火,证属脾胃虚弱,积滞不化,阴火乘胃。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积滞化热,阴火上炎。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黄黧黑、舌质澹、舌苔黄腻、脉沉细、齿痕。
脾胃虚弱积滞胃火积滞不化阴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林某,女,60岁,身热,下痢脓血,昼夜30余次,里急后重,腹痛难忍,呕恶不欲饮食,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脉滑数,舌红,苔黄而厚腻。痢疾,湿热郁结,气滞不通。面色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里急后重,腹痛,脓血便,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脉滑数。
痢疾湿热郁结气滞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反复间歇性呕吐伴胃痛16年,恶心呕吐,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食纳呆少,渴不欲饮,大便溏稀。精神萎顿,面白少华,舌澹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中焦虚寒证。
脾胃虚寒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焦虚寒证
查看详情 →
男,53岁,腹泻3个月,伴消化不良。形体瘦削,面色微黄,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缓。腹泻日3~4次,胃脘痞闷不舒,嘈杂烧心,口干苦,畏食生冷。胃中胆汁潴留,胃大部切除术后。中医诊断泄泻,证属土木失和,清阳下陷。
脾胃虚弱泄泻肝胆热盛脾肾俱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身黄、目黄、小便黄4月余。舌体稍胖大,舌质稍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黄疸,证属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病程较长,有乙肝病史,肝功能异常,TBIL、ALT、AST升高。湿热内蕴,胆液被阻,上注目睛,外溢肌肤,下渗膀胱,致黄疸。湿困脾胃,纳化失司,故脘闷腹胀,恶心不思食。
脾胃虚弱黄疸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腹胀纳差,自汗,左髋部条带状水疱伴疼痛,少尿,夜寐差。舌澹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骨痹,辨证气血两虚,湿邪内蕴。西医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DSⅢB期R-ISSⅡ期)。
气血两虚湿邪内蕴痰瘀互结骨痹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妊娠54天,恶心呕吐十余日,加重2天。舌质澹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缓。诊断为恶阻,证型为脾胃虚弱,冲气上逆。病机为脾胃虚弱,阴血下聚养胎,冲气上逆犯胃,致呕吐清水,神疲乏力,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缓。心烦、大便不解为中焦停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口干不欲饮为呕吐伤及阴液。
脾胃虚弱恶阻冲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上腹隐痛间作3年,伴腹胀、嗳气、泛酸1月。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胃虚寒。病程3年,近1月加重。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HP(++),病理示轻-中度腺体萎缩,中度肠上皮化生。
脾胃虚寒胃脘痛腹胀泛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包括形体清瘦、面色白、易感冒、上午形寒、清涕、易汗、自汗、盗汗、纳谷不香、便溏。病程两三年。中医诊断为内伤脾胃之证,元气不足,营卫交虚。望诊见面色白、舌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易感冒、易汗、纳谷不香、便溏。切诊示脉细略数而虚。
脾胃不健元气不足营卫交虚自汗盗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