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脘痞满不舒,进食后加重,饮食量减少,时有恶心、干呕。病程10余年,近1年加重。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
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肝气郁结胃气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脾胃虚衰,泄泻,食少,精神疲乏,病程反复。右眼赤痛,流泪畏光,刺涩难开,云翳增生。面色萎白,舌苔薄滑,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脾阳虚弱,外邪乘虚犯目。病机为脾阳不足,外邪侵袭眼部。右眼气轮充血,风轮混浊,陷翳布于当瞳。
脾胃虚衰脾阳虚弱右眼赤痛食少泄泻
查看详情 →
男,68岁,脐腹持续作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额汗,神疲。病程4天。急性肠梗阻,湿积阻滞于少阳阳明,为肠痹腹痛。腹部胀痛拒按,不得转气,大便不通,胸痞欲得太息,胃不能纳,烦躁不寐,神情疲乏,时寒时热,渴喜热饮,饮入腹胀加甚。舌苔浊腻而厚,满布舌面,脉弦滑。症状见光红舌质,有裂纹,脉转缓滑,有歇止。舌两边布白点片苔,脉滑,仍有歇止。
急性肠梗阻湿积阻滞三焦气滞胃气受伤
查看详情 →
产后患者,营阴亏耗,恶露未尽,旧患便溏,脾土薄弱,胃呆纳少,舌苔薄腻,脉象濡缓。初诊见寒热,头痛骨楚,胸闷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象弦滑带数。二诊恶露未止,舌苔腻布,脉象弦滑带数。三诊形寒身热,有汗不解,胸闷,饥不思纳,渴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象弦滑带数。五诊寒热得退,小溲短赤,舌苔薄腻。中医诊断为营血亏虚,恶露未楚,氤氲之邪乘隙而入,宿瘀留恋,痰滞交阻阳明,阴血亏虚,蕴湿未尽,脾胃运化无权。
脾胃虚弱产后气血虚营血亏耗恶露未止
查看详情 →
女,40岁,胃痛伴消化不良3个月,便溏,大便不成型,怕冷,胃胀,气短,舌暗体胖,口干,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胃痛便溏舌暗体胖
查看详情 →
女,18个月,食欲不振3个月,拒食2天。颜面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膨胀,大便不调,舌质澹红,苔中部黄厚腻,指纹紫滞。寒湿伤脾,湿浊中阻,久而化热,过服温燥之品,湿与热互结。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黄,指纹澹滞。脉象未提。
食欲不振寒湿伤脾湿浊中阻湿热互结
查看详情 →
男,27岁,两胁疼痛二年,伴肝脾肿大。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胁肋疼痛,按之更甚,中脘胀闷,神疲乏力,畏寒腰酸。脉弦细,苔白腻。脾肾两亏,气血两伤。
血吸虫病肝硬化脾肾两亏气血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体质素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精神疲乏,气短。脉左关弦细,左尺沉数,右关脉略弦,右尺较弱。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属脾肾两虚,湿邪内蕴。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脾失健运,湿邪内生,中焦运化失常。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为体质素弱,感受湿邪。脉象左关弦细,左尺沉数,右关脉略弦,右尺较弱。
脾胃虚弱湿邪困脾肝肾阴虚气短神疲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主诉食道癌复诊。饮食顺畅,嗳气减少,精神好转,时感胸部闷塞,口稍干。舌苔薄腻,质紫暗,脉弦滑。中医诊断噎膈,证型为胃虚气滞,津气两伤,痰瘀交阻。病因病机为痰瘀交阻。
胃虚气滞食道癌噎膈津气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妊娠一个半月,停经30天,泛恶呕吐,不能进饮食,呕吐黄水,头晕,大便干燥。舌苔薄腻,根微黄垢,脉软滑微数。辨证为肝胃气逆,痰浊不降。二诊见舌苔澹黄腻,根微垢,脉左细弦数,右滑数,辨证为痰湿中阻,胃浊不能下降。
妊娠惡阻肝胃氣逆痰濕中阻胃氣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颜面红色丘疹反复发作3年,加重1月。大便每日2~3次,手足不温,喜热畏冷,月经延后。面色灰暗无光,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面部及胸背部密集毛囊炎性丘疹,油脂分泌旺盛,脓头较多,耳后淋巴结肿大。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证属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肺风粉刺月经不调耳后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两旬,主要症状包括舌强语涩、食少形疲、头昏足麻、虚里跳动。中医病名为内风,证型为肾真下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木失养,内风鼓动。舌象为舌强,脉象未明,面色未述,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提及喉痛,治疗前曾用清凉药,致脾胃受伤。
脾胃虚寒喉痛舌强语涩食少形疲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恶性淋巴肉瘤,病程较长。低热,脱发,舌淡苔白滑而腻,脉细濡。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浊内蕴。
脾胃虚弱恶性淋巴肉瘤湿浊内蕴白细胞降低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上腹疼痛伴消瘦2个月,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包括上腹胀痛、刺痛、夜间加重、纳差、嗳气、烧心、吐清水。舌质淡紫,苔薄黄腻,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胃积,证属脾胃虚弱,瘀毒凝聚,兼肝热犯胃。舌象淡紫,苔薄黄腻,脉细缓。
脾胃虚弱胃癌瘀毒凝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颈部出现数粒肿大淋巴结,伴颈部肿胀感。舌红,舌体瘦小,脉沉细。诊断为淋巴瘤,辨证为气血双亏,邪毒蕴结。二诊见舌红,苔白有剥脱,脉滑数。体质虚弱,头晕自汗。
淋巴瘤气血双亏邪毒蕴结体质虚弱
查看详情 →
郭某,女,63岁。双手不由自主颤动3年,双下肢行走困难,精神差,头晕眼花,胃纳差,倦怠嗜睡,大便秘结难下,双下肢无力。舌澹、苔白,脉弦细。诊断为脾胃虚弱,肝肾不足兼夹瘀热。
脾胃虚弱帕金森综合征肝肾不足瘀热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闭经半年,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经期不定,腰酸,脸部浮肿,体重增加,舌澹苔白,脉弦。中医诊断闭经,证属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病机为脾肾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血运不畅,瘀阻冲任,致经闭不行。四诊合参,见舌象、脉象及情志、体重变化等临床表现。
闭经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腰酸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腹泻时愈时发,病程2年余。腹泻,大便日行3~5次,夹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不舒,时有嗳气,溏便,日行2~3次,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偶有嗳气,面色皖白,纳呆神疲,四肢困重,下肢浮肿。舌澹多津,苔白,根部微腻,脉濡。泄泻(脾虚湿阻)。脾虚湿阻。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虚不能腐熟水谷,水湿内停、清浊不分。
泄泻脾虚湿阻纳呆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双下肢浮肿,腰酸困,小便色淡黄。舌淡红,苔白,脉濡缓。中医诊断为脾虚湿盛证,精微不固。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舌红,苔黄,脉细。舌澹,苔白,脉细。
急性肾炎脾肾两虚湿热内蕴精微不固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反复胃脘痛20余年,加重20天。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形体消瘦,四肢无力,脘腹疼痛难忍,嗳气呃逆,食物难入,食则呕吐,吐物中粘涎较多,大便干,小便黄,舌质暗红,舌下静脉曲张明显,舌苔白腻,脉弦数。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气结血瘀、脾虚痰阻,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阻滞、痰浊瘀血内生。
脾胃虚弱胃脘痛噎膈气结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