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9岁。反复右胁肋及背部放射状胀痛5年,加重1月余。右胁下阵发性走窜样胀痛,恶心厌食,善太息,脘闷不舒,不闻油腻,烦躁,夜寐不安,大便偏干。面色微黄,舌质暗红少津,舌体偏瘦,苔少薄黄,两脉弦紧有力。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胆腑郁热,砂石壅阻胆道。胁痛,肝郁气结,胆腑郁热。面色微黄,舌质暗红少津,舌体偏瘦,苔少薄黄,脉弦紧有力。
胆腑郁热胁痛肝郁气结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右胁肋持续性疼痛20余天。右侧3~7肋疼痛,咳嗽呼吸、走坐转侧加重,牵引腰背作痛。面色红润,舌体少苔,舌质微红,脉弦紧。中医诊断胁肋痛,病机属肝气郁结,胁络失和。体征见辗转呻吟,烦躁不安,头昏,耳鸣喉干。
胁肋痛肝气郁结瘀血停滞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症2年余,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腹胀、呕吐胆汁样液体、高热不退、大便3日未解。胆腑郁热,腑气不通。呻吟不止,频繁呕吐,肌肤灼手,腹部胀满拒按,大便四日未解。脉弦滑数而鼓指,舌质红绛、苔黄厚腻,体温40℃。
胆腑郁热梗阻性胆管炎腑气不通高热不退
查看详情 →
女,64岁,大便每日二十余次,持续2月余。胸闷、心累、气短乏力,口苦、咽干不欲饮,头目昏眩,恶心欲呕,腹胀满不舒,大便一日20多次,虚坐努责,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形体偏瘦,面色萎黄少华,神情抑郁苦闷,舌质淡苔白润中淡黄,脉弦缓而弱。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开合失序,传化失常。
大便freq少阳郁热胃肠不适虚证便秘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反复鼻塞、流黄浊涕2年,伴双耳闷胀、口干、大便干、小便黄。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嗅沟、下鼻道及后鼻孔见脓性分泌物潴留,偶有头痛,颌面部及鼻根轻压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胆腑郁热证,鼻窍受热毒熏灼,气血瘀滞,浊涕长流。
胆腑郁热慢性鼻渊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高热畏寒,体温39℃,周身瘙痒,汗多,大便干,小便偏黄,夜尿4~5次/晚。舌质红,舌底瘀,苔厚腻,脉沉弱偏数。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辨证为胆腑郁热,少阳枢机不利。
胆腑郁热少阳枢机不利血分余热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腹胀痛4日。上腹痛甚,以右侧为重,伴嗳气、恶心欲呕、纳呆、大便3日未行、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弦。中医诊断热积腹痛。病机为胆腑郁热,疏泄不及,移热于下焦。
胆腑郁热急性胆囊炎大便结腹痛
查看详情 →
张某,38岁,男性。左侧额角胀痛,前胸部不适,口苦,心烦欲呕,大便三日未行,溲黄。舌苔白燥,脉滑弦。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胆气逆乱,病因病机为邪气侵扰足少阳胆经,胆气逆乱,胆汁疏泄失司,热扰心神,胃气上逆,腑气失降。
胆气逆乱胃气上逆肝胆郁热大便便秘
查看详情 →
85岁女性,主诉低热、右上腹隐痛、恶心欲呕,病程1周。中医病名:胆囊炎。证型:少阳阳明并病。病因病机:邪热内涉阳明之腑。舌苔薄白润中澹黄,脉滑躁急。恶寒发热已罢,大便4日未解,口苦咽干,不欲饮食。右下腹轻微压痛,腹壁软。
胆腑郁热慢性胆囊炎胃气不和少阳阳明并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右胁疼痛,放射至后背部,口苦,咽干,呃逆,纳呆,胃胀痞满,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胆腑郁热,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亏损,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胆汁瘀阻,日久化热。
胆腑郁热胆囊炎脾胃虚弱肝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间断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1天。中医诊断胆胀,证属胆腑郁热,湿毒阻滞。主症包括右上腹疼痛、胃脘痞满、口苦纳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白厚腻,脉弦滑。右上腹压痛拒按,腹肌紧张,墨菲征阳性。
胆腑郁热胆囊炎胆结石湿毒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上腹部不适,发热,黄疸。病程1周。湿热俱重型黄疸。发热,黄疸,不思饮食,泛泛欲吐,小便色深,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黄,脉弦数。
胆腑郁热黄疸型肝炎湿热俱重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张某,女,35岁。不寐、多梦易醒3周,加重伴心烦口苦1周。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小滑。痰热内扰。痰热上扰心神,宿食停滞生痰化热,痰湿郁热化火,口苦,嗽痰,头昏,失眠,易醒。
不寐多梦心烦口苦痰热内扰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发热伴右上腹痛10天,体胖,舌质红暗,苔黄厚腻,脉弦稍滑,胁痛,辨证为情胆胃郁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体温38.5~39℃,口苦,大便干结,体温波动在37.3~37.9℃
胆腑郁热胆囊结石胆囊炎胁痛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失眠,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左关脉弦。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火热伤津,津液不足,肠道失润。少阳气机郁滞,子时口干尤甚。
失眠口干便秘肝郁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头痛、流浊涕反复发作半年。病程半年,初起因感受风寒,后常流浊涕,前额疼痛。双脉沉细稍数,舌尖红白苔。中医诊断鼻渊,辨证肺经风热。
鼻渊肺经风热流浊涕头痛
查看详情 →
女,62岁,右上腹胀痛3年余,又发1天,右上腹胀痛放射至右肩胛区,胸闷拒按,恶心嗳气,咳痰黄稠,口苦干,苔黄腻,脉弦数,胆胀,胆腑郁热证。
胆腑郁热胆胀肝胆郁热痰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眩晕,酣睡肢汗。病程未明。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木火上升,痰涎上蒙。病因病机:木邪乘土,痰阻气窒。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眩晕,酣睡肢汗。切诊:脉细弦不畅。
胆腑郁热疟疾余热木火上炎痰涎上蒙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9岁。发热伴上腹部胀痛2周。发热,体温37~38.5℃,倦怠乏力,气短,自汗,口苦腹胀口干,夜间明显。面色萎黄,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证属气虚发热。病程较长,既往有肝肠吻合术史,多次发热,诊断为胆管炎。病因病机为气虚阴火内生,少阳胆腑郁热,津液不足。
少阳胆腑郁热内伤发热气虚发热阴火内生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发热4天,午后发热如疟,微汗,头晕,鼻塞流涕,偶咳嗽少痰,纳眠可,二便调。体温37.9℃,神志清,精神可,咽澹红,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未及异常。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发热,辨证为太阳少阳两感于寒。
发热太阳少阳两感寒热往来头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