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慌、气短,稍劳则甚,常怕冷,入冬尤甚。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老年性肺气肿,证型为肺肾两虚、心气不足、阳气衰微。病因病机为年高所致。舌象苔薄微腻,脉象弦滑数。体征见胸肋骨平举,胸腔前后径增大如桶状。辅助检查示肺透亮度增加。
胸闷气短老年性肺气肿肺肾两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0岁,间断咯血三年,加重三天,咯血鲜红,伴胸闷心烦、失眠、口干口苦,舌质淡红有瘀斑,苔薄腻罩黄,脉弦,瘀血内阻,两下肺支气管呈囊状扩张,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阻塞。
胸闷气短咯血瘀血内阻肺功能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慢性咳嗽12年,加重2年,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伴水肿1月余。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端坐呼吸,唇甲发绀,全身水肿,喘促气急,胸闷气短,咳嗽痰多色黄白相兼,发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舌尖红,苔黄干,脉沉细滑数。心肺气虚,痰邪壅肺,心脉不畅,水邪泛滥,凌心射肺。
胸闷气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左侧胸胁疼痛,咳痰不爽,胸闷气短,体倦乏力,动则汗出,日晡潮热。病史有肺结核。舌苔薄白,脉沉细。体征左背部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减低。X线胸透示左胸第六肋下孤形阴影,渗出性胸膜炎。证型为久病阳虚,寒饮内聚之候。
胸闷气短渗出性胸膜炎阳虚寒饮内聚
查看详情 →
张某,女,68岁,胸闷气短、善太息,病程半个月。舌质澹紫、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太息症,证属宗气亏虚,气失升降。
胸闷气短二尖瓣关闭不全宗气亏虚气失升降
查看详情 →
高某,女,61岁。主诉发热,体温38℃,胸闷,气短,动则甚,纳少,寐浅,头晕,尿频。病程短。中医病名属肺肾亏虚,证型为肺肾亏虚,外感风邪,气机不畅。舌暗红,苔白。脉沉。病机为肺肾亏虚,外感风邪,气机不畅。
胸闷气短肺肾亏虚外感风邪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行走无力7年。现病史示行走无力,言语欠利,饮水呛咳,右上肢无力,偶有胸闷气短,大便不爽,小便频。体征示偏瘫步态,右侧肢体肌力V级,舌质暗,苔黄腻,舌边有齿痕,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中风(痰浊阻络)。既往史糖尿病3年。
胸闷气短中风痰浊阻络肢体无力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患者,反复咳喘,病程自3岁起,间歇期达三四年。主症为咳喘痰少、胸闷气短、头痛无汗,体征消瘦憔悴,肤黄面白。舌澹红苔白,脉浮数弱。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未明确提及,病机可能与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有关。
胸闷气短小儿哮喘肺气虚弱痰少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咳嗽痰黄,胸闷气短,夜不能卧,病程3月余。舌苔白中心稍黄。辨证属胃腑热炽,肺为邪热所扰。两肺痰鸣音不消失,大便粘滞不爽。
胸闷气短肺感染胃热痰热
查看详情 →
女,年近三旬,胸闷气短,病程半年,逐渐加重,上楼吃力。脉沉迟。辨证为大气下陷。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病机为开破太过,挫伤胸阳。
胸闷气短大气下陷胸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6岁,心慌心悸,胸闷气短,肢体浮肿,病程3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阳虚,病因病机:久病体虚,阳气损耗。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澹,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畏寒肢冷,纳呆呕逆,脘腹冷痛,大便溏稀,日行4次。切诊:脉沉细。
胸闷气短心脾阳虚心悸怔忡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精神困乏,四肢疲软,胸闷气短,思睡,食纳不佳,怯寒懒动。病程较长,原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脉沉细而迟,舌澹苔白。证属胸阳不振,元气亏虚。
胸闷气短冠心病糖尿病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祝某,女,46岁。月经前后全身浮肿,乏力,身痛,月经先期,量多,色澹,失眠多梦,胸闷,气短,心慌,纳食不香,大便干。舌澹,苔白腻。脉滑略数,沉取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不足,血虚湿阻。望诊见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乏力、身痛、失眠、胸闷、气短、纳差、便干。切诊见脉滑略数,沉取无力。
胸闷气短经行浮肿脾肾不足血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胸闷气短,心慌悸动,汗出难止,口舌黏腻,神情倦怠,肢体困软,脘腹胀满,恶心欲呕。舌苔薄白腻,脉濡数。湿热困阻,气阴两虚。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腻,脉象细数。病程1周,病毒性心肌炎。
胸闷气短病毒性心肌炎湿热困阻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心肾阳虚,血脉痹阻。病因病机阳气不足,脉迟寒凝。舌质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沉缓。
胸闷气短心肾阳虚血脉痹阻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女,68岁,胸闷胁胀,烦躁易怒,心痛连左肩背,胸闷气短。中医病名:心痛。证型:肝气郁滞而化火。病因病机:肝气郁滞而化火,郁火上犯心肺。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胸闷气短心痛肝气郁滞郁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性,60岁,主诉咽部、胸部烧灼疼痛,异物感,胸闷气短,恶风怕冷,胃院胀满,暖气纳差,口干不欲饮,自汗,手足心午后发热。面色萎黄,颜面虚浮,舌略红、苔腐腻微黄,脉弦滑。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肝气郁滞,脾失运化,湿热中阻,气虚阴亏。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克犯脾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蕴久化热,湿热中阻,正气不足,津伤液耗。
胸闷气短咽异物感肝气郁滞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
患者胁胀痛,走窜不定,情绪变化时尤甚。胸闷气短,饮食减少,嗳气频作,口苦,溺黄便秘。苔薄黄,脉弦数。证型为肝气郁结化火。
胸闷气短胁痛肝气郁结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5岁。胸闷、气短、心烦、失眠,病程3年。中医诊断:白驳风。证型:气滞血瘀,风邪袭腠。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面部色素脱失,中心有色素岛,边界清楚,周围有色素沉着晕。二诊后舌质红,中心苔少,脉细弦。三诊后舌红苔薄白,脉细。
胸闷气短气滞血瘀风邪袭腠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疼痛3年,右肩背胀闷,口干口苦,泛酸,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咽干,腰酸,大便稍干,小便黄赤不利。中医辨证为胆热犯胃,浊气上逆。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胸闷气短胆胃郁热胆汁反流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