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8岁,男性,主诉失眠1年,加重4个月。晚上难以入睡,睡中梦多,每晚仅睡2~3小时,头晕、视物模糊、右胁隐痛、腹胀纳少、口苦。舌质稍红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不寐,证型为痰火扰心、肝阳上亢。辨证分析为肝郁日久致肝火偏亢,脾虚失运酿湿生痰,痰火上扰清窍,扰心安神。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稍红、苔白腻、脉弦缓。
脑鸣失眠痰火扰心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素禀不坚,头眩脑鸣,畏冷,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证型为阴虚,病因病机为阴亏,内热自生,灸火伤阴,火气内攻,天热外烁。望诊未明,闻诊未明,问诊见畏冷、寒少热多,切诊脉甚数,滑数倍加。
头眩脑鸣畏冷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脑鸣间发10年,近1年加重,伴头胀、健忘、记忆力下降、精神疲倦、怕冷、腰膝酸痛、小腿冷痛麻木。舌质黯红,苔薄微黄,脉沉细。中医诊断脑鸣,证型肾阳不足,髓海亏虚。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阴损及阳,肾阳亏虚,经脉不利。病程日久,肾虚腰膝失养。
脑鸣肾阳不足髓海亏虚记忆力差
查看详情 →
87岁男性,心慌间作30余年,加重2个月,伴有头晕、胸闷憋气、周身乏力、双下肢无力、脑鸣、耳鸣。舌澹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脾肾亏虚、痰浊阻滞。血压140/80mmHg。二诊时舌红,苔厚腻,脉弦数。
心悸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为长期抑郁、寝睡不安、心悸心慌、心烦意乱、头脑昏沉、脑鸣如掸指声。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失眠、头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气郁滞。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焦虑证肝气郁结痰凝气结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怔忡健忘、头部两侧掣痛、失眠多梦、经期不准、经色黑量少、大便不调、小便黄。体征包括头部抽掣作痛、后脑及两侧如虫行皮中、脑鸣、闭目惊呼、躁怒、消瘦、口苦、烦热、手足心热、脉细涩、苔黄、舌质紫绛。中医诊断为阴虚体质,水不济火,相火妄动,火郁经络,络气被阻。望诊见舌质紫绛,苔黄;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涉及头痛、失眠、月经异常、消化症状;切诊见脉细涩。
素质阴虚肝肾阴虚相火妄动络气被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反复头脑鸣响5年,症状表现为头脑鸣响,声如潮水或蝉鸣,伴口苦心烦,小便短赤。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病名为脑鸣,证型为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上壅,瘀滞经络,清窍不利。
脑鸣肝胆湿热瘀血阻滞清窍不利
查看详情 →
女47岁,高血压七年,血压180/126毫米汞柱,不稳定,主症为头晕胀痛、脑鸣、目眩干涩、腰痿疼痛、烦急失眠、左胸闷痛、手足凉麻身颤,舌暗澹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血虚眩晕,证属血虚肝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望诊见舌暗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弦细。
高血压血虚肝旺肝肾不足头晕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85岁,男性,头昏耳鸣伴记忆力减退6年余,头昏头重,视物模糊,记忆力差,下肢乏力沉重,行走不稳,易汗,寐差,大便秘结。舌苔薄黄质淡,舌脉瘀紫,脉细弦滑。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痰瘀互阻、经脉不利。病机为肝肾亏虚,精气虚弱,痰瘀互阻,脑络不畅。
眩晕肝肾亏虚痰瘀互阻记忆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身肿、腿肿、腰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浮肿由面部开始,尿蛋白(++++),尺脉沉潜。面色胖肿,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头晕、尿少、浮肿、腰痛。脉象沉潜,后转浮出,脉气缓弱,脉先盛后虚,脉气活利。
慢性肾炎肾变期风邪外袭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全身浮肿、心悸气短、脑鸣、嗜睡、畏寒、汗自出、脘腹痞满、饮食不香、小便短少、大便两日一次、口不渴。面色发绀,舌澹胖苔白润滑,脉沉细滑而结代。病程较长,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症属阳虚阴寒、浊水停聚、瘀血阻滞。辨证为少阴阳虚寒盛,水气内停。
高血压糖尿病心衰浮肿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患者,主诉早晨头晕、乏力、寐浅不实、手足凉,病程较长,既往有血压偏低病史。证属气机失调,阳气不能布散肢端。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寐浅、手足凉、耳鸣、心慌、视物模糊、头沉、头顶压,切诊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机失调,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能布散肢端。
头晕乏力耳鸣失眠
查看详情 →
女,58岁,原发性高血压十余年,头晕脑鸣,上重下轻,晕倒后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舌胖嫩色黯,苔薄腻,脉小弱。中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证属中风偏枯,元气衰败兼瘀阻经络。
原发性高血压中风偏枯元气衰败瘀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头晕、视物旋转1年余,加重1周。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视物旋转、脑鸣、耳鸣、便干、口干苦、五心烦热、盗汗、乏力、睡眠差。舌象暗红、苔薄,脉象弦长。血压150/85mmHg。影像学诊断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双侧顶叶内多发小缺血梗死灶;脑白质疏松症。二诊舌象红,脉象数,舌苔黄干。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
头晕视物旋转肝阳上亢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女,47岁,头晕时轻时重7年,血压180/100毫米汞柱,头晕胀痛伴脑鸣,目花乾涩,腰痠痛,烦急失眠,左胸闷痛,手足时凉麻或身颤,舌苔白,舌质暗较淡,脉弦细,血虚肝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高血压证
高血压血虚头晕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烘热汗出20余年,伴大便干燥。头部怕风,受凉则痛,入冬以来畏寒恶热,纳中知饥,大便日一行,形正、利,小便色黄。身倦欲寐,性急易怒,汗多,怕冷,长年睡炕,经常上火。舌红,苔薄白,脉小弦滑。病程较长,症状以烘热汗出、畏寒恶热、头怕风、大便干燥为主。病因病机为内热郁积,相火偏旺,风火相煽,气机不畅。
更年期综合征内热郁火肝火上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头昏眼花,精神不振,思维不敏,记忆力下降,腰背酸软,脑内鸣响。舌嫩红,苔少而干,脉细涩两尺弱。中医诊断为肾阴亏损,髓海空虚,阴虚火旺,扰乱神明。
脑鸣肾阴亏损髓海空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五十,主诉两眼昏昧、咳嗽、头痛、似鸣而痛,过饥则恶心。脉象皆细弱,脾部弦弱,辨为脾虚。脾虚则五脏精气失司,不能归明于目,邪气乘虚入脑,致脑鸣头痛。心火妄动,劳役则咳。舌象、面色、声音、气味、问诊病史及切诊脉象未明确描述。中医病名属眼病,证型为脾虚,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精气不输于目,邪气入脑。
脑鸣视瞻昏淼脾虚头痛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后部疼痛,右侧颈部强直,脑鸣,脑内发热,剧烈呕吐,眩晕,四肢麻木,大便半月未解。中医诊断为头部瘀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病程较长,属瘀阻脑络,气血不畅。
头部瘀阻脑内发热头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脑内响鸣2年余。症状包括脑内响鸣,左侧明显,睡眠差,多梦易醒。舌黯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髓海不足。
脑鸣肝肾不足睡眠差口干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