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主诉右乳突根治术后渗液不涸,持续17-8年,分泌物为脓性样黄色,有浓臭味,偶有血迹,失听,鸣声多样,头痛右侧,左耳听力下降,偶有轻度眩晕。左鼓膜严重内陷,中央有钙化点,标志消失。舌薄苔,脉细。中医病名属耳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术后湿热蕴结,脾虚失运。望诊见左鼓膜异常,舌象薄苔。闻诊见分泌物有浓臭味。问诊包括听力下降、耳鸣、头痛、眩晕。切诊脉细。
脾失健运乳突术后渗液脓性分泌物耳鸣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发作性干呕1年。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痫病,病机为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脾失健运,痰气郁结胃肠。既往有产钳助产窒息史,发作间隔不规则,伴食少纳呆、形体消瘦。病程1年,发作持续约5分钟,无明显精神异常。
脾失健运痫病肝气郁结痰气郁结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半月,病程半月。眩晕,证属脾失健运,痰浊上蒙清窍。苔白而厚,脉滑而弱。血压160/100mmHg。头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纳差,胃脘痞闷,大便时干时稀,口干而不欲饮。项背强,乏力。脉浮缓而无力。
脾失健运高血压痰浊上蒙气虚感冒
查看详情 →
女,27岁,前额及双颊蝴蝶状黑斑持续1年,情绪抑郁,表情悲伤,头晕神疲,少寐健忘,疲乏纳差,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黧黑斑,郁证。辨证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病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肌肤失养。
脾失健运黧黑斑郁证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月经稀发,闭经。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月经稀发,闭经。证型肝肾虚损,血海不足,冲任不能通盛,相火失于潜藏。望诊面色皖白,体型形瘦不充,皮肤干枯。闻诊未提及。问诊腰背酸楚,烦热口干,白带量多质稠气秽,大便数日一行,头晕耳鸣,口舌糜烂。切诊脉象沉细而弦,舌质暗红,苔薄腻。
脾失健运月经稀发闭经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初病头痛发热,继以呕吐,吐止复呃,肤黄,脘痛拒按,苔黑而干,脉缓大。食湿中阻,寒邪外束,营卫不和,胃肠壅滞,三焦失化,湿邪郁蒸而成黄疸,伤寒太阴太阳合病疸症。面色晦暗,舌苔黑而干,声音低微,脉象缓大。呃逆、呕吐、脘痛拒按、肤黄、苔黑而干、脉缓大。脉象缓大。病程初起,病情较重。正虚邪恋,心力衰惫,卫阳不达。脉虚细。表气渐和,中阳较复。脉转缓。苔白,脉缓。中寒,肺气不肃,脾失健运。脉缓。苔化,脉虚缓。
脾失健运黄疸湿邪郁蒸寒邪外束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头晕乏力半年。病史提示1984年7月有月经过多,血小板升高,肝脾肿大,骨髓增生活跃。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热,犯脾动血。望诊面色萎黄,舌边尖稍红,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有头晕头痛、胁下窜痛、下肢作痛、纳少不饥、口渴不多饮、便干尿黄、经期头疼、赤带、齿龈出血、手足汗出。切诊脉沉缓稍细。
脾失健运血小板增多肝郁化热脾虚动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反复关节疼痛5年。体重偏胖,神疲乏力,血尿酸506mmol/L,时有口干、胃反酸,夜寐欠佳。四肢关节肿胀,无明显畸形,活动尚可。舌淡,苔薄,脉沉。中医诊断痛痹。证属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气虚血瘀。
脾失健运痛痹肝肾不足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悸不安,病程自1978年秋起。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脾失健运,湿浊阻滞,气机不畅。病因病机为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湿浊阻滞,浊气上犯,扰乱心神。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白厚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胃脘痞胀、呕恶嗳气、身倦乏力、大便涩滞。切诊见脉濡滑结代。
脾失健运房性早搏湿浊阻滞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主诉胃痛、腹胀痛、神疲乏力、口干苦、嗳气、食欲差、夜寐不安、大便不畅、消瘦。舌苔薄腻,脉象濡细。湿浊内蕴,脾失健运,胃气不和,气机郁滞。
脾失健运胃窦炎胃气不和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女性。主诉双手起斑丘疹伴瘙痒1年余。双手满布鲜红色红斑、丘疹,水肿明显,瘙痒明显,有搔痕,灼热感明显,兼有口渴,便干。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缓。中医病名为湿热内蕴,证型为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瘙痒、口渴、便干。切诊见脉沉缓。
脾失健运湿热内蕴便干口渴瘙痒明显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伴寒战、呕吐、便秘腹胀,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胆石症,证型: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舌象澹红,苔薄,脉细弦数。面色无明显异常,无黄疸,体温37.8℃,压痛部位剑突下及偏右处,血白细胞总数7.6×10°/L,嗜中性细胞0.78,B超提示胆囊炎症,胆囊多发结石,总胆管结石并轻度扩张。
脾失健运胆石症湿热内蕴气虚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反复呕吐一年,食后发作,非喷射状,每周5~6次,大便正常,小便不少。舌红,苔中根厚腻,脉滑细,口臭,腹软无压痛。中医诊断呕吐,证型脾胃湿热。病因湿阻气机,运化失职,胃气上逆。病机脾失健运,饮食不化,食滞化热,口臭,饭后呕吐加重。
脾失健运脾胃湿热湿热阻滞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35岁,腹痛,便溏1年,腹痛以脐周为重,喜揉按,便溏不爽,伴有白色粘液,纳差,胁胀,下肢不温,舌淡,脉沉弦,辨证为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脾失健运,属腹痛病。
脾失健运腹痛便溏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30岁。胃脘痛而有堵塞感、烧心、纳呆。少阴坏病。气血虚弱,寒伤中阳,脾失健运,升降失常。面色皖白,动则气喘,身畏寒而足心发热,咽干口苦,喜热汤而不多饮。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乏力。
脾失健运胃痛堵塞感烧心
查看详情 →
徐女 脘胁不适 腹胀 右胁痛楚 纳呆呕逆 大便溏 精力疲乏 脉滑数 舌白腻 寒湿伤中 脾失健运
脾失健运寒湿伤中脘胁不适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进食梗阻感2月余,食入即吐,夹有较多痰诞,伴有消瘦,体重减轻5kg。中医病名噎膈,证型脾失健运、痰阻气机。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恣食厚味,致脾失健运,湿聚成痰,痰阻气机。舌质澹红偏暗,苔薄黄腻,脉细弦。
脾失健运食管癌噎膈痰阻气机
查看详情 →
男,52岁,神疲乏力,腰酸明显,眼睑浮肿,尿频尿急,尿检见红、白血球,苔薄腻,脉细,证属肾气虚弱,脾失健运,水湿逗留。
脾失健运肾气虚弱水湿逗留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腹胀加重半年,病程二十年。中医病名肝硬化。证型虚实相杂,正虚邪实。病因病机涉及正虚邪实。望诊面色萎黄无光泽,舌苔白浊少津,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胀、乏力、纳食尚可、大便次数增多。切诊脉象数,缓,细滑略数。
脾失健运肝硬化虚实相杂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刘某,男,29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恶心欲吐,口不渴,脘腹胀满,大便溏泻,小便浑浊。湿温病(湿困中焦),邪犯中焦,脾失运化。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脾失健运湿温病湿困中焦湿重热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