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 腰疼浮肿3年余 脾肾不足湿邪内停 苔薄黄 脉细数
脾肾不足慢性肾炎水湿内停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恶露淋漓二旬余,经行过多,色鲜且稠,每入晡阵下如注,伴头晕、腰酸、肢软、腹痛。脉细软,舌质红,苔薄微腻。中医诊断为阴虚血热,冲任失调。病因为人工流产后调摄失宜,瘀露未清,冲任不固。四诊显示舌红苔薄腻,脉细软,症状表现为经行异常、体虚乏力、余热未净。
脾肾不足阴虚血热冲任失调体虚未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低热乏力,食纳减退,轻咳稀薄白痰,胸闷气促,全身不适,手足发凉,关节肿痛,面胸背水肿性斑块。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皮痹。证型肺脾两虚,兼感风寒湿邪,气血凝滞;脾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阻隔,血脉瘀滞。舌澹体胖,苔薄白或白,脉细或沉伏。皮损为面胸背水肿性硬斑,表面坚实发亮,压之凹陷,双手背发紧肿胀。关节肿痛,手足发凉,皮肤板硬,皮纹消失。
脾肾不足系统性硬皮病肺脾两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主诉胸闷气短4~5年,近1月加重。面色萎黄,舌澹白,苔薄黄,脉沉细。形体肥胖,双下肢浮肿(++)。诊断胸痹心悸,证属气虚血弱,心脉失养。病位在心脾,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左室高电压。血压140/90mmHg,心率66次/分,早搏4~5次/分。
脾肾不足胸痹心悸气虚血弱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
15岁,月经过多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8日,初潮13岁,月经周期35~39天,经期7~8天,B超示子宫平位略小,舌澹,苔薄白,脉细弱,崩漏,脾肾不足
脾肾不足崩漏月经过多阴道不规则流血
查看详情 →
38岁,发热4个月余,胸闷潮热,腰酸肢楚,精神疲乏,带下似脓有秽味,时带红,小腹隐痛,阴道流出脓汁带秽臭味,小便溷有血丝,口干潮热。脉细数,舌苔薄黄。湿热内蕴,阴虚火旺。面色晦暗,舌象薄黄,脉象细数。主诉发热、带下异常、小便带血、口干潮热。病程4个月。
脾肾不足盆腔炎湿热内蕴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尿蛋白(+)、尿红细胞30~40,手心热,尿黄赤,舌尖红,苔白,脉滑有力。中医诊断为湿热蕴结,伤及血络。舌象舌尖红,苔白,脉滑有力。病程未明确提及。
脾肾不足过敏性紫癜肾炎湿热蕴结伤及血络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化疗后心悸耳鸣,口干乏力,口苦无味。病程自1996年手术至1998年12月。中医病名子宫内膜腺癌。证型术后气血亏虚,脾肾不足。舌象苔薄质红,脉象脉细小结代。
脾肾不足子宫内膜腺癌气血亏虚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腹胀加重半年,病程二十年。中医病名肝硬化。证型虚实相杂,正虚邪实。病因病机涉及正虚邪实。望诊面色萎黄无光泽,舌苔白浊少津,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胀、乏力、纳食尚可、大便次数增多。切诊脉象数,缓,细滑略数。
脾肾不足肝硬化虚实相杂正虚邪实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腰嵴疼痛2年,站立久后加重,平卧缓解。面色萎黄,舌质偏干燥,苔薄,脉细。胸、腰椎骨质疏松,部分椎体唇样增生。中医诊断嵴柱骨质疏松症,证型脾肾亏虚,筋骨失养。病因病机为脾肾不足,瘀血阻滞,筋骨失养。舌象舌质偏干燥,苔薄,脉细。
脾肾不足嵴柱骨质疏松筋骨失养血瘀
查看详情 →
刘某,36岁,腰酸间作3年,婚后不育2年。腰酸,颈背部酸胀,面红,心烦易怒,情绪焦虑,胃脘部轻微灼热感,寐欠安,多梦,夜尿1~2次。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诊断为不育症,辨证为脾肾不足,心肝火旺。
脾肾不足不育症心肝火旺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大便次数增多,便溏、腹坠、便后滴血,伴牙疼、口疮、纳减、眠易醒。病程约2年。中医诊断为下痢、腹泻。证属脾肾不足,湿热内蕴,肝木侮土。望诊见舌大、色泽鲜,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减、眠易醒,切诊见脉弦。
脾肾不足溃疡性结肠炎肝木侮土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月经先期,量多1年,伴肢冷,时而烘热汗出,面目、肢体浮肿半年。形寒肢冷,时而烘热汗出,晨起面目、肢体浮肿,神倦乏力,纳少,便溏,食后腹胀,痰多胸闷,夜尿增多。舌澹,苔白腻,脉濡滑。证属脾肾不足,阳虚湿阻。舌澹,苔薄白,脉沉细。
脾肾不足月经先期阳虚湿阻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胁痛为主要症状,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胁痛,证型为肝郁气滞,湿毒夹瘀,脾肾不足。舌质暗澹红,苔白,舌根苔微黄腻;脉弦细无力。舌稍暗微红,苔微黄薄腻,边有齿痕;脉沉细微弦。病机涉及肝郁、湿毒、瘀血及脾肾不足。
脾肾不足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湿毒夹瘀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主诉四肢肌肉刺痛、无力70日。四肢肌肉萎缩,以双下肢为甚,肌力Ⅳ级,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痿躄,病因病机为寒气客之,气不得通,寒化热,热邪犯肺,肺热伤津,筋脉失养。病程中伴发热,肌酐及肌酸异常,确诊为多发性肌炎。
脾肾不足痿躄湿热浸淫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小便不通两月多。病程两月余。中医病名癃闭。证型膀胱气化失司。病因病机肾与膀胱有热,尿道梗阻,气闭。望诊舌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小便不能自行解下,依赖导尿。切诊脉象沉迟。
脾肾不足癃闭气化失司
查看详情 →
陈某,男,15岁。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动则喘甚,胸满结气,尿量短少,面色白。舌澹,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尺弱。辨证为脾肾不足,水湿泛滥。
脾肾不足肾病综合征水湿泛滥水肿
查看详情 →
女,58岁。头晕、乏力、耳鸣、腰酸痛、下肢浮肿、大便溏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正常。气血两虚,脾肾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脾肾不足虚劳气血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大便干结、排便间隔长,偶有腹胀,食欲不振,双下肢无力,颈椎病,项背痛,头晕。体格瘦长,精神稍差,舌暗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肾不足,气阴两虚。
脾肾不足便秘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间断性黑便8年。上腹部疼痛、胀满,纳差,疼痛无规律性,食后及空腹、夜间均可发生。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澹红,苔微腻,脉沉弦。胃镜提示糜烂出血性胃炎。大便潜血(+)。血证(便血),胃痛(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胃不和,土壅木郁。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红苔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黑便、上腹痛、胀满、纳差。切诊见脉沉弦。
脾肾不足胃痛肝胃不和便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