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9岁。主要症状为疲倦、乏力。中医病名乳腺恶性肿瘤,证型脾虚肝郁。舌质红,舌苔微黄,脉弦细。病程自2012年6月确诊,至2016年4月病情稳定。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郁,情志不畅。
脾虚肝郁乳腺恶性肿瘤肝肾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大便稀溏,站立时即欲排便,持续1月余。现病史示饮食欠佳,胃胀,泛酸,干呕,气短,嗳气,后背凉,胃怕凉,周身窜痛,情绪不畅。舌红,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虚肝郁,中气下陷。
脾虚肝郁泄泻中气下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便秘、腹胀5年。病程5年,长期工作紧张,性格急躁易怒。症状包括便秘、腹胀、胁肋胀闷、心烦、口苦、纳差、脘腹痞闷、善太息、眠差。舌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型为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失转输,导致便秘。
脾虚肝郁便秘腹胀心烦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大便色黄,结肠多发息肉,脾虚肝郁,痰瘀阻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6个月。
脾虚肝郁结肠息肉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上腹痛2月余,稍食痛甚,伴上腹部压痛。舌质红,舌体胖大,苔稍黄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腹痛,证属脾虚肝郁,湿热阻滞,气滞血瘀。病程2月余,病因与饮食有关,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脾虚肝郁腹痛湿热阻滞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经量增多,经行紊乱,阴道流血半月余。经量少而暗、腥秽,小腹隐痛,头晕乏力,腰膝疲软,纳谷不馨。形体瘦弱,面色萎黄,舌尖红、苔白黄厚,脉细滑数。证属脾虚肝郁,痰瘀搏结为疮,病积阻滞胞宫,血不循经而妄行。妇科检查见宫颈口赘生物,病理诊为子宫内膜息肉。
脾虚肝郁经量增多痰瘀搏结崩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肝功能异常6月余。病史3年,小三阳,未系统治疗。症状包括右上腹隐痛、乏力、消瘦、面色暗黄、口苦。舌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脾虚肝郁,湿浊瘀毒内蕴。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白,脉弦。
脾虚肝郁慢性乙型肝炎湿浊瘀毒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带下挟血丝,病程10个月,月经前后发作。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湿瘀带下,证型脾虚肝郁,湿瘀下注。病程中伴腰及两髋部作胀,小腹不适,经色偏黯,经量中等。舌脉表现一致,脉细略数、细数、沉细。病机为脾虚肝郁,湿瘀下注。
脾虚肝郁湿瘀带下腰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胀满、发凉40余年,下腹部胀满,便秘,四肢麻木。面色萎黄,舌体稍胖大,舌质稍红,苔稍白腻,脉弦。中医诊断胃痞(脾虚肝郁)。病程长,脾虚气滞,肝郁气逆,气机不畅,气血失养,致胃寒胀满,便秘诸症。
脾虚肝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失和降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身目发黄、尿黄少、纳呆、乏力、消瘦、腹胀、双下肢水肿、夜寐欠安、便溏。中医病名胰腺癌肝转移,证型脾虚肝郁,湿热瘀毒互结。望诊舌质黯,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身目发黄、尿黄、纳呆、乏力、消瘦、腹胀、水肿、便溏。切诊脉弦细。
脾虚肝郁胰腺癌肝转移湿热瘀毒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脘痞满反复发作4年,胃脘胀满,隐痛连及两胁,饮食少,食不知味,劳累及情志不畅加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虚肝郁,胃失和降之痞满,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肝气郁结,胃气壅塞。
脾虚肝郁胃痞满胃失和降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月经淋漓不断,病程6个月,症状包括身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差便溏、心情抑郁。舌象澹苔白,脉象细。中医病名为漏证,证型为脾虚肝郁,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统血无权,肝气郁结,气血不足。
脾虚肝郁漏证气血两虚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左乳癌术后1年余,化疗8周期后。面色少华,身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时溏时硬,情绪低落,两胁稍感不适,眠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细。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虚肝郁。舌红、苔黄腻,脉细数。舌苔厚腻、边有齿痕,脉弦滑。
脾虚肝郁左乳癌气血不足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腹部胀满不适5月余,伴双下肢水肿,纳差乏力,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小便量少。舌质澹,舌体稍胖,脉弱。中医诊断臌胀,证型为脾虚肝郁,湿邪困阻。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湿邪困阻,气、血、水停聚。
脾虚肝郁臌胀湿邪困阻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腹胀、噫气30余年。腹胀膨满,气窜肠鸣,日夜无休,情志怫郁时加重,噁声响亮如雷,矢气频作,口干乏味,大便偏干。舌象澹黄中腻,有横裂,舌质紫,脉细。中医诊断为肝气横逆,湿浊中阻,腑气失调,久病入络。病机为肝气乘脾,土虚木郁,脾虚肝郁,气虚气滞,清浊升降失常。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澹黄腻、舌尖红、舌边尖红,脉细。
脾虚肝郁气臌气虚气滞清浊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腹部胀大如鼓间发3年,复发加重5天。查体舌红苔薄白腻,脉弦。中医诊断肝硬化,证属脾虚肝郁,气滞血瘀。主要症状包括右胁下及腹部胀满,右下腹疼痛,纳呆食少,小便少,大便未解。病程3年,近期因疝气手术后病情加重。
脾虚肝郁肝硬化鼓胀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乏困无力、怕冷、头晕、心慌、纳差、反胃、鼻衄、腹泻。脾虚肝郁,肺胃上逆,气血亏损。面色苍白,舌苔白薄,脉细濡、沉、右稍动。曾有农药中毒史。
脾虚肝郁乏困无力怕冷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胃脘部嘈杂灼热疼痛2年。症状包括胃脘部嘈杂灼热疼痛,进食辛辣、饮酒后加剧,伴呃逆、口干、心烦、背部胀、纳呆、大便干。舌质暗,苔薄黄,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脾虚肝郁夹郁热证。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郁而发热,胃热灼伤津液致腑气不通。
脾虚肝郁胃痛郁热证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女,26岁,乏力困倦,饮食减少,恶心欲呕吐,消瘦,肝区痛,病程1周。中医病名:乙肝,证型:脾虚肝郁,病因病机:肝木克脾土,胃失和降。舌红苔薄白,脉弦。
脾虚肝郁乙肝肝木克脾土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脘痞满反复发作4年。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弦细无力。脾虚肝郁,胃失和降。
脾虚肝郁慢性胃炎胃失和降纳差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