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7岁。主诉舌面渗血半月,右胁区灼痛1周。中医病名包括唾血、蛇串疮、痹证。证型属太阴少阳合病并兼表证。舌质澹,苔薄黄,脉弦细。胸胁刺痛,疱疹满布,时有渗血,乏力倦怠,头晕目眩,大便溏薄。
脾阳不足痹证血热妄行少阳郁热
查看详情 →
女性,45岁,呃逆反复发作3个月,腹胀,呃逆频作,饭后加重,睡眠后缓解,口干喜热饮,胸闷憋气,咳嗽有痰。慢性支气管炎病史6~7年。呃逆(脾虚气逆),脾虚不运,脾阳不足,舌淡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肺脾气虚,痰饮内停,脉滑。面色正常,舌象淡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滑。
脾阳不足呃逆脾虚气逆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纳食不佳5年余。主要症状包括消化缓慢、口苦口臭、嗳气、恶心干呕、厌油腻、胃痛、胃怕凉、内热、面部生疖、肠鸣便溏、大便黏条、矢气多。舌体稍胖有齿痕,苔稍腻,脉稍弱。中医诊断为纳差,证属脾胃阳虚,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胃气壅滞,湿热内生,胆热上熏,寒热错杂。
脾阳不足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阳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69岁,舌面糜烂十个多月,进食疼痛加重,口干咽燥,咽痛,心慌气短,胸脘满闷,恶心,纳食减少,大便秘结,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证属火伏太阴,上炎于舌。舌红,脉细数。
脾阳不足舌面糜烂口干咽燥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十二岁患者,脘痛惨叫,纳呆便秘,面色烦赤,唇焦起痂,思水而不欲饮。热郁胃脘,胃气逆阻而热菀于上,脾阳不足。舌象未明,脉象未提。面色烦赤,唇焦起痂,纳呆便秘,思水不欲饮。脉象未提。
脾阳不足胃痛热郁胃脘胃气逆阻
查看详情 →
符某某,女,60岁,反复脐腹隐痛1年,加重1天。乏力,身软,思睡,食后腹胀,腹泻,面萎黄,大便稀溏,日3~4次。舌澹,苔薄,脉沉。中医诊断腹痛,证型脾阳不足。舌澹,苔薄,脉沉。面色萎黄,舌象澹,苔薄,脉沉。
脾阳不足脾肾阳虚寒湿内蕴泄泻
查看详情 →
乔某,女,28岁。面颊蝶形红斑,关节酸痛,下肢浮肿,腰酸,尿少。病程未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热耗肾阴,真阴亏损,精不化血,脾乏元阳蒸腾,肾阳匮乏,水液代谢失调,肾气虚怯,开合失权。面色苍白少华,头晕,肢酸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浮肿,压之陷指。尿蛋白(卅),红细胞20~25个/高倍镜,血沉70mm/h,胆固醇480mg%,血压200/150mmHg。
脾阳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亏虚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腹痛3日,腰痛2日。中医诊断急性胃肠炎,腰椎骨质增生。舌淡苔白,脉沉细。素体脾阳不足,过服寒凉,损伤脾阳,内寒自生,脾阳虚衰,气血不足,肾阳素虚,脏腑经络失养,阴寒内生,寒阻气滞而生腹痛。
脾阳不足急性胃肠炎肾阳虚衰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2岁,疲乏、畏寒、无汗、周身水肿1年。水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面色苍白,舌淡青胖,边有齿痕,脉迟。畏寒无汗,手足不温,乏力懒言,便秘,纳差,皮肤干燥粗糙。
脾阳不足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肾阳衰微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腹胀纳呆,全身皮肤黄染。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黄疸,证型寒湿阻遏。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腹胀纳呆,黄疸,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睡眠差。切诊未明确描述。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内蕴,阻遏胆汁,发为阴黄。
脾阳不足黄疸寒湿阻遏纳呆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反复咳嗽1年,伴有咽炎病史。频频清嗓,喉间有痰,咽干,畏寒、乏力,易感冒,进食寒凉易腹泻。咽后壁苍白,舌质胖、苔白润,脉细。肺脾两虚,清阳失举。
脾阳不足肺脾两虚清阳失举咽干声嘶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白带清稀,绵绵不已,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背酸坠,大便溏薄。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脾肾虚寒,病机为带脉失约。
脾阳不足脾肾虚寒命门火衰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伴心慌3年余,下肢水肿3个月余。形体肥胖,喜食肥甘。刻下症见心慌胸闷,气短乏力,不得平卧,双下肢水肿,神疲倦怠,纳差腹胀,畏寒肢冷,面色皖白,声音无力。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白滑厚腻,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胸痹心水,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病因为痰湿脂膏壅积,心脾损伤,水湿阻遏胸阳,气机壅滞,脾阳虚弱,水湿不化。
脾阳不足胸痹心水气虚血瘀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黏液鱼冻样便7个月余。病程7个月,主要症状为大便溏泄、黏液较多、色白、腹鸣、少腹隐痛、腹部怕冷、受寒加重。舌象苔薄白微腻,舌澹红,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脾虚肝郁,痰湿内停。病因病机为脾运失司,湿邪内生,痰湿内停,肝气失疏,脾虚肝木乘之。病位在肠,与肝脾相关。
脾阳不足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痰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腹泻两年,每日6~7次,量不多,伴有心劳体倦、胃脘痞闷、面色白、气短、上半身汗出、腰以下恶风肢冷。舌淡脉细。诊断为寒热夹杂之症。舌淡,脉细。面色白,气短,上半身汗出,腰以下恶风肢冷。胃脘痞闷,心中烦热,便后稍舒。病程两年。
脾阳不足腹泻胃络引急瘀血停滞
查看详情 →
谷某,28岁,经行腹痛泄泻14年,胸闷纳少,腰痛,夜尿频,阴道干涩疼痛,性交后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为经行泄泻,辨证为肾虚脾弱,肝失疏泄。
脾阳不足经行泄泻肾虚脾弱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反复腹胀、双下肢浮肿3年,加重伴乏力2个月。腹胀,食后尤甚,双下肢肿,乏力,纳差,便溏,小便量少。舌质澹,苔白滑,脉沉缓。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无黄染,可见蜘蛛痣及肝掌,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B超示肝硬化,脾大,腹水(中量)。肝功能示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中医辨证为水湿内阻。
脾阳不足肝硬化腹水脾肾亏虚水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腹泻1年,右小腹间歇性疼痛,大便每日2~4次,不成形,眠差。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170/120mmHg。上腹正中有一条索状物。诊断为高血压、胃炎、腹痛。肝气乘脾证,肝气旺盛致脾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故见腹泻,脾阳受损出现腹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阳不足高血压肝气乘脾腹泻
查看详情 →
男,50岁,腹痛、腹泻5年未愈。便溏或夹未消化食物,情绪不畅或进食油腻加重,脘腹畏寒隐痛,得温则减,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苔薄白,脉细弦。久泻迁延不愈,脾阳不足,温运失司,肝木乘侮。
脾阳不足久泻不愈肝木乘侮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心悸不安1年余,近1个月加重。心悸、胸闷、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略少。面色皖白,精神不振,行动缓慢,舌色黯红,口唇紫黯,语音低微,脉细而促,140次/分。诊断为心悸,气虚血瘀型。
脾阳不足心悸气虚血瘀心阳亏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