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2岁,月经前期半月一至,已2年余,带多清稀,腹胀食少,不欲饮水,不能食冷,身倦乏力,手足畏冷,面色黄,苔薄白润,脉沉细滑,脾阳不足,血失统摄。
脾阳不足月经不调脾虚湿蕴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突发泄泻,频繁登厕,昼夜20余次。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及低血压史。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咳嗽。舌体胖嫩,上浮白滑苔。脉缓而迟,两尺根气尚足。中医病名阴寒腹泻,证型脾阳不足,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慎,湿从内生,痰阻气道,脾不能散精上归于肺以通调水道。
脾阳不足泄泻舌胖苔白脉缓而迟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反复黏液便血3年余,现症每日排便5~6次,黏液夹血,伴疲乏、下腹坠胀、肛门灼痛、里急后重,舌淡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痢疾,辨证气血虚弱,湿热蕴结,肠络损伤。望诊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述疲乏、下腹坠胀、肛门灼痛、里急后重,切诊脉弦滑。
脾阳不足痢疾气血虚弱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吕某,60岁,主诉腹泻、腹胀十余年,大便溏每日四、五次,头晕痛,右肩、肘关节酸痛,手指麻。脾阳不足,肝阴亦虚。脉二寸沉迟,左关沉弦缓,右关沉濡,二尺弦缓有力。舌质嫩红澹,苔白腻。病程长,症状涉及脾、肝、心、肾,表现为脾肾阳虚,心气不足,肝阴不足。
脾阳不足慢性肠炎肝阴不足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便血、发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虚寒证,证型脾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阳素虚,中气不足,寒凉伤中,统摄无权。面色苍白,舌澹胖无华,苔白薄而润,脉弦缓无力,腹部拘急冷痛,四肢内侧有密集紫斑,食不得入,口干喜热饮食,自幼食少便溏,形瘦乏力,因食冰棍诱发发病。
脾阳不足脾虚寒证便血发斑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身目黄染,皮肤瘙痒49日。身目黄染如烟熏,皮肤抓痕,头昏,右胁隐痛,腹胀,纳少,便溏如酱色,尿黄如浓茶。面色晦暗,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黄疸(阴黄),辨证为肝经寒郁内阻,胆液外溢肌肤。
脾阳不足黄疸阴黄肝经寒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主诉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纳谷不香、神疲乏力、四肢怕冷、记忆减退、心悸易惊。病程8年。中医诊断不寐,证属气虚血瘀,脑脉失养。舌黯红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面色灰暗,精神抑郁,颜面灰暗。
脾阳不足失眠多梦气虚血瘀脑脉失养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主诉排便困难10年,加重2周,伴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疲乏无力,四肢欠温,语言低微,食纳欠佳,舌质较淡,舌边齿痕明显,舌苔白滑,右脉沉弦,左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阳不足,中气不畅。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较淡,舌苔白滑,舌边齿痕明显。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排便困难,食纳欠佳。切诊见右脉沉弦,左脉沉细。
脾阳不足慢性便秘中气不畅舌苔白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2岁。晨泻5个月余,黎明前少腹不舒,急入厕便后则舒,1日2~3次。面黄无泽,眼袋黧黑。脾肾阳虚,气虚血瘀。脉细无力,舌质澹、苔薄白,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脉瘀阻。
脾阳不足肾阳虚气虚血瘀五更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精神疲惫、恶寒战栗、体温下降、夜寐不宁、心悸恍惚、大便干结。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营衰弱、气血失于和谐,病因病机为心肾不交、脾阳不振、肾阳不足。望诊见舌苔两边干白、尖红,舌苔由干白转润。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恶寒、体温异常、失眠、大便干结。切诊脉象弦紧,重按不足,脉象稍缓,按之较前有力。
脾阳不足心营衰弱心肾不交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5岁。慢性荨麻疹20余年,不耐牛奶,易腹泻,知饥乏味不馨,饮食受情绪影响;半夜咽痒,咯痰清白;倦怠;梦中有窒息感,失眠、心烦;自幼咳嗽、哮喘、支扩咯血史,每年咳1次;曾有抑郁症;结婚10年未孕。面萎黄,声低气怯,舌淡红有印苔白腻,脉右沉微左细弱。脾阳不足,寒湿内蕴。舌淡有印,无瘀,脉沉微。脉沉缓耐按,舌印近失,苔白。脉稍沉耐按,舌有齿痕舌底无瘀,苔薄白。肺气虚夹痰浊,脾虚运化无力,肾虚不能纳气。
脾阳不足慢性荨麻疹肺气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6岁。胸闷,头晕10年。胸痹,证属脾阳不足,寒痰阻滞,痹阻经络。苔薄白,脉弦滑。舌白舌润,脉弦滑。下肢酸痛,怯冷感凉,纳呆食少,恶心。
脾阳不足冠心病胸痹寒痰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间断胃痛4年,加重6个月。胃痛遇寒或进食生冷后加重,得热稍舒,大便溏薄。舌质澹,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阳气被遏,气机阻滞,寒凝血瘀,导致胃脘疼痛。寒伤脾阳,运化失司,故大便溏薄。
脾阳不足胃脘痛寒凝血瘀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脘腹疼痛,得食则呕,口渴不欲饮,四肢逆冷,心下板实。舌苔黄腻,脉弦迟。诊断为寒热错杂,湿痰中阻,邪在厥阴。二诊见脉沉迟,舌澹苔白,诊断为脾阳不足,寒实内结。三诊病情缓解,大便通畅,病即痊愈。
脾阳不足急性胰腺炎寒热错杂湿痰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男性,主诉左眼睑下垂,眼球运动不灵活,复视,病程3个月。舌嫩无苔而有裂纹,脉弱。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望诊见舌嫩无苔有裂纹,切诊见脉弱。问诊见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复视。体征包括眼睑下垂、眼球运动不灵活、复视,身体其他部位肌肉未见累及,体力较差。
脾阳不足重症肌无力脾虚气陷清气不升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主诉月事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暗,潮热汗出,心烦易怒,腰酸乏力,夜不能寐。体征见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病机属肾阴亏虚,心肾不交,肝火偏旺。四诊信息包括舌红少苔,脉弦细。
脾阳不足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全身浮肿10年,近1年加重。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肢体沉重、食欲减退、面与下肢浮肿,病情发展至1978年出现上肢麻木、下肢关节冷痛、口干、小便短少、体重增加。初诊见浮肿加剧,面部与四肢尤甚,按之凹陷,神疲,纳呆,腹满,喜热饮,腰痛,阳痿,小便短少,面黯黑无华,舌澹,苔白滑腻。病机为太阴脾虚湿郁,初因湿热内困,后伤及脾阳,水液内停,累及少阴肾阴。辨证为太阴证水肿。四诊见舌澹、苔白滑腻,脉象未明确提及。
脾阳不足太阴证水肿肾阴亏虚湿郁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胸痛一年余,加重3个月。胸痛阵作,日发多次,伴汗出,活动后诱发,痛后神疲乏力,胸闷隐痛,脘痞噫气,纳谷欠馨,大便溏薄。面色偏黯,舌澹紫,苔澹黄浊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心胃同病,证属中阳不足,胸阳不振,血行瘀滞。病机为心阳不足,脾阳虚弱,痰瘀痹阻。
脾阳不足胸痹心阳不足血行瘀滞
查看详情 →
8月 男 咳嗽 痰声漉漉 寐后汗多 纳谷不馨 形体虚胖 肌肉松弛 面㿠 四肢冷 舌质淡 苔薄白 湿润 脉软 两肺满布痰鸣音 证属脾阳不足 脾虚运化失司 泛痰上贮于肺 痰饮内停 阳虚痰湿之体 肾阳不足 不能温煦脾阳 聚湿成痰 上贮于肺 影响肺气肃降
脾阳不足咳嗽痰饮内停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病程自二岁起,持续未间断。中医病名考虑为癫痫,证型为脾阳不足,病因病机为脾阳受损。面色恍白,脉细而兼弦,虚象明显,舌诊无异常。曾有严重腹泻病史,影响脾气。
脾阳不足癫痫盗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