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2岁,尿频,小腹疼痛,尿痛,尿道抽缩感,腰痛,眼睑水肿,排尿无力,尿难出,时有点滴而出。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虚数。中医病名:寒淋,证型:阳气不足,病因病机: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
尿频阳气不足寒淋小腹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延后、痛经6年,加剧2年。初潮11岁,经期多延后,或两月一行为常。经潮第1天少腹、小腹胀痛,近2年症状加剧,疼痛拒按,冷汗出,腹冷。经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略数。诊断为月经后期、痛经。辨证为虚寒证。病机为肾气未盛,阳虚气弱,虚寒内生,胞宫寒冷,冲任失养,血海空虚,经水运行迟滞,瘀阻胞脉。
月经后期痛经虚寒证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主诉子宫颈癌手术后呕吐不能食5天。厥阴寒热夹杂,肝风扰胃,肝胃不和。头痛目眩,耳鸣口苦,心中疼热,呕吐涎沫,食不得入,渴不欲饮,大便泄后闭,肠鸣不矢气,小便短黄,唇黯红,舌苔薄黄,脉弦。
子宫颈癌肠梗阻肝风扰胃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两下肢瘫痪,常发热,形神不安,摇头眨眼,耸肩努嘴,夜寐不安,大便干燥。舌红苔净,脉细数。诊断为痿证,证属肝肾阴虚,虚风内动。面色无华,舌红苔净,脉细数。形神不安,摇头眨眼,耸肩努嘴,夜寐不安,大便干燥。脉细数。
痿证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右下牙龈肿痛2天,伴低热、张口困难。临床表现见右下第三磨牙部分萌出,龈袋形成,冠周软组织红肿触痛,张口度约1指半,龈沟有脓性分泌物,咀嚼肌及颌下淋巴结压痛。舌红苔黄,脉弦滑。诊断为脾胃实热挟湿证。
智齿冠周炎脾胃实热舌质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中年,性别男。主诉食欲不振,不能进食硬食,胃脘部按之有指印陷窝,嗳气不止,小便不通畅。中医病名属胃病,证型为脾虚气滞,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犯胃。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较长,切诊脉象沉而稍数,涩而不流利。
食欲不振胃胀肝气郁结胃痛
查看详情 →
女性,64岁,外阴肿胀、瘙痒2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肝火湿热下注,外阴白斑,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伴角化过度,上皮下炎性细胞浸润。
外阴白斑肝火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吞咽梗塞感3个月,饮食难下,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中医诊断噎膈。病因病机为燥化太过,津液被灼,气血耗烁,致咽中梗塞,粪如羊矢。舌红,苔少而干,脉弦数,两寸俱芤。精神颓靡,面色苍白,形容瘦削。
噎膈燥化太过津液被灼气血耗烁
查看详情 →
男,44岁。腰痛数年,小腹胀痛,小便短涩。舌苔白滑而厚腻,脉沉迟无力。辨为肾阳寒极,寒湿不化,内结成石。
肾阳寒极寒湿不化腰痛结石
查看详情 →
男,43岁,主诉痞积肋左,腹胀如鼓,脐肿突出如卵,腹痛呕吐,脐破流出黄水,饮食由脐中流出,夹有黑水。面色黧黑,舌暗苔黄,小便短少,大便旬日未通,口苦微干,腹胀纳差,脐口灼痛。脉弦,左有块可及。辨证为肝失条达,脾失运化,气滞血瘀,湿热蕴遏。
鼓胀气滞血瘀湿热蕴遏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全身多处皮肤起风团伴痒4月余。躯干、四肢、颈项部皮肤出现淡红色风团,以上半身为甚,伴有瘙痒,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白,脉滑弱。既往有结肠癌病史,经多次化疗。中医诊断瘾疹病,辨证脾虚有湿,寒热错杂。
慢性荨麻疹脾虚有湿寒热错杂风团瘙痒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头痛、呕吐反复发作4年,头痛剧烈,呕吐倾胃而出,至胆汁咖啡样物,甚则昏厥,每1-2周发作1次,每次呕吐50-100次不等,发作后如常。头痛剧烈而呕吐不止,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细小数。诊断为痰厥头痛,病程中见脾虚饮逆、中阳未和。
头痛呕吐痰厥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双足跟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余、加重1周。中医诊断痹证,肝肾亏虚。主症为双足跟疼痛,病程较长。专科检查示跟下脂肪垫压痛阳性,叩击痛阴性。X线示双跟骨骨刺。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跟痛症肝肾亏虚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两足麻木,无法行动,失去知觉。脉象沉迟而紧,里寒,久积之寒。面色苍白,舌苔白腻。病程较长,经多次温里药物治疗,脉象渐转,两足逐渐恢复知觉,最终服药二百余剂,配合硫磺、姜、附、参、芪等温补药物,病始愈。愈后两足畏寒,暑天亦需包裹。中医病名为麻木,证型为里寒,病因病机为真火衰微,寒邪凝滞经络。
两足麻木里寒久积温里药物气血尚亏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头痛年余,经闭半年。面色暗黑,舌苔薄白,脉象弦细。寒邪郁结胞宫,湿邪侵及脾胃,肝风夹痰上扰清阳,瘀血下阻胞宫。生长环境为庐山寒湿之地。
头痛经闭寒邪郁结湿邪侵及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3天。右肱骨下端髁上骨折移位,筋骨软组织俱伤,瘀血凝聚,漫肿疼痛,不能动弹,关节畸形。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骨折气滞血瘀瘀血凝聚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肠鸣、大便黏液。病程较长,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改善。中医病名为痛泻。证型为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腑气不调。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不舒、嘈杂、振水音、饮食不当时脘腹隐痛、脘闷、恶心、嗳气、大便黑煳状含不消化物或黏液、肛门下坠感、肢清怕冷。切诊见脉弦。
痛泻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
查看详情 →
胃痛10年,痞胀不适,食后加重,胃中如囊裹水,大便干结。苔薄,脉细。钡餐检查示重度胃下垂。证属胃弱气滞饮停。苔象中后部白腻,脉象细。
胃痛胃弱气滞饮停食后坠胀
查看详情 →
胡某,53岁,主诉肝硬化腹水。面色黄暗,神情淡漠,卧床不起,腹部膨胀膨窿,有腹水内积,肝脏大,触之稍硬,小腹坠胀,小便短少,饮食不进。脉缓弱,舌苔白滑,舌质含青色。诊断为下痢日久脾肾阳虚,寒湿内停,肝气郁结,寒水内停而成腹水臓胀证。二诊脉沉缓,右脉弱,左肝脉带弦,舌质转红润,白苔退去其半。三诊面色转红润,精神佳,舌苔退,小便清长,饮食转佳,能下床行动。
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肝气郁结寒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有年,面黄肌瘦,舌光无苔,脉象虚弦。中医病名属腹痛,证型为脾虚生湿,湿郁虫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光剥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阵作,病程较长。切诊见脉象虚弦。
腹痛脾虚生湿湿郁虫阻面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