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5岁。高血压病史18年,主诉头晕2月。现症见头晕头痛、心慌、燥热心烦、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腰膝酸软、下肢水肿、大便偏干。舌澹,苔白,脉细弦。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血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阴不涵阳,虚阳上亢,心肾不交,虚火扰心。
高血压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头晕、左上肢麻木、左下肢麻木、右侧肢体跛行、语言不清。脑梗死。证型包括气虚血瘀挟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涩。声音低微,语言不清。病程较长。
气虚血瘀头晕脑梗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反复胸闷心慌1年余。胸闷心慌,头晕头痛,乏力,寐艰,痤疮。舌澹红,苔中后微腻,脉结代。既往房性早搏病史1年余。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房性早搏。中医诊断为肝阴不足,肝郁有热,兼有气虚血瘀。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郁有热,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心悸肝阴不足痰热肝火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发作性胸腹痛3月余,加重1周。心悸、气短、精神疲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口干黏腻、胸闷憋气、脘痞腹胀。舌澹紫有瘀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病程3月余。
气虚血瘀头晕胸痹心气阳虚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阵发胸闷胸痛、乏力3年余。主诉为阵发胸闷胸痛、乏力3年余。中医诊断为胸痹,属气虚血瘀痰阻。舌紫红有裂纹,苔白腻。脉寸脉、尺脉沉弦紧,关脉弦浮。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左房增大、主动脉瓣及二尖瓣钙化反流、室间隔及左室前壁及部分侧壁运动减低,室壁瘤形成,EF:20%。
气虚血瘀冠心病胸痹心衰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阵发性胸闷痛2月,主诉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上2层楼受限,伴胸痛、夜间不能平卧、咳嗽、痰黏稠、头昏、睡眠欠佳、口干、大便结。舌淡暗苔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心衰,证属气虚血瘀,水饮上犯。
气虚血瘀头晕心衰水饮上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浮肿10余年,面部浮肿反复发作。慢性病面容,双下肢浮肿,腰痛,头晕目眩,心慌,耳鸣,遗精,脘腹胀闷,食少便溏,乏力嗜睡。舌暗,苔薄黄,脉沉细。尿蛋白(++),白细胞(++),颗粒管型(++)。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慢性肾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乏力、纳差、胃脘疼痛、心慌、头发麻、口苦。病程较长,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舌质偏暗,苔白腻,脉弦细。中医病名瘀积,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温运经络,血行不畅致瘀滞。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暗、苔薄黄、脉细。
血瘀气虚胃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头晕5年余,伴胸闷、心悸、神疲、乏力、惶惶不可终日、夜寐欠佳、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脉细缓。辨证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虚血瘀。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二诊见乏力、嗳气、心烦、夜寐欠安、右胁不适,辨证为胆气郁结化热,扰乱心神,气血失衡,脾失健运。三诊见血压稳定,口干苦好转,辨证为肝肾同调,理气活血。
气滞血瘀高血压肝肾不足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8个月余,加重1个月。头晕眼花,言语謇涩,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夜尿多,视物模煳,右侧下肢不能久行。舌暗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脉弦。既往史有脑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肾结石。中医病名中风(脑梗死后遗症),辨证气虚痰浊,风痰阻络,肝阳偏亢,脾虚肝旺。病机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
气虚血瘀脑梗死后遗症风痰阻络脾虚肝旺
查看详情 →
男,62岁,行走后头晕,右侧肢体乏力,半身不遂,言语不清。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舌暗红,苔黄腻,脉沉弦少力。中医诊断中风。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象暗红,苔黄腻,脉沉弦少力。
气虚血瘀中风脑梗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左手无脉4月余,血压升高10年伴心悸1年。左手无脉,左颈动脉收缩期杂音,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右上肢血压160/90mmHg,左上肢疼痛剧烈,心悸、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入夜不安,乱梦频频。舌尖红、苔薄黄,舌缨线存在。右脉弦,左脉无。中医诊断为血痹,辨证为肝郁血瘀,以气滞为主。二诊见左手脉隐隐可及,左上肢疼痛减轻,面部色素沉着始退,舌转淡红,左手脉弱,右手脉细涩。三诊见汗出已退,左手脉弱,精神萎靡,怕冷,舌淡红苔薄白,右手脉细。四诊见左手脉明显可及,偶有麻木,舌红苔薄且干,右手脉细缓。中医辨证为阳虚血瘀。
肝郁血瘀阳虚血瘀头晕头痛血痹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双下肢乏力、头部胀痛,病程10天。头痛以左颞部为甚,持续性发作,右侧肢体乏力,睡眠差。舌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体征示神志清,精神差,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4级,脑膜刺激征阴性。
气虚血瘀中风中经络脾肾两虚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双下肢乏力、头部胀痛,病程10天。中医诊断中风、头痛,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望诊见舌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涩。问诊见头痛持续,睡眠差,右侧肢体乏力。切诊见脉细涩,右侧肢体肌力Ⅳ级。
气虚血瘀头晕中风脾肾虚弱
查看详情 →
女,53岁,胃胀、反酸、消瘦、睡眠差1年,闭经3年。面色不华,目窠黑暗,舌红苔薄白,脉弦缓平。纳食少,纳后不舒,呃逆,胃胀,情绪不稳定。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肝脾不和、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气滞湿阻。
气虚血瘀胃脘痛肝脾不和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右侧肢体无力,讲话欠清楚,头晕头痛,脘腹痞闷,大便不通。高血压病史20余年。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痰湿化热,痰浊阻络。
气虚血瘀中风中经络痰湿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右半身无力伴行动不灵活、语言不利11个月。舌体胖大,舌质暗,舌苔白腻。脉沉细滑。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证型为脾气亏虚,痰湿内郁,瘀血阻络。病程11个月。面色稍萎黄。头晕,说话无力。舌黯,脉沉细滑。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痰湿内郁,瘀血阻络。
中风后遗症脾气亏虚痰湿内郁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胸闷气促14年,加重伴腹胀1周。胸痹,痰瘀互结证。面色澹,舌边有瘀斑,苔滑或稍黄,脉沉细而滑。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腹胀痞满,恶心呕吐清水样胃内容物,纳差,乏力,偶有咳嗽,咳少量白痰,小便短少。
胸痹痰瘀互结脾肾亏虚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胸痛头晕加重。病程8年。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虚血瘀,痰湿阻滞。主症包括心前区疼痛、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水肿。舌质澹红偏黯,舌体偏大,舌苔厚腻或薄腻。脉沉弦滑或弦滑或弦细。血压150/95mmHg或140/90mmHg。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T波倒置或低平,左室高电压。面色晦黯,面部浮肿,下肢水肿。
气虚血瘀头晕胸痹心痛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男,42岁,主诉尿呈酱油色,伴头晕、疲乏、心悸、气短、腰酸。病程半年。中医诊断溺血,证型气虚血瘀。舌质暗红、舌体胖、苔淡黄,脉虚大略数。
气虚血瘀血瘀溺血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