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2岁。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气短、乏力、不得平卧、双下肢水肿、神疲倦怠、纳差腹胀、畏寒肢冷。舌质黯淡,舌体偏大,舌苔白滑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证型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气虚血瘀胸痹心水阳虚水泛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为肺部肿物及多发转移9个月余,现症见咳嗽、喘憋、头晕、头痛。舌淡,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肺积风证(肺癌脑转移),证属肝阳化风,气滞血瘀。病因素嗜烟酒,损伤肺气,放化疗后气血受损,血瘀气滞,致头晕、头痛、咳嗽等症。
气滞血瘀肺癌风证肝阳化风肺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0岁。主诉摔伤左胸部疼痛,活动受限1天。症状包括痛苦面容,胸部转侧困难。检查显示左胸第7、8肋骨腋部骨质断裂、错位。局部压痛明显,翻身、咳嗽时疼痛明显。痰液较多。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为1天至2月余。
气滞血瘀肋骨骨折瘀血未化筋骨疲软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胸痛头晕8年余,加重10天。刻下症见心前区疼痛、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浮肿。面色晦暗,形体肥胖,舌质澹红偏暗,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痰湿阻滞型。病程长,伴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左室高电压。
气虚血瘀冠心病高血压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左乳房胀痛2个月,周期性加剧,可触及核桃大小包块。中医病名乳癖,证型肝气郁滞,血行失畅,气滞血瘀。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肝经气滞,脉络瘀阻。
气滞血瘀乳腺病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咳嗽渐重,吐痰稠黏,痰中带血,有臭味,食量减,不能向左侧卧。病程三个月。中医病名肺痈。证型阴虚伏热。病因病机肺气与阴液皆伤,阴虚伏热,灼烧阴液。望诊舌苔白而干。闻诊吐痰腥臭。问诊咳痰带血,胸膈作痛,口干而渴,小便赤,大便燥。切诊脉数而无力,兼有涩象。
肺痈肺气虚阴虚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尿频、尿痛、尿后余沥多年。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前列腺增生症。证型肾虚血瘀证。病因病机肾虚血瘀。舌质红而少津,有碎纹,苔薄白。脉沉弦。前列腺肥大增生,中央沟变浅。
肾虚血瘀前列腺增生
查看详情 →
杨某,女,52岁。皮肌炎3年,面部、颈部及双手指关节伸侧暗红色皮疹,四肢软弱无力,全身肌肉酸痛,肢体麻木,上肢抬举困难,下肢蹲起困难,雷诺氏征,身倦神疲,面色不华,气短懒言,不思饮食。肌酶谱异常,ANA阳性,抗JO-1抗体阳性,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中医诊断为肌痹,证属久病气虚血瘀,脾肾阳虚。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沉细。
气虚血瘀皮肌炎肌痹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两胁疼痛,胁下瘀积,腹大如鼓,腹水多量,全身浮肿,饮食不进,牙龈出血,小便不利,舌质暗澹,脉弦而涩。肝硬化失代偿期,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
血瘀肝硬气滞血瘀肝硬化失代偿期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30岁,经量渐少3个月,少腹作胀疼痛拒按,下肢牵痛,经血紫黑夹血块。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紧。证属气滞血瘀之月经过少。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32岁,婚后3年未孕,月经周期28~30天,经量中等,色暗有血块,经行腹痛较甚,带下清稀量多,输卵管不通,瘀血阻络,气血瘀滞,寒湿之邪,血凝血滞,夹杂湿毒,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经行腹痛、带下异常,脉象未提。
不孕症瘀血阻络气血双虚冲任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7岁。主诉胸闷反复5年,加重伴失眠、便溏1周。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阴虚,心脾两病虚之证。症见阵发胸闷、口干、口苦、睡眠不好、腰酸痛、纳可、便溏。舌稍红黯,苔薄黄,脉沉细。二诊诊断心阴虚有热之症,三诊诊断心脾两虚之征,四诊诊断心脾两虚症状明显改善。舌质稍红,苔中心薄黄,脉沉细。
冠心病心肾阴虚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时有口干、苦,病程2个月。肝著,湿热内蕴、脾虚血瘀型。舌澹苔黄,脉弦细。面色尚润,巩膜无黄染,肝被膜欠光滑,肝内实质光点稍粗大,脾厚4.1cm,HBsAg(+),HBeAg(+),HBcAb(+),AST 44 u/L,ALT 46 u/L。
脾虚血瘀乙型肝炎湿热内蕴肝纤维化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发热,咳嗽痰黏不易咯出,咳引右胸疼痛,咯黄脓腥臭痰。舌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肺痈,病机为风温外受,湿热内蕴,热毒伤肺,热壅血瘀。望诊见舌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发热、咳嗽、咳痰,切诊脉细数。
热壅血瘀肺痈湿热内蕴热毒伤肺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左上肢麻木无力、左下肢酸软乏力、语言謇涩、口唇麻木、头胀、大便干。血压190/106 mmHg。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程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血压。切诊脉象细弦。
气虚血瘀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反复乏力10年,复发伴皮肤和巩膜发黄、腹胀2周。主症包括体倦乏力、腹胀、纳差、小便黄如浓茶、大便溏、精神差、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蜘蛛痣、肝掌、脾大、腹水、双下肢浮肿。舌质黯,苔黄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鼓胀,证型为湿热疫毒蕴结,气滞水停。病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涉及湿热、气滞、水停等病机。
气滞血瘀鼓胀湿热疫毒水停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痛经2年,白带增多黄白相兼有臭味,月经不规则,40~50日一潮,小腹疼痛难忍,量少有紫黑块,头痛,心中烦热,下肢酸痛,月经前后四肢疲乏无力,时欲呕吐,胸胁时痛。面色红润,舌干无苔,脉细数。证型为气血凝结,营卫失调,血分有热。
血瘀痛经肝气郁结血分有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诉双侧少腹及腰骶部隐痛1年余。体征包括少腹隐痛、神疲乏力、四肢畏寒、纳呆食少、便溏。舌象澹暗红,白厚润苔。脉象弦细。诊断为寒湿血瘀。
寒湿血瘀慢性盆腔炎症少腹隐痛腰骶酸痛
查看详情 →
女,75岁,右下肢大腿内侧至外侧至髋部色素沉着,少许结痂及脱屑,口干苦,便干,体质瘦弱。舌质暗,苔白,脉弦滑。辨证气滞血瘀,毒热未尽。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气滞血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毒热未尽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不详,性别为女。主诉身痛不休,持续两旬。既往史有慢性结肠炎,病前曾空腹食用冷柿三枚后卧露风。现病史见身凉寒悚,手足麻痹,身痛伴有冷汗出,脐腹疼痛,便溏,时有冷气向二阴冲出,喜热恶寒。体征见面色晦暗无华,精神极差,舌质淡,苔灰,脉沉细而紧。中医诊断为外内寒邪胶结肌表,内舍胃肠。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与内寒相合,阻滞气血,致脉络不通。
寒邪入络寒凝胃肠寒湿痹阻阳气虚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