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5岁,女性,产后失血过多,出现精神异常,整日不语,自言自语,哭笑、唱歌,两目无神,失眠,不思饮食,恶心。面色皖白,舌质澹,苔白厚腻,脉细滑。辨证为忧伤心脾,痰扰神明。
产后血虚忧思损脾痰气上逆精神异常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乏力、眼睑及下肢水肿、恶心、胃纳差。慢性肾衰竭,关格病,脾肾气虚,瘀血内停,浊邪内蕴。舌暗紫,苔黄腻,脉弦细。血压140/70mmHg,血肌酐升高,尿酸偏高。病程自2002年1月起,现病史中提及肾性高血压及慢性肾衰竭诊断。
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瘀血内停浊邪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乏力伴牙龈出血1年余。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髓劳,证型脾肾双亏。病因病机脾肾亏虚。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沉弱。
髓劳脾肾亏虚气血两虚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经血非其时而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病程2年余。经血色澹质稀,夹有血块,面色澹白,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象虚缓。中医诊断崩漏,证型血虚。病因病机为脾虚统血失司,气血亏虚,运化失常。
血虚贫血崩漏脾虚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长期失眠,头昏头晕,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疲倦乏力,面色无华。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症。舌象白滑腻,脉象未提及。病程长期,主要症状涉及心神失养与脾虚血亏。
失眠心脾两虚疲倦乏力面色无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健忘,目眩耳鸣,气短懒言,自汗。病程2年。中医诊断气血两虚,肾阴不足。脉象沉细无力,面色苍白,舌澹,声音低微。精神状态萎靡。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肾精不足,气血生化乏源。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肾阴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39岁,不食不饥,身骨倦怠,间有小寒小热似疟非疟,面无色泽,腹部膨胀,便黑,尿赤,舌喑,神识昏迷,脉数大无伦,津少。太阴寒湿,脾机不运。湿邪化热,弥漫三焦,正虚病实。
血虚证蓄血证脾机不运湿邪化热
查看详情 →
女,70岁,纳可,不喜油腻,喜吃青菜,寐或可,梦多,记忆力下降,心慌,腰膝酸疼,足跟痛,耳痒,夜尿若干次,舌质澹红、苔薄,舌色不佳,左脉小弦弱,右脉小弱,心脾不足,脾肾两虚,舌质澹红苔薄,左右脉沉,左脉小弦缓,右脉小弦缓,左脉沉缓,右脉缓,左脉沉,右脉亦此,左脉沉,右脉亦沉,左脉沉,右脉亦沉。
血虚肝硬化心脾不足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活动后心慌、气短近7个月。病程为1987年9月起病,持续近1年。中医诊断肾阴阳两虚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觉症状包括心慌气短、腰酸腿软、耳鸣。体征为体胖。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而无力。
血虚髓劳肾阴阳两虚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月经淋漓不断50余天。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多、澹红、头晕眼花、心悸乏力、贫血貌、唇干苍白。舌象澹苔薄白,脉象细数。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不摄血、脾虚气陷、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脾虚气陷,血失统摄。
血虚崩漏气不摄血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女,55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肌肤麻木,惊惕不安,胁痛,舌澹,苔薄白,脉弦细,贫血,心肝气血两虚。
贫血心肝气血两虚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主诉头晕、心悸2年余。面色白,口干口苦,欲饮而不多,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大便干。舌质红,舌体瘦小,舌面有裂纹,苔薄黄少津。脉细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肝肾阴虚,肾精亏耗。病因为早婚早育,多子多产,伤精耗血,长期劳累,耗气伤血,久患高血压病,药石损伤肝脾肾。
肝肾阴虚肾精亏耗虚劳
查看详情 →
张某,40岁,女性。主诉为二胎产后多汗,病程37天。现病史见恶露未净,面色无华,轻微贫血。舌淡苔薄白,脉虚。中医诊断为产后多汗症,辨证为气血虚弱自汗。
气血虚弱产后多汗
查看详情 →
女,45岁。头痛而晕,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眼花闪发,耳鸣,嗜睡。脉小而缓。脑贫血症。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头痛而晕,精神倦怠,眼花闪发,耳鸣,嗜睡。脉小而缓。
脑贫血症血虚眩晕养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眩晕二年余,伴心悸、血压偏高、血色素低。病史示小产后血色素低,现病史见眩晕、血压波动、心悸少寐、体倦无力、食少、烦躁不安、面色白、唇淡、舌淡少苔、脉弦缓无力。中医诊断血虚眩晕。病因病机为血虚失养,肝阳上扰。
血虚眩晕心悸血压高血色素低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主诉高血压20年,慢性肾衰竭1年余,乏力、浮肿、腰酸、恶心呕吐、纳呆、小便不利。面色萎黄,唇甲色澹,面肢浮肿,手足发凉,恶寒,行动困难。脉弦细而弱,舌澹苔白润。中医诊断为水肿日久并发关格重证,病机属肾脾阳虚,血虚水湿郁滞。
血虚高血压肾衰竭尿毒症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示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明显增多,骨髓象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舌淡暗苔薄白,脉沉滑细,轻度贫血貌。
血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0岁,眩晕反复发作半年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时有眩晕,爪甲白枯,唇舌色淡,食欲极差。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血虚兼脾气虚。舌淡,脉细弱。
肝血虚眩晕脾气虚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眩晕2年余,伴心悸。病程2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血虚。病因病机为血虚心神失养。望诊面色皖白,唇澹,舌澹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眩晕、心悸、体倦、食少、烦躁不安。切诊脉弦缓无力。
血虚气血两虚心神失养肝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头昏耳鸣、心慌气短、乏困无力、鼻衄、牙龈出血、午后发热,病程自1973年11月起。血虚貌,体温38.9~39.2℃,脉象细濡、稍革、滑动、关寸大,舌苔白涩腻。中医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为中气虚败,肝脾不升,肺胃不降,上热下寒,精血不藏。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貌午后发热鼻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