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血虚+脾虚

患者22岁,女性,神疲乏力,面色白无华,头晕,心悸,气短,四肢不温,红细胞2.3×10^12/L,血红蛋白65g/L。中医病名属血虚,证型为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素来月经量多,血亏气耗,阴虚内热,脾虚失统,气血生化无源。望诊见面色白无华,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神疲乏力、头晕、心悸、气短、四肢不温。切诊未提。
血虚证脾虚证气虚证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反复头晕、乏力、心悸1年余,加重2周。主诉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病程1年余,症状加重2周。中医病名虚劳,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规律、痔疮慢性失血、月经量多致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气血亏虚,脏腑失养。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胖,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纳呆食少、大便溏薄。切诊脉细弱。
缺铁性贫血脾虚心脾两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全身乏力,面色无华,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病程两年。中医病名属阳虚型。病因病机为肾阳虚,气血亏虚。望诊面色苍白,舌体淡胖,苔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心悸耳鸣、食欲不振、头晕、少气懒言、腰酸背痛、肢冷、易感冒、重度贫血貌、四肢及膝部散在紫癜。切诊脉象细无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虚脾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主诉贫血、皮肤及牙龈鼻出血14天。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纳呆、大便棕黄色、小便短黄。体征见体温37.4°C,神倦,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散在出血点,四肢及躯干紫癜,咽充血,双扁桃体I度肿大,心率112次/分,二尖瓣柔和Ⅱ级收缩期杂音,唇舌淡白,脉虚数。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5克%,红细胞180万/mm³,血小板7.92万/mm³,骨髓细胞增生机能重度减退,主要为淋巴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脾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月经过多3年,量多色紫红有块,12天方净,伴下腹胀痛、腰腿酸楚、头晕心悸、浮肿、疲乏、纳少眠差、白带量多质稀。脉沉弦,舌质澹红尖有紫点。中医诊断瘀血内结胞宫。
血虚脾虚月经过多瘀血内结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乏力、头昏、头晕两年余。面色恍白,精神疲乏,头昏晕,皮肤出血点,失眠,反复感冒发热,饮食少味,二便正常,脉沉细无力,舌质澹,有齿痕,苔少、体胖。中医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辨证为气血两虚,气虚卫外不固,血虚养心失神,脾虚致舌体胖、出血点。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皮肤紫斑,牙龈及鼻出血、便血三个月。低热,全身无力,头晕,心跳,食纳不佳,四肢颤抖,腰腿酸痛,夜寐不实,面色黄白,精神萎靡。舌质淡、有紫色斑点、苔薄白、根稍灰。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脾肾不足。舌象见淡紫斑点,脉象沉细无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头痛、头晕、心慌、衄血、全身无力四年,病程较长。面色面白不泽,舌无苔质澹,脉细数。主证为头晕头痛、周身无力、心慌气短、鼻衄齿龈出血、眼底出血、午后低烧、食纳少、大便干、胃脘时痛。辨证为阴阳两虚,阴不敛阳,虚阳上亢。体检见皮肤紫癜、心界扩大、肝大、下肢浮肿。血红蛋白2.2克,红细胞计数86万,血小板计数6,000/立方毫米,骨髓象符合“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脾虚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精神不振、乏力、恶心、双下肢浮肿、腰痛、夜尿频多、咳嗽、咽痛、纳差、睡眠欠佳。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病程较长,慢性肾衰竭病史,肾功能异常,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病机为脾肾气虚,水湿内停,痰浊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致瘀。
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浊瘀内蕴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月经量多4个月,伴疲倦无力,气短懒言。月经周期规律,经期3~7天,量中,色暗红,痛经(+)。舌澹,苔薄,脉弦细而沉。面色澹白,眼睑结膜及甲床色澹。中医诊断月经量多(气虚证),虚劳(气虚证)。病机为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病因包括思虑过度、饮食失节,导致脾虚中气不足,气血俱虚。
继发性贫血月经量多气虚证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活动后心跳气短、疲乏无力,病程两年。面色㿠白,舌质淡白,舌苔薄腻,脉沉细弦。血虚为主,涉及心、肝、脾、肾诸经。
血虚脾虚肾亏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乏力,伴牙龈出血一年余。气短乏力,心慌失眠,牙龈出血,双下肢有出血点。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象沉弱。中医诊断为髓劳,辨证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病因为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肾虚则水火不济,气血亏虚导致诸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慢性再障,证型为肾阳虚弱,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胃不运,阳衰及阴,阴虚阳微,气虚不能摄血。病因病机为肾亏骨弱,骨髓无以生血,脾虚不能摄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少津,指甲枯藁,皮肤瘀点,口腔溃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萎靡不振,低烧,食欲不佳,睡眠多恶梦。切诊脉象沉微。
血虚无以载气慢性再障脾肾阳虚气血衰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双目暗黑,四肢无力,时欲跌倒,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虚劳(无脉症),证型气虚型。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软弱颤抖,不能持物,口颊不易张开,舌质淡,苔薄白,寸口脉无。
血虚虚劳气虚无脉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头晕、乏力、腰嵴酸软、两腿乏力、畏寒、睡眠差、易感冒。病程1年。中医病名:血虚。证型:肝脾虚损证、肝肾虚损证。病因病机:肝血不足、脾不统血、肾精亏乏。望诊:面色苍暗少华,唇甲澹白,舌质澹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乏力、畏寒、睡眠差、胃纳尚可、小便清长。切诊:六脉沉细缓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不统血血虚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术后伤口难以愈合。病程长,多次扩创未愈。面色苍白,四肢浮肿,精神少气懒言,语言低微。伤口大,暴露肝肠,血水横流。血红蛋白4g。脉象沉弱无力,舌质澹白。诊断为气血双虚。
高度贫血术后伤口感染气血双虚肝肠外露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行走心悸气促、食欲欠佳、颜面及下肢浮肿、头晕视力模糊、全身出血斑。中医诊断为虚劳血亏之证。体征见皮肤苍白,眼睑、口唇、指甲无血色,颜面及下肢浮肿,四肢紫斑,视力模糊,心悸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苔白润,脉虚芤。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血虚虚劳血亏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半,面色萎黄,水肿1年,纳呆厌食,食后欲吐,精神烦躁,时啼叫不安,肌肉瘦弱,不能站立。血虚,病因先天不足,失于调养,发热、腹泻、肺炎伤阴败脾损肺,病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精血亏损,心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见纳呆厌食、精神烦躁、肌肉瘦弱,切诊脉象未提及。
不良性贫血血虚脾虚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发热、面色苍白、脾脏肿大。中医诊断脾虚气弱,血瘀血少。舌红苔薄白,脉弱。面色苍白,脾大超过脐水平线,质中度,轻压痛。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病程2个月。
脾虚气弱血虚血瘀血少气虚失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痛经、失眠、不孕。月经周期27-30天,经期8天,经量中等,痛经严重,伴恶心、呕吐、腰痛、头痛、尿频、便秘。面色欠佳,轻度贫血,舌暗红,苔白少津,脉细弱。腹部检查心下痞软,腹直肌轻度紧张,两侧脐旁抵抗压痛。子宫如鸡蛋大,卵巢大小正常,直肠陷窝有硬结。
血虚脾虚痛经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