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僵直畸形,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暗澹,苔白,脉沉细。肝肾不足,筋惕肉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外感风寒湿热,邪留筋骨,气血瘀阻,关节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寒湿瘀热错杂,关节肿痛,舌质红或边绛,苔白或薄黄,脉弦数或弦滑。阴阳虚损夹瘀,关节无明显红肿痛,舌质澹,苔白,脉缓或沉细。
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不足气血瘀阻湿热交蒸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反复纳差乏力2年,加重2月。面色胱白,舌质澹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两虚,湿邪内蕴。病程日久,因禀赋薄弱,嗜食偏食,营养不良,致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健,气血不足,湿邪内蕴。
脾肾两虚湿邪内蕴纳差乏力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眠差多梦4月余。伴随症状包括胆怯易惊、畏俱感、腰酸痛、脱发。舌淡,苔薄白,脉弦略细。既往病史为缺铁性贫血10年。中医病名为失眠,证型为肝血虚,病因病机为肝血不足,魂无所居,虚胆气怯。望诊见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眠差多梦、胆怯易惊、畏惧感、腰酸痛、脱发。切诊见脉弦略细。
眠差多梦肝血不足胆虚怕惊腰酸脱发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剖宫产术后反复发热8天,体温38.6℃,恶露量少色暗红有异味,下腹部坠胀刺痛拒按,疲劳乏力,口干心烦,纳谷不香,尿少色黄,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细滑数。产后发热,证属肠胃积热、气血亏虚、瘀滞胞宫。
血虚致热产后发热肠胃积热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女性。主诉全身不适、无力、面色苍白、阵发性腹痛、鼻衄、食欲差。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血虚生热,证型热盛动血。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脉象涩而散数,后转弦细略数。问诊有鼻衄、齿龈出血、低热、腹痛、食欲差。切诊脉象涩而散数,后转细涩无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生热热盛动血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患者,反复发热5个月余。精神疲倦,少动,面色发白,口唇色淡,手心发热,汗多,食欲差,低热,无恶寒。舌淡,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血虚,证属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气血失荣。
血虚慢性再障脾肾两虚证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周某,9岁,自幼贫血,血红蛋白90~100g/L,易感,面色萎黄,形神不振,便下量多,舌苔薄净,二脉细弱,诊断为脾肾不足之血虚证。
贫血血虚证脾肾不足精气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主诉头晕眼花,心慌气短一年余,近几月加重,伴有鼻衄。中医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面色苍白蜡黄,舌苔黄腻,脉象浮数。证型为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脾肾虚寒。神倦力乏,心悸气短,血虚生热,热迫血妄行,鼻部出血,全身恶热,口干思饮,便干尿黄。脉搏无力,面色带青,苔变白滑。
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脾肾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头晕心悸4个月,牙龈出血2个月。面色苍白,皮肤散在出血点,舌澹,苔薄白,脉沉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心悸乏力,动则益甚,手足心热。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阴阳气血俱虚。
血虚贫血虚劳阴阳气血俱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为血肌酐升高1月。乏力,头晕,腰膝酸软,口苦,纳谷尚可,夜寐一般,小便量正常,大便溏薄。舌质暗淡,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肾虚湿瘀。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兼有瘀血湿热。
肾性贫血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面部出现澹黑色斑块,呈深褐色,对称性,无自觉症状。舌苔薄白,舌淡红,脉细略数。中医诊断为面部黄褐斑,证型为肾阴亏损,阴精不足,病因因暴烈日光照射。
血虚不荣面部黄褐斑肾阴亏损日光照射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月经延长量多色暗、腹痛、恶寒、脱发、胸闷、失眠多梦、耳鸣、腰痛。舌红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贫血),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脾阳亏虚、肝气不疏,病机为经血失调、气血失多、寒邪深入、气血成结。病位在脾、肝二脏,虚实并见,寒热并重。
贫血虚劳气血亏虚肝气不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3个月,伴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血虚便秘证,证型为血虚便秘证。病因病机属血虚失润,肠道失濡。
血虚便秘贫血面色萎黄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头晕乏力,牙龈渗血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髓劳,证型气血双亏,脾肾虚损。舌质澹而胖,舌苔黄白稍厚,脉沉细。病因为饮食失调,劳倦内伤,损及脾肾,生化气血功能衰退。
髓劳气血双亏脾肾虚损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心慌。血红蛋白低,病程较长。中医诊断未明确病名,辨证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面色皖白,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数。头目眩晕,周身乏力,心慌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急躁,失眠梦多。
贫血血虚肝胆郁热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头晕、乏力、心悸。贫血病史,血红蛋白60~90g/L。活动后头晕乏力,心悸自汗,腰酸腿软,不思饮食,便秘,颜面痤疮痒痛,月经12天未净,经量不多,小腹喜按,面色白。舌澹黯、苔白,舌下紫黯,脉沉细。中医诊断脾肾两虚,胃气失和。
缺铁性贫血血虚证脾肾两虚胃气失和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形体肥胖,性情抑郁,突发全身挛搐,四肢抽搐,不省人事,数分钟后苏醒,不吐白沫。面容苍白,微呈贫血状,脉沉细不畅。胸胁苦满,腹部左侧动悸亢进,腹直肌拘挛紧张。失眠、悲伤欲哭,独处房中,怕见外人。中医诊断为脏躁,证属情志不舒,气机阻滞。
血虚脏躁肝气郁结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间断便血1年,加重半月。便血色鲜红,每日4~6次。呈贫血貌,口唇及结膜苍白,舌质澹,舌边齿痕,苔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便血,证属热迫血溢,虚实夹杂。查体见鼻部疖肿。病史有饮酒史10余年,酒精性脂肪肝病史半年。二诊见脉沉弦,舌质澹,苔薄白。三诊见胸闷、胁胀、善太息。
血虚便血湿热蕴结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心慌、身困乏力1年余。面色胱白,舌质澹红,苔薄白失润,脉沉细涩无力。体征包括心慌气短、倦怠乏力、头晕、失眠多梦、寐中惊叫、厌食纳呆、行走气喘、月经色澹红量多、白带多、两下肢有出血点。中医诊断为脾肾两亏,病久虚损,不能化生精微、生长气血。
血虚再生障碍性贫脾肾两亏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时发眩晕,贫血面容,胸闷,心慌,气短,动则尤甚,血压正常。舌边瘀斑,脉沉缓。月经后期。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气血两虚,以血虚为主,病机为血虚失养,气虚不运,兼有血瘀。望诊见贫血面容,舌边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慌、气短、动则尤甚、月经后期。切诊见脉沉缓。
血虚眩晕气血两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