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近四旬,小产,大便在五更,屡孕屡坠。中医病名:小产,证型:八脉失调,病因病机:尾闾不禁,病在奇经。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素患小产,大便必在五更,屡孕屡坠。切诊:未提及。
小产五更泻屡孕屡坠八脉失调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胃痛三日伴恶心呕血,血色紫暗有块,咽喉如火,中脘饱胀,十年呕血史。暑热外侵,血逆离经。舌滑无苔,舌边瘀斑,左手弦,右部濡数。病程三日,诱因烈日下劳作。中医病名血证,证型血逆离经,病因暑热外侵,病机血逆离经,势若涌涛。
胃痛呕血瘀血阻络暑热伤络舌边瘀斑
查看详情 →
3月男婴,反复腹泻2月,稀水样便,无脓血。疳证,脾胃气虚,余热未清。面色萎黄,体重3公斤,腹胀,舌澹红,苔薄白。大便见脂肪滴,血常规示白血球升高。
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疳证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反复大便稀溏伴黏液、脓血5年余。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肠风下血,证属脾肾阳虚、肝血不和、湿热蕴结胃肠成脓。
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肝气郁结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男性。主诉脾虚泄泻,病程旬余。面色萎黄,毛发稀枯,舌质澹红。诊断脾阳受损,脾阳不振,泄久肠滑。舌澹红苔洁,脉象未提及。病因为脾阳受损,病机为脾阳不振,泄久肠滑。
脾虚泄泻脾阳不振久泄肠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反复腹泻10年,加重1月。主要症状为腹泻、脓血便、五更泄泻、腹痛、小腹下坠、消瘦疲乏、畏寒肢冷。中医病名肠澼,证型为寒热互结,脾肾双虚。舌微红苔薄白,脉弦滑。病因病机为脾虚湿胜,气机运行无力或郁滞。
溃疡性结肠炎脾肾双虚寒热互结五更泄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8岁。主诉胸闷痛反复发作11年,加重1天。舌质暗,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痛(心肾两虚夹瘀)。病因病机为心肾两虚,瘀血阻滞,心阳不振,血行不畅。病位在心,与肾、肝、脾相关。心气不足,血瘀阻络,故见胸闷痛、心悸、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心肾两虚夹瘀心阳不振肾阳不足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间断腹泻6年,进食生冷或着凉时加重,大便稀薄,每日3~4次,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肛门下坠感,四肢不温,怕冷。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为脾肾两虚证。
泄泻脾肾两虚腹泻腹痛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便血4年余,加重1个月,便血色鲜红或暗红,矢气带血,便意频繁每日6~18次,便前腹胀腹痛,出汗乏力,便后肛门坠胀痛,心慌头晕,纳眠可。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重度)。上腹正中条索状物,叩击痛,上脘(+)。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肠相关,病机为湿热蕴结、瘀血阻滞、脾肾阳虚。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腹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情绪郁闷心烦、幻听多疑、恐惧胆小、睡眠差1年余。病程1年,发病因恋爱失败后精神受刺激。舌边尖红,苔稍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癫证,辨证为肝郁化火,心神失养。
精神分裂症肝郁化火心神失养痰湿内生
查看详情 →
男性,44岁。反复慢性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2年,加重14天。痢疾病(湿热蕴结肠道兼瘀滞证)。腹痛、腹泻5~6次/天,泻后痛减,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纳差,口干,心烦。舌质黯淡,苔黄腻,脉滑数。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结瘀滞肠间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每次怀孕3个月左右无故流产,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滑胎,证型为肾阴不足,命门火衰,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肾气虚损,冲任不固。面色晦暗无泽,唇舌澹润,精神疲惫,语言低微,呼吸气粗,头眩,健忘,腹冷,肢寒,月经清稀臭腥,白带清稀如水,腰酸腿软,尿频,脉象六脉沉弱。
滑胎肾气亏损冲任不固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脾虚泄泻10余日,面色萎黄,毛发稀枯,小溲尚通,舌质澹红,脾阳受损,脾阳不振,泄久肠滑,舌澹苔洁,腹软无力,泄利甚多,形神尚佳,胃纳尚和,啼哭有泪,腹软无力
脾虚泄泻脾阳受损泄久肠滑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叶某,50岁,男性。主诉胸背疼而憋闷3年余。病史中有冠心病、陈旧性心梗、高血压病史。体征见脉沉弦拘滞,舌黯红,边有齿痕,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望诊见舌黯红,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背疼而憋闷,血压偏高。切诊见脉沉弦拘滞。
胸痹寒凝血瘀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大便溏泻3年余,加重2月余,每于清晨5、6点时而作。慢性结肠炎病史。大便溏,每日清晨欲排便,有时排泄不畅,腹胀、反胃、恶心,便中夹杂黏液,无血液,左下腹胀痛,纳差,腹部怕凉,口苦。舌质稍澹,舌体稍胖大,舌苔稍白腻,脉弦细。中医病名五更泄,证型脾肾阳虚,病因过服苦寒之品损伤脾胃,病机泄泻日久,脾虚及肾,脾肾俱虚。
五更泄脾肾阳虚腹胀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主诉反胃吐食,病程半年。反胃吐食,食后消化力弱,食物停滞胃中,渐觉恶心,气自下上冲,饮食吐出。体征身体羸弱,脉弦长,安之不实。中医诊断反胃。证型脾胃虚寒,胃气上逆。病因脾胃虚寒,肝气郁结,过食瓜果伤及脾胃。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长,安之不实。
反胃脾胃虚寒肝气郁结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胃脘痛、心烦口苦、胁闷痛、乏力、恶心欲吐、头晕、大便干、面色萎黄、鼻头色青。舌红、苔薄白,脉沉缓而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为冲脉之气上逆,证型属肝气犯胃。
胃溃疡慢性胃炎肝气郁结冲脉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直肠癌术后1年半,便意频频。现病史见精神软弱,面色暗滞,肛门不适,大便易滑出,夜间起床频繁。舌质稍滞,苔黄,脉弦滑。中医病名属脏毒、锁肛痔,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望诊见面色暗滞,舌质稍滞,苔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便意频繁,大便滑出,夜间多次起床。切诊见脉弦滑。
直肠癌便意频频肛门不适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主诉痢疾近一个月,脾胃阴阳皆伤,脾弱不能散津于肺,致小便清长,胃阴内涸,口渴饮,下泄物呈冻腻状。肾为胃关,脾肾阳衰,命火蒸化乏力,水直下趋,饮一溲一,大便清泄冻腻,里急污衣。舌苔白腻,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痢疾,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久痢伤及脾肾阴阳,阳气不足,水湿内停,寒湿困阻中焦。望诊见舌苔白腻,问诊见小便清长、口渴饮、下泄冻腻,切诊未提及脉象。
痢疾脾肾阳衰虚热烦躁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主诉坐骨神经痛,脚常挛急作剧痛,兼有贫血,致种种液干证。脉细,舌白。中医病名属萎痹,证型属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望诊见舌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贫血及液干证,切诊脉细。
坐骨神经痛贫血舌白脉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