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4岁。腹胀、纳少、大便时溏时实、神疲乏力、两下肢浮肿。病程7年,6个月前出现腹水。面色晦暗,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腻,脉弦细。体征见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腹围98cm,脾肋下4cm,两下肢凹陷性浮肿。病毒性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反复异常。肝硬化,脾肿大伴大量腹水。
肝硬化腹水脾虚湿盛肝脾不足肾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手足偏左不遂,口眼歪斜,言蹇舌强,心中烦燠,时索凉物,迷睡,神识时清时昧,呃忒频频。舌苔白腻,脉弦大而数。中医诊断为肝风挟痰,中于府络。舌苔厚浊,脉弦滑。神迷转清,烦懊较定,痰咯吐出。脉弦大,舌强短缩,能伸出牙关,略能进食,身体转动略为轻便。舌苔果起白腐,上腭两腮布糜点,呃忒止,多言妄笑。脉弦大渐转细弱。舌苔果起白腐,口舌作痛。脉细弦转大。舌红色渐转澹,痛渐轻,眩晕多言,妄笑舌强,发厥诸忌退。脉胸中气机未宣,吸入之气与冲气相激,时作呃。脉弦滑渐柔,饮食渐进。中脘渐舒,呛咳,大便未行。脉弦滑渐柔,饮食渐进。得食则呃,胃火与食相激。脉弦滑渐柔,饮食渐进。胃纳稍起,呃逆减。脉弦滑渐柔,饮食渐进。平素偶服参苓,胃纳加增,神情振卓。脉弦滑渐柔,饮食渐进。偏左不遂,肩胛作痛。
中风证肝风挟痰痰火上扰心胸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反复发作3年。胸闷、胸痛,气短,疲乏,易汗出,肢冷畏寒。舌体澹胖,舌质暗澹,舌苔白腻。脉结代。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气血瘀滞。病机为脾肾阳虚,心阳不振,寒凝血瘀,心脉痹阻。
胸痹气血瘀滞脾肾阳虚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腰痛伴会阴部放射痛,病程2周。石淋,湿热久蕴,煎熬尿液。面色苍白,舌质红,舌苔黄,脉弦细稍数。尿灼痛而少,色黄而赤,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5~10。腰痛如折,牵引小腹,发热,恶心欲吐。后期口干,睡眠欠佳,面色萎黄,脉细数,舌苔薄黄。周身乏力,气短,大便干,脉细弱,舌苔薄白。
石淋湿热内蕴肾虚阴亏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小腹下坠、憋胀、疼痛,里急后重,大便干,小便黄赤,精神委靡,食欲不佳,病程4个月。中医诊断胞脉瘀阻,久瘀成毒。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胞宫湿热瘀阻成毒小腹疼痛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颈部强硬疼痛,低头艰难,左臂肌肉萎缩、麻木不仁,左腿软弱无力,行走不便。舌暗苔薄,脉细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瘀交结,阻于脑络。舌象为舌暗苔薄,脉象为脉细滑数。病程较长,涉及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及头部症状。
脑星形细胞瘤痰瘀交结颈部疼痛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4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反复、脾脏肿大、内痔、结肠炎及带浊痛经。首诊见头面虚湿、声音嘶哑、颧腮赤褐彩、疹毒、麻疹样疮毒、二便阻闭、腹胀、阵热恶寒、舌质淡滞、舌中凸起、苔浊腐干。病机为脾虚肠滞、伏湿蕴火、浊毒损肾伤肺、气滞血湿。辨证为脾虚肠滞,伏湿蕴火,浊毒损肾伤肺。四诊见舌象异常、疹毒分布广泛、脉象未明。
脾虚肠滞伏湿蕴火浊毒损肾血瘀浊毒
查看详情 →
男性,54岁。周身浮肿,小便短少,腰痠痛乏力,下肢沉重5个月。颜面及下肢浮肿明显,腹部胀大,皮肤浮肿,面色萎黄不泽,胸脘痞满,腹胀呃逆,食欠佳,小便短少溷浊,大便不实,短气自汗,手足欠温。脉沉细滑,舌暗淡有齿痕,苔白稍腻。脾肾两虚,湿气不化。
脾肾两虚湿气不化浮肿腰痠
查看详情 →
男,9个月,痢疾未痊,大便日四五次,小便短少,面黄筋青,啼哭不安,不思饮食,舌苔澹黄腻,脾虚湿热未尽,湿热蕴郁,外感时邪,邪从气泄,发于肌表,水痘晶莹,疏密不一,发热,大便溏泻,微咳,喉间有痰,舌澹红,苔薄白,病后脾肺两虚,湿气不尽
痢疾未痊湿热未尽脾虚水痘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反复头晕、恶心、疲乏2年,加剧1周。病程5年,血压升高,尿蛋白(++),血肌酐升高至1012.6μmol/L,BUN升高,Hb降低。面色无华,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证属脾肾两虚、毒瘀互结。
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毒瘀互结疲乏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右上腹疼痛不适,向右肩背放射,口苦,大便不成形,小便不畅,乏力,月经量少。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滑数。胆胀病,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气机不畅。
胆胀病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双目流泪持续一个月,伴眼干涩、口干、胸肋胀满。舌红苔黄,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肝火上冲。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火上冲。
眼干涩肝气郁结头痛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双眼视力先后下降近2个月。双眼暴盲,双视神经乳头炎,双继发部分视神经萎缩。肝郁化热,灼伤通光窍隧,肝强脾弱,运化失健,精血不足。舌质边红,苔薄白,脉弦细。瞳孔对光反应迟缓,眼底视乳头上方及下方充血,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视野有中心暗点,电生理检查示P100波峰潜时延长,振幅下降。
视神经乳头炎肝郁化热精血不足肝强脾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腹胀2月余,皮肤巩膜黄染1月。中医诊断脾虚湿困,瘀毒互结。主要症状腹胀满疼痛,按之加重,身重纳呆,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夜寐不安,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胖,苔白厚,脉弦。面色晦暗,舌象淡胖,苔白厚,脉弦。
臌胀脾虚湿困瘀毒互结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躯干、四肢起小疱流水,病程10天。主要症状包括口干喜饮、心烦失眠、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浸淫疮,证型为湿热浸淫,热重于湿。皮肤潮红,散在红色丘疹、小疱,部分融合成片,表面溃破糜烂。
湿疹湿热浸淫热重于湿口干喜饮
查看详情 →
患者遍体浮肿,小溲短赤,欲溺不爽。病程反复,肿胀愈而复发。湿热困脾,脾阳失运,脾阳已衰,中气不运,三焦无分化之权,肺脾同病,膀胱气化不利,三焦受困。面色萎黄,舌苔微白而腻,脉濡细,重按无力,腹满如鼓,两足浮肿,按之没指,小溲不通,气逆,胸痞,心悸,咳嗽多痰,溲少。
湿热困脾脾阳失运脾阳已衰中气不运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全身肌肉关节灼热疼痛,病程1年。痛痹,病久正虚,感受外邪,气滞血瘀,脏腑失和。舌澹暗有瘀点,苔薄腻,脉沉细缓。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僵硬,口干欲饮,心烦易怒,腰背肩臂走窜性疼痛,胸闷气短,身半汗出,大便溏软。局部皮色正常,关节无红肿,肤色如常,切之不热。
痛痹气滞血瘀肝脾不和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61岁,主诉腰部发冷、恶风出汗,病程5年。中医病名属自汗,证型为肝用不稳,营卫失和,后转为肝用不稳,久郁耗伤肾阴,虚火内扰。舌苔薄黄,脉濡。面色正常,语音如常,小便量少,大便偏干,汗出频繁,恶风,肢体不凉,时有耳鸣头昏,健忘,虚烦,双膝怕冷,尿色略清,汗后恶风明显,衣著多,饮水多,尿不多仍黄,小便转清,足底透风,怕风冷,浴后燥热,苔薄腻,脉濡细。
自汗营卫失和肝用不稳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43岁。主诉大便脓血日10余次,肛门坠痛、灼热,小便如大米汤,色白黏稠,且痛,连及少腹,病程10余天。中医诊断湿热下注,二便不利。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症状包括大便脓血、肛门坠痛、灼热、小便异常。病因为湿热下注,病机为二便不利。
湿热痢脓血便肛门坠痛小便浑浊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为半年前感冒后发热、咽痛咳嗽,随后出现眼睑及全身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明确。现症见胖圆脸、面红多汗、疲乏无力、血压升高至180/120mmHg。尿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及尿蛋白异常。病程较长,经治疗后水肿消退,尿常规恢复正常。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气不足水肿血压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