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性,情志抑郁、失眠一年。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多梦、心烦、胸闷气短、头晕耳鸣、手足不温、行经腹痛、乳房胀痛。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稍滑。中医诊断为郁病,病机为阴阳失调,心神失养。
郁病抑郁症阴阳失调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头晕乏力,双目上视,病程1天。郁病,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脾失健运。面色正常,舌质偏红,苔黄,脉弦细。神志清楚,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嗜睡澹漠。父母不和,性格内向。
郁病肝气郁结脾虚郁金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心情抑郁4个月,伴阵发性头晕2天。中医诊断郁病(肝气郁结),中风(中经络,风痰瘀阻)。主要症状包括心情抑郁、阵发性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胸腹有气自上而下攻冲、头痛、左侧口唇麻木、右手指末端及足跟麻木。舌质澹暗,苔白微腻,脉弦滑。病程4个月,伴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郁病肝气郁结风痰瘀阻中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情绪紧张、焦虑、心烦、夜不能寐1年余。头晕胀痛,纳食不馨,口微干,大便易溏。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郁病、不寐。辨证为肝胆失疏,痰热内扰,心神失宁。舌澹红,苔薄黄腻,脉弦细。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血不调,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胆胃不和,三焦气机不畅。
郁病肝胆失疏痰热内扰心神失宁
查看详情 →
周某某,女,58岁。主诉包括难以入眠、夜寐易醒、紧张、焦虑、心忡、喜叹息、头晕、耳鸣、腰痛、口干、口涩、口酸、大便偏干结。舌微红,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郁病、不寐。辨证为心肺气阴亏乏,肝胆失于疏泄通降,痰热内扰,魂神不入其舍。
郁病焦虑症不寐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高某,59岁,胸闷憋气、坐卧不宁1年余,胸前区堵闷钝痛、背部放射痛,夜间尤重,心悸、气短、汗多,脘腹胀满隐痛、嗳气吞酸,焦虑多疑,易怒。舌暗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郁病,脏躁,证属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郁病脏躁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胸背腹部冷气走窜不适,头晕,腰酸软疼痛,夜寐一般,纳食喜热饮、欠馨,神疲乏力,夜尿频,大便调。舌淡黯红,苔薄白,脉弱。诊断为郁病,证属肾气阳亏虚,肝失条达,气血逆调,寒气内窜。舌象淡黯红,苔薄白,脉弱。二诊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三诊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缓。
郁病肾气阳亏肝失条达气血逆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夜寐易醒,醒后不能入睡,工作紧张,神疲乏力,情绪低落,偶有胸闷。舌质偏红,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郁病、失眠,证属气郁。
郁病失眠气郁
查看详情 →
张某,女,55岁。心情抑郁2个月。心情抑郁,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偶有头晕,后头部疼痛,胸闷,气短,饮食差。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郁病(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病程2个月。
郁病肝郁化火失眠心烦
查看详情 →
女,28岁,心烦急躁1个月余,伴头项及肢体颤动加重1d。郁病,气郁化火型。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热扰心神,火热灼津,阴虚动风。面色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数。心情烦躁、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失眠、健忘,头晕、心慌、呼吸急促、尿频、出汗多、口渴。
郁病气郁化火阴虚动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胸闷痛、心忡气短、头晕、心烦、抑郁、焦虑、夜寐不谧、纳差、口干苦、神疲。中医诊断为郁病,病机为肝失疏泄,气血痰湿瘀滞,心神受扰。舌象淡黯,苔黄腻,脉弦细。二诊及三诊舌象澹红,苔薄黄腻,脉弦细。病程未明确提及。
郁病肝失疏泄气血郁滞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两年。现病史显示入睡难、早醒、记忆力差、精神不集中、舌欲舔齿、耳鸣、胸闷、太息、气短身倦、口苦涩臭、胃脘痞满、嗳气纳呆、月经错后、少腹痛、两乳胀、口渴、大便干。舌尖偏红,苔白根微黄,脉弦细。中医诊断郁病,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郁病抑郁症肝郁气滞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失眠3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彻夜不眠,时轻时重。体征包括眠差、喜叹息、胃部不舒、嗳气。舌象齿痕,苔白。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郁病,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有关。
郁病失眠肝气不舒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心悸伴烦躁6月余,加重2周。现症包括心悸、头晕、胸闷气短、失眠多梦、胁肋脘腹胀满不舒、烦躁、易紧张、纳食不馨、肌肉游走性酸痛、偶有瞤动。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郁病,证属气滞热盛痰扰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致气机阻滞,气郁化热,热炼津成痰,痰气热互结。
郁病气滞热盛痰扰肝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恶闻杂音、脑鸣蝉叫、夜寐不安、胃纳不馨、脘腹饱胀。病程半年。中医病名郁病,证型气郁痰阻、血瘀化热。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思虑过度、肝脾气郁、脾失健运、水湿内聚、气滞血瘀、郁而化热。面色青黯,口唇暗红,舌质红暗,舌苔厚腻黄白相兼,脉细涩,左关脉细弦。
郁病气郁生痰郁而化热肝脾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精神恍惚不定,阵发性哭笑,坐立不安,食欲时好时差,口苦咽干。病程1年。中医病名郁病,证型心肺阴虚,心神失养。望诊舌红,苔薄稍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精神恍惚、哭笑无常。切诊脉细数。
郁病心肺阴虚心神失养精神恍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失眠、情绪抑郁6年余。病程自2004年2月起。主要症状为失眠,夜间仅能入睡1小时,眠浅易醒。现症见胸闷、气短、盗汗、语音低微、面部散在痤疮。舌体胖,质黯,苔薄,脉虚弦。中医诊断为不寐、郁病。辨证为血虚肝郁证。病因病机为情志郁结、思虑过度,肝气郁结,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郁病失眠症抑郁症血虚肝郁证
查看详情 →
女,已及笄,性躁多郁。初春曾患吐血,夏间发厥,伴呕吐不止、汗冷肢麻、气短、胸膈胀闷。郁病。情志不遂致气机阻闭,血气上逆,发为大厥。面色晦暗,舌质黯,脉细而涩,欲言而讷。
郁病气机阻闭血菀于上脉郁不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头痛、头晕、胸闷。病程1a。中医诊断郁病,证型为气郁日久,心脾耗伤。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数。病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耗伤心脾。
郁病气郁心脾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烘热汗出伴抑郁焦虑5个月。既往月经量少,停闭4个月。严重失眠,神疲乏力,紧张不安,心悸心烦,恐惧感。手足心热,夜间明显,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伴发郁病,证型为肝肾阴虚。病机为肾气虚衰,肾阴亏耗,心神失养,阴血不足,肝失所养。
郁病经断前后诸证肝肾阴虚心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