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9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大动脉炎,胸痛频发,头晕头痛,左上肢凉、麻、痛,舌质青暗有瘀斑,舌苔白滑,右脉弦紧,左手无脉,主动脉瓣区、心尖部Ⅲ°收缩期杂音,腹部血管杂音,血压右上肢24.0/9.3kPa,左上肢为0,胸透及摄片示主动脉延伸、增宽、钙化,左心室呈靴型,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偶发室性早搏、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胸痹(冠心病),眩晕(高血压病),脉痹(大动脉炎),病机为阳虚寒凝血滞。
阳虚寒凝血滞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大动脉炎
查看详情 →
姚某,37岁,男性。主诉周围神经炎病程一年多,初因外伤致右手中指疼痛麻痹,经久不愈。症状包括两脚板挤压感、脚心冰冷、奇痒、手足麻木冰冷,尤以下肢为甚,不知痛痒,饮食减少,体重下降。脉细弦而缓。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四诊信息未明确描述。中医病名为周围神经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细说明。
阳虚寒凝周围神经炎气血不足脚心冰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手指疼痛、肿胀、僵硬,持续近10年,近1月加剧,伴假面具面容,纳差,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肿胀、僵硬,皮纹消失,皮色暗,抚之冷感。中医诊断为阳虚寒凝,气滞血瘀,络脉闭阻。望诊见皮色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长,症状持续且加重。切诊未提及脉象。
阳虚寒凝系统性硬化症气滞血瘀络脉闭阻
查看详情 →
女,54岁,手指疼痛、肿胀、僵硬近10年,加剧1月,假面具面容,纳差,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肿胀、僵硬,皮纹消失,皮色暗,抚之冷感。系统性硬化症,阳虚寒凝,气滞血瘀,络脉闭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细。
阳虚寒凝系统性硬化症气滞血瘀络脉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面色虚浮,心悸胸闷,自汗,背部恶寒,肢冷半年余,近月余黎明常作心绞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数。证属阳虚寒凝,胸阳不振,血滞心脉,不通则痛。
心阳虚胸阳不振血滞心脉
查看详情 →
24岁,两膝漫肿2年,不红不热,按之软,痛不甚。寒湿气凝滞证,名鹤膝风。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病程长,寒湿凝滞,痹阻关节。
阳虚寒凝鹤膝风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不适,头晕乏力,病程11年,近3年症状加重,有昏厥病史。刻诊见心悸、胸闷、心前区闷痛,间或刺痛,头晕乏力,畏寒肢冷,面白无华,舌质澹黯,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舌下系带紫黯,脉沉迟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心痛,辨证为心肾阳虚证。
心肾阳虚心悸胸痹心痛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无明显症状,精力充沛,睡眠饮食二便正常。形体壮实,面色红活,神清气爽,情志平和,腰部无叩痛,舌正脉平。肾结石,左肾3个,最大0.74cm。辨证为肾阳虚寒凝,兼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肾中阳虚寒凝,结石不动兼气滞血瘀。
肾结石肾阳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27岁,背痛3天。受凉引起督脉、足太阳经筋病。督脉第3胸椎稍往右移位。受凉为病因,导致椎旁肌腱紧张度增高,引起胸3椎旁肌肉疼痛。舌象、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为4日前在沙发睡觉受凉,姿势不当。脉象未提及。
急性背痛督脉错位椎旁肌痛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10余年,局部有堵塞感,畏寒怕冷。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质中等,皮色如常,无压痛。舌质澹紫,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阳虚寒凝,痰瘀互结。
阳虚寒凝甲状腺肿大痰瘀互结舌质淡紫
查看详情 →
男,57岁,胸闷、气短间断发作15天,头晕,黑蒙,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胸痹,心肾阳虚,寒邪凝滞证。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缓。问诊见胸闷、气短、头晕、黑蒙、畏寒怕冷。切诊见脉缓。
胸痹心肾阳虚寒邪凝滞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胃脘隐痛数载,遇冷或情绪不佳时加重,伴胸闷、心前区压缩性疼痛,四肢欠温,背部怕冷。舌质瘀黯,苔薄白,脉细涩。阳虚寒凝,瘀血内阻。面色欠华,唇紫,脘部刺痛闷塞,食欲不振,胸闷气短。脉细涩。
胃痛胸痛阳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主诉发现糖尿病1个月。手足及双小腿麻木,足冷,足趾青黑色,双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劳累后加重,乏力,动则汗出,大便干,小便白浊。舌质澹,苔白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肾阳虚,寒湿阻络。
糖尿病脾肾阳虚寒湿阻络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胸闷痛1年,加重3天。胸闷痛阵发,向左肩背放散,持续3~5分钟,速效救心丸可缓解。畏寒,肢冷。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阴寒内盛,胸阳闭阻,心脉凝泣不通。望诊见舌紫暗,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畏寒肢冷,胸闷痛病程1年。切诊见脉细涩。
胸痹心阳不振瘀血阻络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月经停止4个月,精神差,全身乏力,腰背酸胀,小腹冷痛。舌澹苔白,脉沉迟。月经异常始于22岁,曾间断服用苦寒药物。病因属阳虚寒凝,胞脉受阻。
阳虚寒凝月经停止胞脉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左乳肿痛,病程40天。中医病名乳痈,证型阳虚寒凝。面色面白无华,舌胖嫩,苔薄白,脉沉细。左乳肿块质硬不坚,边界不清,不红不热,切口未愈,渗液清稀。患乳绵绵隐痛,多汗心慌,纳差乏力,畏寒怕冷。
阳虚寒凝乳痈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心绞痛发作频繁,痛向背部放射,感寒痛甚,胸闷,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沉迟。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寒邪壅盛,胸阳不振。病因病机: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抑遏阳气,血行瘀滞。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心绞痛,胸闷,喘息,短气。切诊:脉沉迟。
心绞痛寒邪壅盛胸阳不振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形寒厚衣,面色苍白,手足冷甚,脐以下小腹满胀,按之疼痛明显,小便清长,大便湿软。舌质澹,苔白,脉迟细。中医病名属小腹冷,证型为寒邪内盛,冷结膀胱关元,病机为阴寒之邪凝结于小腹,元阳不振。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手足冰凉,小腹发冷,小便清长,大便湿软。切诊见脉迟细。
阳虚寒凝形寒肢冷小腹冷痛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男性,56岁,食管癌术后化疗后1年,右侧锁骨上淋巴结增大3月。噎膈病,阳虚寒凝,寒痰结聚。舌质淡,齿痕,苔稍白,脉象细涩。右侧颈根部肿块,质地坚硬,固定不移,伴疼痛。
阳虚寒凝噎膈病寒痰结聚气血阻滞
查看详情 →
女,75岁。左侧胸壁、左上肢及手部灼热疼痛,伴成簇性丘疱疹。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蛇串疮。证型: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气虚血滞。病因病机:湿热毒邪蕴结,伤阴耗气,正气本虚。舌质紫黯,苔薄黄;脉沉涩。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食减少。舌质澹黯,苔薄白;脉细弱。体位:被动体位。面容:痛苦面容。检查:左侧胸壁及左上肢呈带状色素沉着斑,局部叩痛敏感。
蛇串疮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气虚血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