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血瘀+气滞血瘀+气滞+心悸

65岁男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伴加重1周。眩晕,心悸,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心肾两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眼底动脉硬化Ⅰ~Ⅱ°。
气滞血瘀眩晕心肾两虚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经行腹痛1年,经前乳胀,经行不畅,小腹冷痛喜温喜按,经少有血块,血色黯澹,神疲气短,精神不振,心悸胆怯,失眠纳差。舌质紫黯,苔薄白腻,脉弦细。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不舒,血行受阻,冲任不调,经血瘀阻胞宫。证属肝郁伤脾,瘀血阻宫。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证。
气滞血瘀血瘀阻宫痛经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女,37岁,头昏、心悸1年余。头昏、心烦胸闷、心悸、记忆力减退、嘴手心发麻、常打嗝、喜叹息、面部起褐斑。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郁证,肝郁气滞血瘀。
心悸肝郁气滞血瘀头昏心烦胸闷
查看详情 →
28岁 女性 形体消瘦 月经失调 年余 经期错后 色淡量少 有紫色小块 经前乳房作胀 腰膝酸软 头晕 心悸少寐 舌淡苔薄黄 脉沉细 舌苔薄腻 现届经期 肝肾亏虚 冲任血少 气滞血瘀 月经量少 色淡 脉沉细 舌淡苔薄黄 舌苔薄腻
心悸气滞血瘀形体消瘦月经失调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胸痛闷气,口渴喜饮,烦躁不安,心悸气短,头晕恶心,食欲缺乏,喜凉饮。面色通红,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气滞血瘀,湿热结聚。
气滞血瘀心悸湿热结聚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眩晕、心悸,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心神失养,兼脾虚湿停。体胖,两颧微红,心慌,眠差梦多,动则气短,腿肿,舌体胖,质暗红,中苔灰腻,脉结代来往不匀。
气滞血瘀心悸高血压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面部起斑半年。主症为两面颊黄褐斑面积扩大,颜色变深,急躁易怒,眠差多梦,月经量少,色暗红,血块多,大便干。舌质暗,舌边瘀点,舌苔黄薄略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黄褐斑,证属瘀血阻络,气机失调。望诊见舌质暗、舌边瘀点、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急躁易怒、眠差多梦、月经异常、大便干。切诊见脉沉细。
气滞血瘀黄褐斑经血不畅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伴眩晕、恶心、冷汗、大便失禁。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眩晕(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心悸(心肾两虚)。病程2年,血压偏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示窦性停搏,长间歇停搏。眼底动脉硬化I°~Ⅱ°,肝多发性囊肿,胆囊炎,脾大,肾孤立性囊肿。
气滞血瘀眩晕心肾两虚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失调年余,经期错后,色澹量少,间有紫色小块,每次带经仅两天,面色苍暗,形瘦神疲,经前乳房作胀,小腹坠痛,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纳谷不香。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沉细略弦。中医病名月经过少,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病机肝肾亏虚,冲任血少,不能下达胞宫,血虚兼瘀,气滞不疏。
气滞血瘀月经过少肝肾不足冲任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胀时痛2年,加重2个月。左胸憋闷,时有刺痛,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结3日一行,胃脘胀满,嗳气,心悸。舌质澹红,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腑气不通。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肝胆气郁化热,横逆乘土,腑气不通,纳化失常。
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心悸胸痹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痛1年余,夜间明显,刺痛,部位固定于巅顶。善太息,喜悲伤,两胁肋不舒,心悸,口干口苦,纳差,经前头痛加重,周期延长,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嘴唇发绀,舌质暗红有瘀斑,舌下静脉充盈迂曲,舌苔白,脉弦涩。头痛,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充盈迂曲,脉弦涩。
气滞血瘀头痛肝气郁结心肝郁火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心慌心悸,心前区及胸口隐约刺痛时作,胃纳欠佳,痰黏色白,脉细而有结代,苔薄白微腻,舌质淡暗有紫气。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痰湿阻滞、心脉闭阻。病因病机为痰湿阻滞,气机失于调畅,湿瘀互结,脉行涩滞,心脉闭阻。望诊见舌质淡暗有紫气,苔薄白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慌心悸、心前区刺痛、胃纳欠佳、痰黏色白。切诊见脉细而有结代。
气滞血瘀胸痹痰湿阻滞心脉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心悸不适反复发作5个月,加重1天。舌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黄厚腻,脉结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病因病机涉及痰瘀互结、肝肾亏虚。病程较长,伴头晕头痛、乏力、怕热、多汗、眠差、夜尿频。
心悸肝肾亏虚痰瘀互结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双下肢浮肿、周身憋胀疼痛。病程2年余。头晕头胀、胸胁苦满、心烦心悸、失眠健忘。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缓。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脾湿不化为标。肝木郁滞不畅,气血津液停滞,脾土被遏,水湿不运,终致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水湿不化。
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水湿不化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3岁,头晕痛15年余,胸闷痛、气短、心悸1年余。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心、肝、胆失调,痰瘀互结。
高血压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25年,近两个月加重,伴胸闷、憋气、双下肢浮肿、纳少、寐差、周身乏力、大便干燥。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长期心悸气短,病程25年。
心悸风心病心功能不全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王某,女,20岁。眼球突出两年余,甲亢两年,症见眼球胀突出,流泪,颈粗硬,右略大,心烦,时悸,口干,咽不利,鼻欠畅,晨起咯痰不畅,月经将至。舌淡红,苔薄黄,左脉弦数大。中医诊断瘿病,证属肝肺郁热,气滞痰凝。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气滞痰凝肝郁气滞甲亢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形体逐渐肥胖、眩晕耳鸣、步履不实、肢体重滞、手握不紧、心悸、咯吐白色稠粘痰、口干欲饮、月经延期或闭经、二便量少。病程五六载。中医病名为肥胖,证型为脾胃不健,水谷成痰,痰凝气滞血瘀。望诊见苔薄、质隐紫,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滑。
气滞血瘀心悸肥胖
查看详情 →
张某,40岁,男。主诉心悸心慌,阵发性心前区闷痛,病程约6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火上扰。望诊:舌质澹,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心悸、胸闷、乏力,口微苦。切诊:脉弦滑。
气滞血瘀心悸心阳不振痰火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诉为冠状动脉瘤样改变,病程9年。中医病名:温病、心痹,证型:外感风热,气滞血瘀。望诊:舌质红苔薄黄,舌质黯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偶有轻咳,纳食可,二便正常。切诊:脉缓。心脏彩超提示左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大,最大宽约10mm。病因病机:外感风热,瘀血阻脉,津液亏损。
气滞血瘀川崎病心痹外感风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