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2岁,男性。腹胀、纳少、体重减轻。慢性病容,精神疲乏,上腹部饱胀,偶有肝区隐痛,纳食减少,大便稍干,小便黄少。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瘀毒内结。
肝郁脾虚瘀毒内结肝胆湿热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阵发性胸闷伴心慌7天余。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善太息、夜眠多梦。面色㿠白,舌质暗红,舌体大有齿印,舌苔薄黄,脉弦滑。血压170/80mmHg,心电图侧壁T波改变。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眩晕,消渴。证属肝肾阴虚,郁热内阻型。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行不利,心失所养,肝郁内热,扰动心神。
胸痹心痛肝肾阴虚郁热内阻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男,37岁,周身窜痛及下肢痠痛近6年。着痹,病因病机为汗出当风、着寒湿之地,病位在下肢,证型属寒湿痹阻。面色红润,舌质澹红,光苔,脉弦而有力。下肢按痛,肌肉萎缩,夜间疼痛剧烈。
着痹风湿寒湿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晕倒、乏力、心悸、头晕眼花、耳鸣、倦怠、两足乏力、心悸、长太息、睡眠不佳、健忘、食欲不振、腹胀腹泻。面色苍白无华,唇甲眼睑澹白,精神萎靡,毛发不荣。舌质澹苔白润,脉细促而乏力。中医诊断为血虚气弱,心脾不调。
缺铁性贫血血虚气弱心脾不调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发热、头晕、恶心呕吐、胸中满闷不适,病程约10日。中医诊断为湿温,病机为湿邪内蕴,寒凉伤阳,冰伏气机。面色苍白,舌象白腻而滑,舌质边尖红绛,两脉沉濡略数。神志不清,身热不退,胸中满闷,大便溏稀。
湿温湿郁寒湿冰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阵发性胸中刺痛、憋闷、双臂酸困,病程自1969年春季起,1972年8月加重。中医病名为心肺两虚,证型为肾阳不足、心肺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气血不足。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闻诊无声音异常描述。问诊见气怯神衰、肢冷畏寒、全身困乏、心前区憋痛、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咳嗽痰多。切诊见脉缓弱而涩。血压90/60毫米汞柱,血清胆固醇488毫克%。心电图示陈旧性后壁心肌梗死,缺血型改变。
心肾阳虚气血不足胸中憋痛下肢酸困
查看详情 →
四十八岁,右肢麻木,春阳升风动时猝然口眼㖞斜,颧颊筋急,面色红赤光亮。厥阴肝风乘阳明之虚上犯头面。体肥,中阳素虚。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中风肝风上犯肝阳素虚筋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眩晕,头向两侧转动时加重,伴恶心呕吐。病程两年。中医病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病机为久卧冷湿之地,风寒上受,入侵太阳之经,经脉凝滞。望诊面色红润,舌正脉平。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眩晕、恶心呕吐及病史。切诊脉象平,血压正常。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寒侵袭经脉凝滞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1.5岁男童,睡中惊惕不安,有时突然啼叫,面色红活,大便干燥,小溲略黄,舌苔薄白,纹暗不明。痰热内盛,痘后阴虚木旺,痰盛风生,邪阻络脉。
痘后惊惕痰热内盛阴虚木旺风动惊惕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持续发热二个月,发热体温37.4~39℃,口腔黏膜、舌尖及前后二阴溃疡,阴囊胀痛溃烂有液体渗出,咽痛口干,大便燥结,小便如浓茶色。面色红赤,舌质红,舌尖溃烂,苔黄厚而腻,脉濡数。辨证为湿热郁结、邪毒不得宣泄之狐惑病。
持续发热口腔溃疡舌溃烂阴囊溃烂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癫痫发作频繁,病程较长,自2岁起因感冒高热诱发癫痫,长期服用西药未见好转。面色皖白,脉细而兼弦,病史中有严重腹泻史。舌象无异常,脉象缓和。中医诊断为慢惊风,病机属脾阳亏虚,因久痢伤脾,气血不荣。
癫痫脾阳虚盗汗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身材矮小,语言迟滞,听力低下,发育迟缓,体重偏低。面色黄瘦,头发枯黄稀少,皮肤干燥苍黄,舌质嫩红少津,苔微黄垢腻,脉细涩无力。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气血生化乏源,痰瘀阻滞,髓海空虚。
小儿侏儒症肾气不足痰瘀蔽窍脾虚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主诉腹痛不能食,食则痛甚,或呕,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瘀血阻隔中焦,病因病机为跌打内伤致血瘀中脘。望诊见右目胞肿大如鸡蛋,质硬色紫黯,额色晦黑,中下面色红润,唇红,舌淡红苔厚,左中脘偏左硬包块如拳大,右睾丸肿。闻诊声音痛楚滞涩。问诊提及发病前跌倒伤及左软肋,大便色紫黯。脉诊左浮数虚,沉取关无,尺弱涩;右洪大虚数,沉取尺极弱,关寸无。
恶性淋巴瘤血瘀阻隔中焦包块坚硬腹痛难食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舌系带处肿瘤6个月,舌伸屈不利,舌下肿瘤呈菜花状,表面刺状,压之出血,面色红紫黯晦,舌暗紫有青气,口中气腥臭,脉滑数。心脾蕴热,上炎于舌,热郁化毒腐肌生瘤。
舌乳头状瘤心脾蕴热热郁化毒
查看详情 →
新生儿,男性,出生时呈苍白窒息,胎次第1胎,母亲患中度妊娠中毒症。前囟门稍紧张,呼吸费力,唇周发绀,双上肢肌张力增强,伴小抽动,拥抱反射消失。西医诊断为缺氧及产伤所致颅内出血,中医辨证为产伤致惊。
颅内出血产伤致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慢性腹泻,每日4~5次,稀水样,伴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夜寐不安、啼哭无力。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泄泻、疳证(干疳),证型为脾肾阳衰,气阳亏耗。望诊见形体消瘦,毛发稀黄,肌肤干瘪,囟门未闭,乳牙未萌,舌澹苔少,指纹澹红止于气关。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生长发育迟缓,无法坐立言语。切诊未见具体脉象描述。
慢性腹泻干疳脾肾阳衰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为食入即吐,中脘气逆上冲,吐后始安,畏热喜冷,口干欲饮,大便干结。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属呕吐。证型为胃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上冲。舌象苔薄。脉象细弦。
胃神经官能症食入即吐中脘气逆口干欲饮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右腹隐痛,大便溏薄,完谷不化,每日4~5次。病程较长,既往诊断为局限性肠炎,肠道狭窄期。形体消瘦,神气疲惫,大便水泻,无脓血粘液而腥,右腹隐痛绵绵,上连胁肋,下至脐周,口干澹呕,纳差,稍食多则吐。舌黯红不华,苔薄黄滑,脉沉弱而涩。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
局限性肠炎脾肾两虚虚寒土败
查看详情 →
男,75岁,腹痛、腹泻、呕吐,病程较短。食滞肠胃,湿热蕴结肠中,热结旁流。面色红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腹胀痛,出气则舒,尿赤,口渴欲冷饮。
腹痛腹泻呕吐食滞肠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下肢皮肤青紫斑块,血小板减少,体胖浮肿,神疲乏力,懒言气短,面色皖白,面颊虚浮,头晕眼花,食欲不振,鼻衄。舌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不摄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肾两虚气不摄血体胖浮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