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3岁,男性。主诉全身关节疼痛,腹泻反复发作5年,加重2年。现症见全身多关节僵痛,双膝踝肿胀,局部畏寒,腰膝酸软无力,双腕膝髋功能受限,伴眠差,乏力神疲,便溏,面色澹黯,自汗。体检见被动体位,双腿“4字”实验(+),双膝肿Ⅱ级,口唇紫黯。脉弦细,舌澹晦黯,苔薄白腻。实验室检查ESR 106mm/h。中医诊断肾痹(炎症性肠病型关节病,急性期)。证属脾肾亏虚,湿瘀闭阻。
关节痛腹泻脾肾亏虚湿瘀闭阻
查看详情 →
六十余岁,唇欠目札,手搐身摇,面色红白不时,遍身热火攻刺,心中昏闷,四肢浮肿硬坚,六脉俱数八至,肝、肾二脉洪大而虚,舌象未提及,脉象数、沉滑实、洪大而虚,风火摇动,阴虚阳亢,热胜则肿,风胜则动。
阴虚阳亢风火扰动四肢浮肿唇欠目札
查看详情 →
候某,女,27岁。妊娠40天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眩晕、胸闷、恶闻食味、纳呆、面色晄白、畏寒怕冷、少气懒言。舌淡白腻,脉沉细。辨证为脾胃虚寒,气血两虚。二诊后症状减轻,食欲稍增,舌淡白、苔白,脉沉缓。三诊时有力,无恶心,呕吐偶发,食欲基本正常,面色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四诊时食欲正常,面色红润,呕吐偶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妊娠恶阻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舌淡白腻
查看详情 →
女,38岁,头昏、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月经量多3年。面色无华,精神萎软,头昏乏力,心悸气短,皮肤瘀点色暗不鲜,舌淡,苔薄,脉细弱。证属气血亏虚、脾不统血。
再生低下性贫血气血亏虚脾不统血头昏乏力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幻听幻觉3天。现病史见看见人跟踪、听见议论、注意力不集中、夜寐梦多、口干口苦。体征见舌质红、苔黄、脉弦。中医诊断脏躁,辨证肝郁气滞。望诊见舌质红、苔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理压力大、家族精神病史;切诊见脉弦。
脏躁肝郁气滞情志失调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0.6厘米×0.8厘米大,呈方形。结石不移动,自觉无痛苦,小便正常。体质壮实,面色红润,舌正脉平。中医辨证为石淋,气滞血瘀。舌正脉平,无明显异常体征。
石淋气滞血瘀体重减轻乏力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右肋下隐痛不适,口干而苦,小便色黄,病程较长。面色苍白,神气委顿,右肋下可扪及质硬肿块,压痛,推之不移。舌中根微黄腻,脉弦滑。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久蕴,血络瘀滞。
原发性肝癌脾胃虚弱湿浊久蕴血络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下腹部胀痛有下坠感,怕冷,小腹冷得热则舒,下腰部酸痛,经行前后乳房胀痛,月经后推3~5天,经量少呈紫色血块,清稀白带,劳累后加重,胸闷,失眠多梦,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两边有瘀点,舌苔白薄,脉沉细。下腹部耻骨上两侧压痛,左侧明显,腰骶关节及骶骨两侧压痛。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寒凝气滞。病因为体质虚弱、性生活不洁、受寒侵袭。病机为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盆腔组织粘连、充血水肿。
慢性盆腔炎寒凝气滞月经不调经血紫块
查看详情 →
女,52岁,月经量多不止,贫血,血红蛋白82g/L,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尾闾骨部酸痛,痛则出血,活动后加重,阵心烦发热,口干苦不欲食,舌苔白干,脉浮大,按之空豁。肾阴亏耗,肝火上燔,营血不得潜藏。面色萎黄,舌苔白干,脉浮大,按之空豁。
月经过多肾阴虚肝火旺营血亏耗
查看详情 →
女,20岁,双眼睑下垂2个月余,晨轻夕重,劳累及风吹后加剧,伴斜视与复视。面色苍白,恶风寒,腹微痛,便溏,纳少,神疲少气,舌苔白腻,脉细弱。症属脾阳不足,中气下陷。
重症肌无力脾阳不足中气下陷便溏
查看详情 →
女,51岁,胸闷痛,心悸易惊,头晕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不振,舌质暗淡而小,苔薄白,脉沉细偶有结,伴失眠纳少。证属心营亏虚,神失所养。
面色红润冠心病心营亏虚神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左半身怕冷、麻木不适30余年。产后受凉后发病,伴有腰膝酸困、乏力、口干喜热饮、易口腔溃疡。面色黄白,舌淡苔白,脉沉。诊断为风湿顽痹,病因为产后血脉空虚感受风寒湿三邪,痹阻筋骨。复诊时舌红苔薄黄,脉沉,后转为舌红苔薄,脉弦,尺弱。
风湿顽痹肾阳虚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左侧肢体抽搐、短暂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口眼歪斜、左下肢跛行、左手抽搐及抬举受限。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中气虚弱、痰瘀互结、清阳受扰、络脉痹阻。舌象表现为脉细软、苔薄滑腻、舌质澹红、舌体胖。舌象提示痰湿内蕴,气血不足。脉象细软,提示正气亏虚。病程较长,涉及脑部占位性病变及左肺癌颅内转移。
中风偏枯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络脉痹阻
查看详情 →
7岁男性,神志深度昏迷,面色紫暗,呼吸时粗时细,两瞳孔一大一小,小腹胀满如球,尿闭。跌伤后瘀血阻遏清空,神明锢闭不用。舌色不能观,脉细速而涩。头顶伤口包扎,口唇、面皮有散在擦伤重痕,上腹部凹陷。
重度脑震荡瘀血阻遏神明锢闭尿闭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泄泻一年,每日十余次,溏泻不消化样便,肠鸣重,不欲饮食,食欲乏味,时有恶心,体质消瘦,体重51kg,倦怠乏力。中医诊断脾虚,清阳下陷,胃阴亏耗。望诊见舌红转润,舌润苔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食欲差,食后胃脘不适,食生冷油腻加重。切诊见脉象稍有力,后转滑有力。
泄泻脾虚清阳下陷胃阴亏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为自幼肥胖,喜食肥甘,体重明显高于同龄儿童。病程较长,SGPT持续升高,B超示肝脏实质弥漫性损害,诊断为脂肪肝。体形肥胖,面色红白,多汗少动。舌澹红、苔薄白。脉弦滑。诊断为肥胖症、肝胀。辨证为气虚湿盛,肝气不利。
脂肪肝肥胖症气虚湿盛肝气不利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主诉头昏1个月,形体偏胖,面色潮红,舌偏红,苔薄,脉弦,血压160/95mmHg,总胆固醇增高。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中医病名属高血压病,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素亏,肝阳上亢。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潮红、舌偏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头昏,切诊脉弦。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2岁,主诉大便排出不畅10年,加重1年。大便干结如羊粪,5~7天一行,排出费力,头昏,乏力,纳呆,月经量少色淡延期,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便秘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失调,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形瘦神疲,腹大。面色欠荣,唇口作干,舌光无苔,指纹色澹,腹部有挺指感。证属脾疳,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不足。
脾虚疳证便溏形瘦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患者,主诉饭后绕脐腹痛,大便后缓解,嗜食煤渣、泥土,面色萎黄,饮食少思,疲乏消瘦,唇内有小白点,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内有虫积。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嗜食异物,饮食异常。切诊见脉沉迟。
虫积腹痛脾胃虚弱饮食异常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