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气短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肝区痛,伴恶寒、发热、食欲不振。病程四个月。中医病名肝痈,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肝区痛、恶寒、发热、食欲不振、食纳好转、活动时肝区痛、大便不畅、腹中胀气、口干、气短乏力。切诊未提及。
食欲不振气短肝痈肝区痛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胸闷心慌1年半,伴头晕乏力,气短似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每日2~3次。舌澹不润,苔白厚粗松,中心剥脱,脉律不齐、叁伍不调。气阳不足、阴血亏虚之心悸,阴阳俱虚,气虚下陷。
气短食欲不振慢性心肌炎气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为产后大出血后出现头发、阴毛、腋毛脱落,性欲降低,头晕,心慌,气短,食欲不振,夜眠多梦,神疲倦怠,闭经。舌质澹,苔薄白,脉细缓。诊断为席汉综合征。
气短食欲不振席汉综合征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0岁。主诉喘咳气短胸憋闷,痰白黏稠不易咯出,时带少量血。病程长。中医病名喘证,痞满发热。病因病机为肺脾两虚,痰瘀互结。舌暗红,苔薄白而干。脉虚数。两肺听诊有散在干湿啰音。
气短喘证肺纤维化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活动后胸痛、气短2周,伴胸闷、烦躁易怒、胃胀恶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反酸、睡眠欠佳。舌质澹,苔白,脉沉细。痰浊阻肺,肺气不宣,中虚气滞。面色正常,舌象澹白,脉沉细。
气短血小板减少症痰浊阻肺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男,67岁,心悸、气短、胸憋、喘促2年余,加重1个月。喘证,心肺气虚,血瘀水停。面色浮肿,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双肺底湿性罗音,肝脏肿大伴压痛,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脉象未提及。
气短食欲不振喘证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经潮身肿,经后渐消,病程年余。月经先期量多,带经日长,色暗红无块,带多无臭,经前腰酸腹胀。刻诊肢面浮肿,下肢按之陷而不起,恶寒无汗,头疼身痛,食欲不振,溲勤稍黄。面色晦暗,舌象未明,脉沉弱,舌心光剥。脾阳不振,寒湿凝滞,兼感风邪。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外感风邪,气血运行不畅,水湿泛溢肌肤。
气短经行浮肿脾阳不振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腹泻伴胸脘疼痛半年余。病程半年,饮食生冷诱发,水样便,日行7~8次,后渐见下坠、白色黏液便,胸脘痛,纳差,消瘦,乏力气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黯,苔白腻,脉弦细沉。结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大便白细胞(+++),红细胞(++)。辨证为肝脾肾功能失调,肝经郁热,乘伐脾土,水寒土湿,运化不及,清阳下陷。中医诊断为泄泻。
气短泄泻肝经郁热脾湿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腹泻伴胸脘部疼痛半年余,现症见水样便、腹痛下坠、纳差、消瘦、乏力气短。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细沉。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肝脾肾功能失调,病因病机为肝经郁热,脾湿肾寒。舌象见舌质暗、苔白腻或黄厚腻,脉象弦细或弦细数。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细沉。
气短泄泻脾虚肾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心慌、胸闷2年余,伴阵发口干、气短、胸痛,乏力、腹胀、胃脘不适。西医诊断为心肌缺血(红血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血热、血瘀、心络不通。舌质紫黯,苔黄厚腻,脉细数而涩。口唇紫黯,眼球充血稍突出,钩状指阳性。红细胞7.24×10¹²/L,Hb22.2g/L。
气短红血病血热血瘀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7岁。胸闷气短、心悸伴双下肢水肿10个月余。胸闷,胸部憋满而喘,气短,心悸,喜太息,头蒙不清,早晨尤重,时有咳嗽,不能平卧,精神萎靡,下肢水肿,大便稀软。面目虚浮,精神不振,语声较低,双下肢水肿。舌澹黯,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心肺脾虚,心脉瘀阻证。
气短心肺脾虚心脉瘀阻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心悸、气短27年,稍动即甚,脘痛胁胀,溲少肢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步履维艰。舌黯澹少苔,脉虚细结代。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水气不化。主症包括心悸、气短、肢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病程27年。舌象黯澹少苔,脉虚细结代。
气短心悸肢肿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女性。主诉包括咳嗽较剧、痰多黄稠或白黏痰中夹有血丝、右侧胸痛、气短乏力、口干苦。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肺系疾病,证型为痰热阻肺、瘀毒内结、痰热未清、肺失肃降、热伤血络、脾肺两虚、气阴不足、风热外感、正气不足。病因病机涉及痰热、瘀毒、肺失肃降、热伤血络、脾肺两虚、气阴不足、风热外感。望诊见舌质偏红,苔薄黄腻或薄白。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包括咳嗽、痰血、胸痛、气短、口干苦、大便溏、脘腹饱胀、食欲不振、感冒发热、咽痛、尿黄灼热等。切诊见脉细弦滑或细。
气短咳嗽痰热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20日。现症包括心悸怔忡、心中烦闷、脐腹灼胀、气上冲咽、咯吐白黏涎、口中黏、少气懒言、头沉、精神疲惫、闭目不欲睁、全身战栗、食欲不振、失眠、大便溏泄。舌暗澹有齿痕,苔黄白厚。脉微欲绝,心率130次/分。中医病名奔豚,证型心阳暴损,气液两伤。病因病机为误服下药致泄泻,中气虚陷,气液暴损,心阳衰败,阴气冲逆。
气短心力衰竭心阳暴损气液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咳嗽、气紧、胸闷半年余。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闷不适,气紧,不能平卧,口渴喜热饮,四肢不温,背心冷。得温则咳嗽缓解。舌苔白滑,脉弦滑。诊断为寒痰蓄肺,肺气失宣。
食欲不振气短支气管炎寒痰蓄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头晕、气短、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舌澹、苔白。中医诊断为脾虚。病程未明确。
气短脾虚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程较长。原发性肝癌,气短、腰酸、便溏。脉弦,舌澹红苔白。肝功能ALT中度增高。复诊后腹胀便溏好转,食欲增加,乏力减轻。脉缓,舌红苔白。肝功能检查正常,精神、行动如常人。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肝脏CT,占位性病变稳定。
气短原发性肝癌肝阳上亢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患者,主诉咳嗽、气短,咳时牵引胸胁疼痛,左侧明显,卧位偏向左侧,活动后气短喘。舌苔薄浅黄,脉沉细数。咳嗽、胸胁痛、气短、咳唾引痛,口干不欲多饮,只能向一侧卧。中医诊断为悬饮,病机为胸肺气机不畅,水饮停积于胸胁。舌象薄浅黄,脉象沉细数。
气短悬饮肺气机不畅水饮停积
查看详情 →
女,56岁,胸闷、胸痛、憋气,活动后加重,病程8年,伴气短乏力、食欲不振、精神疲惫、睡眠多梦、眩晕。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心率86次/分,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第二心音亢进,第四心音,血压150/98mmHg,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虚血瘀。
气短食欲不振冠心病高血压病
查看详情 →
男,32岁;乏力倦怠,喘息气短,咯吐黏涎,食欲不振,上肢及颈部肿胀,消瘦;病程1个月余;悬饮;水饮停聚胸胁,正气已虚;舌淡红齿痕重、苔白稍有剥脱;脉沉;舌淡苔白;舌胖质嫩、苔水滑
气短食欲不振前纵膈肿瘤水饮停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