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女性,主诉大便秘结数月,大便状如羊屎,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饮食如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便秘,证属气血虚弱,肠道失润。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舌淡苔中心黄白,脉沉细。
大便秘结气血虚弱肠道失润脘腹痞闷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胃脘胀痛反复发作,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胃脘嘈杂,嗳气泛酸,隐痛或闷胀,得按则舒,大便不成形,苔黄根腻,脉小弦,胃酸偏高。肝有郁热,胃蕴痰湿。面色萎黄,舌苔黄根腻,脉小弦。
萎缩性胃炎肝郁化热胃蕴痰湿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耳鸣,病程较长。舌象未提及,脉象寸脉弦,心火较盛,左右关脉盛。中医病名为耳鸣,证型包括肝肾两虚、心肝两脏失调。病因病机涉及心火亢盛、肝气郁结、肝肾阴虚。
耳鸣心火盛肝气郁结肝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反复头痛迁延30年,多于经期前或疲劳、情绪不佳时发作,伴头晕、恶心呕吐。脉细数,舌紫苔薄,面色赭红,巩膜瘀红血丝。诊断为瘀血头痛,证属瘀血阻络,气血不畅。病程长,头痛部位不固定,右侧多见,伴便秘、颈椎骨质增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慢性胃炎。
瘀血头痛肝阳上亢风邪上扰血虚生风
查看详情 →
刘某,女,70岁。上腹部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体重下降15kg。胃角3.5cm×3cm深凹陷溃疡,底部覆污秽苔及血痂,周围黏膜环堤样隆起,质地硬。病理示胃黏膜慢性炎症伴急性炎症反应及坏死,部分腺体肠化局灶腺体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医病名:胃角巨大溃疡。证型: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痰浊上扰。舌质暗红,苔黄微腻,脉弦滑;后转为舌质暗,苔白腻,脉弦;再转为舌质澹紫,苔薄白,脉滑;最终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滑。面色萎黄,舌象变化明显,脉象弦滑至滑。
胃角溃疡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痰浊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左半身不遂,左足指挛曲,左半身厥冷,头胀痛,肢体酸软,左足更弱。舌苔白,脉弦大不敛,左部更甚。中医诊断为风阳入络,中挟痰浊,因素体血虚。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存在,伴有易嗔易惊,畏寒,少寐,溲澄白,腰酸,手足指强挛。
血痢风阳入络痰浊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全身皮肤干燥,两目干涩无泪,视物模糊,口咽鼻腔烘热干燥,饮食需水助方能下咽,全身乏力,关节挛痛,恶冷畏风,心烦易急,两胁隐痛,大便干结,3~4日1行,溲清略频。舌暗红龟裂、少津无苔,脉弦细稍数。中医辨证为肝脾阴血亏耗,虚火内蕴,阴损及阳,阳虚气弱。
干燥综合征肝脾阴虚阴血亏耗虚火内蕴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上腹痞胀不适,时有隐痛,畏寒肢冷,午后低热,大便溏泄,神倦乏力,食欲不振,夜寐欠佳,面部色素沉着,舌质暗红,舌苔薄腻黄白相兼,脉小弦而数,上腹轻压痛,腹平软,肝肋下未及。湿热内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象暗红,苔薄腻黄白相兼,脉小弦而数。
胰腺癌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阵发心悸1年,近1个月房颤频繁发作,每周2天,每天1~2次。心悸伴气短、乏力、胸闷、心烦、眠差、口干欲饮、便欠畅。血压130/85mmHg,心率62次/分,律不齐,早搏10次/分。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顺应性降低。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气阴血亏虚,血脉瘀阻,瘀久化热。舌质暗中裂,苔薄黄,脉结脉与涩数脉交替出现。
心悸心气阴血亏虚血脉瘀阻瘀久化热
查看详情 →
男,53岁。肝区疼痛,肢软无力1年,复发加重3月。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肝区胀痛,四肢乏力,纳食减退,口干口苦,小便色黄,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臌胀,证型:肝脾血瘀,病因:饮食不洁,感受疫毒,复加劳累,正虚邪入,湿热毒遏,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气滞血瘀。
乙肝后肝硬化肝脾血瘀湿热毒遏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头晕、腰困,伴月经量多,病程半年余。头晕、腰困、月经量多、胃胀恶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反酸、睡眠欠佳、带下量多。舌澹,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湿浊中阻,冲任不固。
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不足脾肾两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白、球蛋白倒置,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肛门坠胀,大便夹黏胨,舌质偏紫,舌苔糙白灰腻,脉弦细而数。湿淤气滞,肝脾两伤,湿浊留恋肠腑。舌质偏紫,舌苔糙白灰腻,脉弦细而数。肝区隐痛,苔薄白,舌心灰腻渐化,脉濡细,肝脾肿大不消,胁下隐痛,脉弦细,舌澹红,舌前嫩白,舌根黄腻,脉濡细。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病史,肝大,腰酸,足跟痛,睡眠有进步。肝病及脾,脾运不健,肝失条达,健运不力。
肝硬化复合性溃疡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女,49岁,频发嗳气1年余。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胃失合降。
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胃气上逆便干
查看详情 →
女,22岁。颈部肿大两年余,伴神疲乏力、困倦嗜睡、脱发、怕冷、自汗、手足发凉、月经量少色澹。舌澹,尖红,舌体瘦小,苔黄白面大,脉沉细弱。甲状腺彩超示双侧肿大,血流丰富。中医诊断瘿瘤,证属肾阳不足,痰凝气滞。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阳不足痰凝气滞
查看详情 →
女,68岁,慢性胃炎病史多年,胃脘作胀疼痛,引及两胁,嗳气、矢气则舒。胃痛,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舌澹红苔薄,脉细弦。舌黯有紫气,苔薄白腻,脉细。
慢性胃炎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主诉胃癌术后中脘、少腹作胀、隐痛20余日。中医病名内科癌病,证型胃阴耗伤,脾气亏虚,瘀热内蕴,气机不畅。望诊舌质光红,闻诊无特殊,问诊有乏力、纳差、口苦、自汗盗汗、口干引饮、喜饮凉水、怕热、低热、大便不成形、夜尿频多,切诊脉象未提。
胃癌术后胃阴虚脾气虚瘀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腰骶疼痛12年,病程长,疼痛持续,夜间加重,遇寒湿劳作加剧,伴全身乏力、自汗懒言。腰骶及双髋部疼痛僵硬,影响活动与睡眠。胸腰段嵴柱强直,驼背,行走如鸭步。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家族史中有类似病史。中医诊断为肾痹(强直性脊柱炎),证属禀赋不足,督虚邪侵,闭阻督脉。
肾痹肾督亏虚督脉闭阻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胸骨后疼痛伴有咽部不适3个月。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反流性食管炎。证型湿热内蕴,胃失和降。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咽部不适、咳嗽、大便干。舌象澹红,苔薄黄,脉弦。
胃食管反流湿热内蕴胃失和降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少腹憋涨,小便有时不利1年多。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诊断为肝气瘀滞,气机不畅。证属肝气瘀滞,气机不畅。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小腹胀、尿不净感、尿有余沥。阴囊潮湿、大便黏不爽。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
肝气瘀滞气机不畅阴囊潮湿大便黏滞
查看详情 →
女,65岁,心悸,胸闷憋气,气短,胃脘堵,口干眼干,四肢乏力,大便干,病程10年,心悸,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流不畅,阴寒类,心气阴虚,血脉瘀阻,瘀郁化热,阳热类,面色正常,舌质红暗苔净,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脉结脉,脉有间歇,心率慢,早搏,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早。
心悸心气阴虚心脉瘀阻瘀郁化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