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男,63岁。主诉语言蹇涩、含混不清、口中多涎、头部眩晕、沉重、白天昏昏欲睡、右臂麻木、四肢乏力。病程半月。中医病名中风病中脏之证初发。证型为血脉瘀滞、痰瘀互结、风痰入络。舌质暗红,苔白微腻。脉弦滑。既往有脑梗病史、心脏支架术及高血压病史。
高血压中风病中脏血脉瘀滞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六十七岁女性,突发晕厥,血压及脉搏消失,呼吸弱,心音弱。西医抢救后意识恢复,但血压持续低至70/50毫米汞柱,处于休克状态。元阳暴脱证,肾精亏虚,髓海空虚,心阳衰微,气不归元,脉微细沉伏,四肢厥逆,唇口青紫,心烦面赤。舌象未提,脉象微细沉伏。
高血压元阳暴脱肾阳虚髓海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腰痛伴活动障碍3天。腰背部疼痛明显,活动不利。苔薄白、质澹绛,脉沉弦涩。骨质疏松,第12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第1腰椎陈旧性压缩骨折。中医诊断为骨折、骨痹。辨证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督脉受损,腑气不通。
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督脉受损
查看详情 →
男,37岁,头晕胀痛,心悸,动则气喘,全舌发麻,咽喉干燥,渴喜冷饮,睡眠少,多梦,舌心有紫蓝斑点,舌根苔深黄,脉弦细数。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属实证,外感内伤或情志不遂致肝阳上亢,风火相搏。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舌心紫蓝舌根深黄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四年,左足第四、五趾坏死二月。高血压病程四年,左足趾坏死二月,伴有阵发性剧烈疼痛、四肢厥冷、心慌心悸。血压180/120毫米汞柱,全身浮肿,左足第四、五趾干性坏死,足面发凉,周围红色浸润。中医证型为气虚血滞,瘀阻络脉,不通则痛,热胜肉腐。舌象澹而胖,苔薄腻,脉象虚大。
高血压气虚血滞瘀阻络脉不通则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10年余,加重1天伴左侧肢体麻木。高血压病史15年。现症见头晕头痛、左侧肢体麻木、活动尚可、时有肢体颤抖、心烦口干、耳鸣、夜寐多梦。头颅CT提示脑梗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之风阳上扰证。舌质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扰清窍、阴虚生内热、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中风中经络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风扰清窍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发作性胸背疼痛、胸闷心慌1月余,伴眩晕。胸背疼痛,胸闷心慌,头晕,睡眠欠佳,大便偏干。面色稍暗红,舌质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象沉细无力。胸痹心痛,眩晕。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心脾损伤,气血乏源,血行迟滞,心脉不畅,气机紊乱,寒凝血脉,心脉瘀阻。
胸痹心痛眩晕心脾虚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头晕、头胀痛、血压高4~6年,胸闷气短半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经风热,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风热内扰。望诊见苔薄黄,切诊见脉弦。问诊见头热、沉重、头皮麻痒、心烦易怒、胸闷、肢麻、溲黄。闻诊未提及,治则未提取。
高血压肝火上炎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女,47岁,头痛、头晕持续2年,伴易怒、劳累生气后加重,恶心、失眠、口苦、不思食。面色愁容,舌质红、苔黄,脉弦。血压波动于150~170/100~110mmHg。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
高血压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男,44岁,倦怠乏力1月,腰酸痛,口干,头晕,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紫,苔白,脉沉细,血压145/90mmHg,中医诊断虚劳,脾肾两虚,浊毒瘀血,病程1月。
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浊毒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头晕间断发作10年余,伴心前区憋痛、肩背疼痛,眠差,食后腹胀。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症见头晕且胀,耳鸣,遇劳、恼怒加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性情急躁,血压升高,心电图ST段压低。
高血压肝阳上亢心脉痹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左侧面部疼痛2年,痛甚时抽动,进食、刷牙诱发。舌红,苔薄白,脉浮弦。中医诊断面痛,证型风毒上扰,瘀血阻络。既往有肝硬化及肾性高血压病史。
面痛风毒上扰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史10年,近年出现头晕、头胀、视力减退、烘热、出汗。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眩晕,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内蕴肝热,兼有湿热之象。
高血压肝阳上亢湿热
查看详情 →
男性,40岁。精神疲乏,食欲减退12天,眼黄7天。身目俱黄,舌干口苦,大便秘结,上腹闷胀,恶心厌油。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上肝区压痛。脉弦结。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舌干,苔黄,脉弦结。
黄疸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邪未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双足跟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余、加重1周。中医诊断痹证,肝肾亏虚。主症为双足跟疼痛,病程较长。专科检查示跟下脂肪垫压痛阳性,叩击痛阴性。X线示双跟骨骨刺。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跟痛症肝肾亏虚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生
查看详情 →
84岁男性患者,发热、气喘、乏力,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疫病(疫毒闭肺),舌红苔黄腻,脉滑。发热、气喘、SpO2偏低,舌红苔黄,脉滑。气喘、胸闷痞满、精神饮食欠佳,舌红苔黄微腻,脉滑。热退后仍气喘,SpO2稳定,舌红苔黄,脉细数。气喘缓解但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干,舌红少苔,脉细。
疫毒闭肺肺热壅盛气阴两虚肺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右眼病毒性角膜炎、视物模糊、眼胀头昏、神情忧郁、烦躁、失眠心烦、胸胁闷胀、纳食不佳。中医诊断为聚星障,证型为肝郁脾虚、气血失和。望诊见抱轮黯红、自睛赤脉纵横、黑睛翳面尚洁。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眼症及情绪症状。切诊未提及。病程未明确记载。
病毒性角膜炎肝郁脾虚气血失和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男,64岁,突发鼻血不止,血色鲜红,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口渴引饮,大便四日未解,舌红苔黄,六脉实数,血压210/110毫米汞柱。证属火热亢盛,迫血妄行。
鼻衄火热亢盛脉弦数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主诉反复口干10余年,时伴浮肿3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包括口干多饮、眼睑浮肿、畏寒、动则汗出、头晕、腰冷酸痛、乏力、夜尿频、夜寐不安。舌质淡暗,苔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消渴,辨证为脾肾阳虚,瘀水内停证。病程长,涉及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消渴脾肾阳虚气阴不足瘀水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右眼视力0.3,不能矫正,眼底视盘红,颞下、鼻下主干静脉充盈迂曲,伴线状、火焰状、斑状出血,黄斑区澹黄色硬性渗出,组织轻度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细,偶有结代。中医诊断为痰热上壅证。
视瞻昏淼痰热上壅肝阳上亢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