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0岁,女性。主诉4年未孕,月经周期正常,色黯红,量一般,经行腰及少腹胀疼,带下量多,色白黄,伴阴痒。舌质淡,脉虚弦,苔薄白。中医诊断湿瘀带下,辨证湿郁下焦,胞脉不畅。
不孕症湿瘀胞脉肝肾不足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主诉昏睡不醒,呼吸急迫,舌质赤而干,苔黄焦黑,脉伏不见,目红,瞳孔对光无反应。中医诊断中藏重症,病机为心肝风火亢盛,气血上奔,清窍闭塞,络脉不通。望诊见舌质赤而干,苔黄焦黑,目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见脉伏不见。
高血压脑病肝风内动肝肾阴虚痰热瘀阻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颈部瘦瘤肿胀1年余,心悸手抖,烦躁易怒,食多消瘦。颈部瘦瘤可及,质地韧,随吞咽活动,面色少华,舌质红,舌苔少,脉细弦数。中医诊断为攫瘤,证属气阴不足,痰邪内阻。
甲状腺肿大气阴不足痰邪内阻心悸烦躁
查看详情 →
女,12岁,月经初潮,经行量多,色红,淋漓不净,病程15天。崩漏,肾气未充,冲任未全。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数。面色苍白,脉细数,舌边尖红,脉细缓。
崩漏肾气未充冲任不固肝气易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头痛、心悸怔忡,病程5年。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精血衰耗,液枯生风。望诊见舌绛苔薄,舌偏向右;舌色绛润,苔黄糙或花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胸闷、神志昏懵、左半身不能动弹、口眼㖞斜、语言不清、头昏痛、面赤阳越、口干苦、小便频数。切诊见左脉劲大,右部细数或弦,有结代。
高血压肝风内动肝肾阴虚阴液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右胸疼痛、低热、头昏、纳呆食少、口干欲饮。中医病名为支气管肺癌,证型为气阴两虚、痰毒结块。舌质红,苔薄,脉弦细而数。舌尖红,舌苔薄黄,脉弦。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毒结聚。
支气管肺癌气阴两虚痰毒结块
查看详情 →
患者为初中学生,男性,因暑湿之邪侵袭,出现鼻出血、口腔出血,体温39.8°C,面色无华,血红蛋白50g/L。中医诊断为鼻衄,病因为暑湿蕴遏肺胃,伤及鼻膜,症见形寒身热,无汗,烦躁,舌质淡,苔薄腻,脉弦数。病机为血去阴伤,暑邪内伏,血热妄行。舌象淡,苔薄腻,脉弦数。
鼻衄暑湿郁肺血热妄行脉弦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反复口腔、会阴溃疡7年,伴腹痛、腹泻、鼻衄、咯血、大便带血,身体疲乏,心悸心慌,午后潮热,多汗口渴,食欲减退,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舌质较红,脉沉细而数。中医病名白塞综合征,证型气阴两虚,蕴湿滞络。病因病机为脾肾阴虚,湿热郁阻经脉。体格检查见两眼结膜充血,咽红,双侧扁桃体中度肿大,左下腹轻压痛,会阴部溃疡。辅助检查示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潜血阴性。
白塞综合征气阴两虚湿热郁阻经络不通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主诉腹胀、恶心、嗳气,病程自1956年上半年起,持续约一年。中医诊断为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体弱。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腹胀、恶心、嗳气、腹痛。切诊未提及。
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发热、咳嗽9天,但热不寒,痰液黄稠,左胁肋刺痛,精神萎顿,白细胞总数升高,胸透示左下肺不规则模糊阴影,舌苔薄黄腻,脉滑数弦。风温外受,邪热恋肺,失于清肃,灼液为痰。
风温外受邪热恋肺肺热咳喘痰黄稠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甲亢、糖尿病病史3年,经治疗时好时坏。舌红苔厚,中有裂纹。脉细数。辨证肾水不足,木火共煎,关尺弱,寸浮,夜尿较多。脉象两脉细数,夜尿2次。右关弦大。左脉细弦,尿糖阴性。舌尖赤,苔薄白脉稍盛。舌上苔略褐。舌苔薄略黄。
甲亢糖尿病肾水不足木火共煎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腰府酸痛,尿道灼热,乳白色分泌物滴出,尿色黄赤或混浊,全身关节酸疼。病程长达7年。中医病名为腰痛、淋浊。证型为肾虚夹湿,脉络失和。望诊见舌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腰府酸痛、尿道灼热、乳白色分泌物、尿色黄赤或混浊、关节酸疼、自汗、少眠。切诊脉象细弦。
慢性前列腺炎肾虚夹湿湿热下注淋浊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年来每于冬季鼻衄齿衄,今春加重,伴齿浮龈肿、凛寒烘热。脉弦细芤迟,舌微干而腻。面目浮肿,全身紫斑,营虚血瘀。二诊脉虚细软涩,舌白嫩。三诊脉虚弦细涩。四诊上牙龈浮肿疼痛,血痕隐隐,上唇微肿。五诊齿衄尚有渗出,左胁痞块如盘,硬如石。中医病名属衄血,证型为肝肾阴虚、虚阳上浮。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营虚血瘀,阳浮于上,血不归经。望诊见面目浮肿、紫斑、舌微干腻、舌白嫩。闻诊未提。问诊见鼻衄齿衄、齿浮龈肿、凛寒烘热、血痕隐隐、左胁痞块。切诊见脉弦细芤迟、虚细软涩、虚弦细涩。
肝肾阴虚虚阳上浮营虚血瘀贫血
查看详情 →
20岁,月经周期30~120天,经量中等,经色鲜红,夹小血块,7天净,小腹隐痛,带下不多,纳可,二便正常,子宫三径之和10.9cm,子宫内膜厚度6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闭经(气血虚弱型)
闭经气血虚弱子宫偏小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口渴、多饮、食量增加、疲乏无力,病程自1948年开始。中医诊断为肺肾两虚,阴液不足。望诊见面黄体瘦,舌质澹红,苔白而干,气短。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咳嗽、虚汗、心慌、失眠、多梦,切诊未提及。
糖尿病肺肾两虚阴液不足肺痨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睡眠障碍、心慌、脉搏间歇。病程多年,病情逐渐加剧。神识朦胧,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拒食,大便不通。面色黯黄,舌质红,舌苔黑燥有芒刺,脉弦实滑数。中医诊断为癔病性木僵,辨证为心肾两虚,肝郁气结,阳明实热,痰扰神明。
癔病性木僵心肾两虚肝郁气结阳明实热
查看详情 →
女性,53岁,主诉肾衰腹透月余后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8.8℃,胸闷气急。体检见肝脏增大,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心包摩擦音,心包炎、心包积液,白细胞升高,舌紫暗,脉沉细。辨证为肾阳不振,水气凌心。
肾衰腹透心包炎心包积液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心前区阵发性刺痛年余,伴心慌、胸闷、气短。病情发展为情志不舒致心痛加重,发作频繁,兼头痛眩晕,口苦咽干,欲呕,大便干,溲黄。形体肥胖,下肢轻度浮肿,舌体胖大,舌质尖红,边不整,苔白腻略黄,脉沉弦结代,寸口较大,两尺较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不足,痰湿内盛,心血痹阻,肝郁气滞,郁而化热。
心脾不足痰湿内盛心血痹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张某,男,24岁。间断咳嗽3个月。舌质澹,苔薄白,脉沉小滑。咳嗽,证属气阴两虚,肺脾损伤。舌质澹红,苔白稍厚,脉沉滑。面色无华,四肢发凉,纳呆,口干,咽痒,头痛,乏力,腹泻。外感风寒,内伤脾肺,气阴两虚,肺失清肃,脾失健运。
慢性支气管肺炎气阴两虚肺脾损伤四肢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冠心病经年未愈。心前区及胸骨后压迫感、刺痛、绞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夜寐不宁。舌暗苔薄,脉沉涩。中医诊断气滞血瘀,络脉不通。
冠心病气滞血瘀络脉不通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