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8岁,双下肢皮肤瘙痒伴麻木1年,昼轻夜重,休息时加重,活动可缓解。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不安腿综合征。
麻木感皮肤瘙痒气血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男,56岁,右半身不遂,麻木不仁,感觉迟钝。中风病,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语言謇涩,脉弦涩。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窜痛,手指足趾活动恢复。
麻木不仁右半身不遂感觉迟钝气血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不寐反复1个月,伴头昏眼花、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口干、左下肢麻木、阳痿早泄。舌苔薄白,脉象细弦。中医病名为不寐,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阳两虚,以阴虚为主。
不寐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3岁。右臂疼痛,右拇指麻木10天。颜面四肢发胀,全身肿强,心口发胀。颈椎X光片示颈椎骨质增生。风寒湿邪闭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湿邪留滞,阻闭气血,经络失和。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阻不行。脾为湿困,阳气不能舒展。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迟。
颈椎骨质增生气血不畅湿邪留滞经络失和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口干、口渴、多食、多尿1个月余,伴乏力、头晕、手脚麻木、视物模煳。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舌下脉络迂曲。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
手脚麻木消渴气阴两虚络脉瘀阻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右侧面部麻木并向左侧偏斜,病程17天。右侧面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右眼不能闭合,嘴角歪斜,口腔右侧残留食物,皮肤感觉迟钝,右耳后乳突下缘压痛。急性面神经炎。
面部麻木面神经炎风寒袭络肌肉瘫痪
查看详情 →
男,32岁,右侧腰痛,两手发胀、麻木1年余,喜热饮食,舌苔薄白,脉沉迟,脾肾阳虚,水湿泛溢型。
腰痛手麻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病程自1970年起,入院前70天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体质肥胖,眼底静脉充血、视盘水肿。中医辨证为痰饮证。
头痛头晕痰饮证失眠
查看详情 →
男,31岁,右下肢沉重、肿疼,步行艰难,不能弯腰,左手无名指麻木,病程四五年前有腿疼史。下肢沉重、肿疼,左手无名指麻木。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病机为寒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
左手麻木右下肢沉重肿痛步行艰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月经先后无定期,时提前、时推后,近3个月症状加重,精神极度疲乏。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月经先后无定期,证型气血虚弱,冲任不足。病因病机气血虚弱,冲任不足。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四肢无力,语言低微,不思饮食,手足麻木,五心发热,口干不欲饮,月经色澹,量少质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切诊脉虚而细。
手足麻木月经先后无定期气血虚弱冲任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胸背部肌肤麻木1年,平素易汗,动则加重,前胸紧而不适。舌淡暗,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血痹,证型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病因病机考虑为气血不足,风寒侵袭,经络失养。
血痹气虚营卫不和瘀血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头晕头痛数年,近月加重,伴心悸、烦躁、失眠、耳鸣、口干、咳嗽白沫痰、饮食减少、上肢抽痛。面色黄少华,舌澹红苔白,脉沉缓。证属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兼血虚。
眩晕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四肢疲乏无力15天。四肢肌力减退,腱反射减退,针刺痛觉轻度减退,面色皖白,心悸怔忡,食欲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脾亏虚,寒湿痹阻。病因病机为寒湿浸淫经脉,营卫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肌肉失养。病程15天。
痿证肝脾亏虚寒湿痹阻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左侧肢体乏力、麻木4天,自汗,语言欠流利,精神疲倦,舌质稍红黯苔薄黄,脉细稍弦,高血压病史。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舌质红黯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45/90mmHg。二诊时左侧肢体乏力好转,仍疲倦,小腿抽筋,喉中有痰,舌质稍红黯苔薄澹黄,脉细稍弦,血压130/86mmHg。三诊时左侧肢体乏力明显好转,小腿抽筋缓解,偶感胸闷胸痛,舌质稍红黯苔薄白,脉细,血压120/80mmHg。
肢体麻木中风气虚血瘀肢体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2年,1963年8月仆倒后右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病程久。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血两亏,瘀阻脉络。望诊见形体消瘦,舌赤无苔;闻诊未提;问诊见言謇舌强,头晕头痛;切诊脉沉细。
中风后遗症气血两亏瘀阻脉络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彭某,58岁。突发口眼歪斜3天。左侧面部麻木,口眼偏向右侧,流涎,两颊部留滞食物,左眼干涩流泪,闭合不全。舌质澹红,苔白,脉弦紧。辨证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中风寒之邪。
口僻风寒袭络正气不足脉络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胸闷痛10年,近月加重,心绞痛1~2次/日,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伴头晕、睡眠差、左手三指麻木、畏冷腿软。舌胖暗苔白,脉沉弦尺弱。中医诊断胸痹(心肾虚)。病因病机为心肾虚,血瘀。
胸痹心肾虚血瘀睡眠差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两下肢无力、疼痛,活动后加剧一年。中医诊断脉痹(无脉病)。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头昏、纳差、下肢麻木、疼痛、无力,无脉搏、血压。切诊脉搏触不到,心率96次/分,血压测不出。体征见双侧颈动脉、脐上腹主动脉处有三、四级杂音,血沉42mm。
脉痹风寒湿痹经络阻塞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四肢酸困乏力1年。现病史见右臂及下肢肌肉疲乏,活动时加重,伴肌肉酸痛、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口干口苦。舌质澹,舌苔薄白。脉不应指。中医诊断脉痹,证型为寒凝气滞,脉络瘀阻。西医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
麻木发凉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下肢无力、口角流涎、左下肢及左手无力、口眼㖞斜、头晕目眩、言语蹇塞、肌肤顽麻、骨节疼痛、口干、畏风。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为中风(初中经络)。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舌质暗澹,苔薄白,脉弦滑。既往有糖尿病史,平素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倦怠乏力。
中风初中经络肝风内动痰阻经络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