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7岁。胃痛反复发作七、八年,兼有嘈杂不舒,得食嘈减,口干,乏力,形体消瘦。苔根腻,脉弦滑。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胃痛气滞血瘀肝胃不和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皮肤多发性反复出血点两年多。病程两年。中医病名紫癜病,证型气阴两虚、血热伤络。病因病机久病气阴两伤,气虚不能摄血,阴虚血热,迫血妄行。望诊舌质澹红,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乏力、双目干涩。切诊脉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阴两虚血热伤络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右乳腺癌术后复查发现肝囊肿。临床表现右胁隐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喉中痰多,大便偏溏。舌淡红苔白,脉弦。诊断为积聚,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痰阻证。舌淡红苔白,脉弦。
肝囊肿肝郁气滞脾虚痰阻痰凝
查看详情 →
男,61岁,结肠炎、便秘史,舌体变形,舌根疣样息肉,舌体左侧胖大右侧萎缩,项侧淋巴肿大如蛋卵,咽吞受阻,颈项僵硬,目珠偏突,下睑胀肿,唇口瘀毒,气热血湿,肝气郁结,膀胱伏湿,脾肠瘀阻,痰脂浊毒聚积,舌象异常,脉象未提及,面色赤晦,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较长。
舌癌转移肝气郁结脾肠瘀阻膀胱伏湿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黑便3日。病程3日。中医病名血证,证型气虚夹瘀热、气不摄血、热迫血溢。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肠胃。望诊面色苍黄、面色苍白如纸、舌质红、舌质澹白、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头晕乏力、胃脘部压痛、上腹部压痛。切诊脉细数、脉细。体征包括血红蛋白低、心率快、血压低、体温高。
失血性休克湿热蕴结气虚夹瘀热迫血溢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胃脘疼痛,大便昼夜20余次,柏油状黑褐色溏便。脾胃虚弱,湿热瘀阻。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病程未明确提及。
胃出血脾胃虚弱湿热瘀阻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右胁胀痛半年,生气后加重,胃脘痞满,口干欲饮,口中乏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气不舒,胆腑蕴热,胃失和降。
胆囊炎胃窦炎肝气不舒胆腑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呕吐时作时止半年,近1周饮食入胃即吐,势如喷射。脘腹胀,按之软,口干喜热饮,大便硬秘,形体消瘦,怯寒喜温。诊断为幽门梗阻。辨证属脾阳虚弱,内寒蕴结,胃气上逆,升降失常。舌苔白,脉象未提。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怯寒喜温。脘腹胀满,按之柔软,大便硬秘,饮食格拒。
幽门梗阻脾阳虚弱内寒蕴结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48岁,腹胀,右胁隐痛,食少纳呆,乏力倦怠,黑便,胸闷,动则心悸气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肝脾肾俱虚,水湿停积中焦,气血水互结胁下,血不循经,溢于胃中,舌暗澹,苔白,脉细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腹水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腹胀、尿少、上消化道出血。病程30年肝炎史,近3年腹胀、尿少,两次上消化道出血。消瘦,面色晦暗,皮肤及巩膜黄染,腹部膨隆,青筋显露。舌质暗淡红,舌苔白。脉虚弦。气阴两虚,痰瘀热毒互结。肝硬化,肝占位,脾大,腹水。血清蛋白电泳A40%,γ32%。AFP阳性。
肝硬化气阴两虚痰瘀热毒互结脾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右腿疼痛,行动受限,夜间咳嗽,有白黏痰,活动后心慌气喘,畏寒纳差,夜休差。面色萎黄,语声低怯,舌质澹红,苔薄白,中间有裂纹,脉沉弦。病理示右肺小细胞未分化癌,X线示右股骨结构破坏。中医诊断肺阴亏虚兼热毒互结,后诊断为肺肾阴虚,再诊断为正气亏虚,气血不足,气虚血瘀,痰瘀互阻,发为噎膈。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肺癌术后肺阴亏虚肾精不足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75岁,性别男性48例,女性30例。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腹胀纳少、胃脘冷痛、胃脘及两胁痛、口干苦、气短、头晕、便溏、舌澹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等。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气阴两虚、脾虚湿蕴、脾失统摄。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胃不和、湿热、虚寒等。望诊见舌澹胖、苔白或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纳差、便溏、口干苦、心烦急。切诊见脉沉细、弦或滑。
脾虚肝胃不和气血不足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右上肢震颤三年,后扩展至左上肢及双下肢,无口眼歪斜及肢体麻木。体征见面具脸、头胸前倾、行动迟缓、四肢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舌象暗红、苔腻,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颤证,辨证为肝肾亏虚,痰瘀阻络。
帕金森病肝肾亏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吴某,女,52岁。主诉头晕,双下肢乏力,口干,多饮,小便多。舌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舌尖有小水泡。脉滑。辨证胃热阴伤。二诊见头身耳部疼痛,舌澹,苔偏黄稍厚,脉弦。三诊见右下肢麻木,舌澹红,苔黄,脉弦。四诊见左下肢麻木,舌澹红,苔薄黄,脉弦。辨证阴虚内热之消渴肢麻。
消渴病胃热阴伤阴虚内热肢麻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上腹部胀满疼痛,食后即吐半年。症状包括上腹部痞闷胀满疼痛,恶心呕吐,食后加重,吐未消化食渣,食量减,形体瘦,身倦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边有瘀点,苔少,脉沉细涩。体征显示上腹部胀满,压之恶心,肠鸣音减弱。中医辨证为中气虚衰,虚久夹瘀,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检查提示慢性横向型胃扭转,部分肠道慢性不全性梗阻。
胃脘痛呕吐中气虚衰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溃疡病史2年,呕血,量约100毫升/次,后又出现腹胀,吐血2次,计约250毫升。临床表现脘腹胀闷,吐血紫黯,口臭,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苍白,烦躁。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血证,吐血。证型胃中积热型。
胃溃疡胃中积热血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血糖升高5年余,伴中脘不适,胃痛日久,大便每日2~3次。中医诊断为消渴。辨证为脾虚气弱,生湿化浊,土虚木乘,瘀血内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切诊未提及。
消消渴气阴两伤阴虚燥热血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黑便3天。面色苍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体征示胃脘部压痛,肠鸣音略亢,血色素低。中医诊断血证、远血(湿热蕴结肠胃)、便血(气虚夹瘀热)、脱证(气不摄血、热迫血溢)。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病程3天,病情危重。
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脱证气虚夹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食管癌术后3月余,不思饮食,进食极少。病史中见咳嗽、咯黏痰、胸闷脘痞、口中无味、不欲饮水、腹胀、便秘、神倦乏力。舌苔白腻且厚,舌质澹白,脉虚弦。形体消瘦,下肢轻度浮肿,两肺呼吸音稍粗糙,轻度贫血。中医诊断为肺胃痰湿,证型为痰湿壅滞,病机为肺蕴痰湿,胃有湿浊,湿痰胶结壅滞胃气。望诊见舌苔白腻,舌质澹白。闻诊见咳嗽、咯黏痰。问诊见不思饮食、胸闷脘痞、口中无味、不欲饮水、腹胀、便秘。切诊见脉虚弦。
食管癌术后肺胃痰湿胃气壅滞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呃逆频作4个月,呃声宏亮,挟暗红色瘀血,脘腹不适,纳呆少食,气短神疲。面色苍白萎暗,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中医病名呃逆,证型肝郁化火,逆而犯胃,热伤血络,胃失和降。主诉呃逆频作,病程4个月。舌象暗红、苔薄白,脉细滑数。胸骨后疼痛,大便色黑,逆吐澹红色血,脘腹不适。
呃逆肝郁化火热伤血络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