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反复心悸、寐劣、胃脘部不适,病程半年。主诉包括胸闷、心慌、烦热、自汗、纳少、寐劣、大便烂。舌质红,苔微黄根腻,脉细。情志失畅,肝气郁滞,肝阳偏亢,心脾两虚,脾虚湿胜,蕴而化热。诊断为郁证,辨证为肝气郁滞,心脾两虚。
郁证心脾两虚肝阳偏亢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男,50岁,腹痛腹胀,心悸,失眠,纳呆,乏力,恶心呕吐,高烧,病程12年,白细胞减少症(待查),心脾两虚证,面色不华,舌红少苔,脉弦细,腹部触诊胀消,腹壁板滞,叩击鼓音,重按振水声,血常规白细胞2400/mm³,血色素9克,胆红质(+)
白细胞减少症心脾两虚证腹胀乏力
查看详情 →
女,62岁,反复发作性荨麻疹2年余,加重2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证型为血虚生风,复感风寒。病因病机为初因感受风寒,卫表不固,营卫不和。体征偏胖。舌象澹、苔薄白,脉象沉细。
荨麻疹血虚生风风寒外感风团瘙痒
查看详情 →
女,47岁。咽喉部有梗阻感,病程16年。梅核气。证属心脾气结,郁而生痰,痰气郁结。面色正常,舌苔薄白微腻,脉象弦滑。胸闷气逆,喉间似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吞咽如常。
梅核气心脾气结痰气郁结胸膈气滞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纳食减少,大便燥结六七天不解,腹痛呕吐,完谷不化,脉虚苔厚,命火衰微不能生土,寒气滞于中脘,浊气上逆,脉弱苔厚,中气虚寒。
寒结便秘命火衰微中气虚寒气血衰弱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诉排便困难10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排出困难、短细状、便意频、腹胀、头晕、头内侧针刺性疼痛、怕冷、汗出、嗳气、口苦、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白稠、睡眠欠佳、小便淋痛、周身疼痛、右上肢及右脸颊易颤、易急躁、血压高。腹部手术瘢痕可见,上腹正中条索状物叩击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诊断包括便秘、结肠黑变病、胃炎、胆囊炎、高血压病。病机涉及脾虚肠燥,气血不足。
便秘结肠黑病变高血压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主诉烧心、泛酸水、胃脘隐痛,病程3年。症状包括进食后疼痛减轻、食纳减退、饭前痛重、腹部膨满、身体消瘦。舌中光而无苔,脉弦细稍数。中医诊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脘疼痛
查看详情 →
男,50岁,中脘疼痛反复发作3月余。胃脘痛,脾虚肝乘,气滞血瘀,肠失濡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弦。脘痛拒按,泛酸,泛吐清水,大便干结如栗,伴头晕乏力。
胃痛脾虚肝乘气滞血瘀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心悸不安1年余,近1个月加重。心悸、胸闷、胃纳欠佳、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略少。面色皖白,精神不振,行动缓慢,舌色黯红,口唇紫黯,语音低微,脉细而促,140次/分。诊断为心悸,气虚血瘀型。
心悸气虚血瘀心阳亏损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9岁,左侧发作性胀痛,主要在攒竹、通天、完骨三点,病程30年。头痛无恶心、呕吐,春秋季易发,睡眠障碍。舌苔黄厚少津,脉滑沉细。病位在太阳经,异常经络包括阳明经、手少阳经、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太阳经。左额有瘢痕,左眼睑内侧色素沉着。
头痛肝阳上亢阴虚内热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女性,39岁,反复胃脘疼痛3月余,加重1周,有慢性胃炎病史数年。主症为胃脘胀痛,生气时加重,伴口苦、口干、口味重、泛酸、中脘嘈杂、喉间梗搁、得食脘痞。舌淡苔厚腻,脉细。诊断为胃痛,证属肝气犯胃,病机为情怀抑郁,肝气郁结,横逆克脾犯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胃痛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性。间歇发热、腹泻2月余。面色萎黄,舌苔灰腻,舌质较淡,脉濡弱稍滑。中医诊断为脾虚湿滞,寒积不化。体格检查示营养较差,腹部稍隆起,左下腹轻压痛。血常规提示贫血,大便常规示脓血黏液便。
慢性痢疾脾虚湿滞寒积不化营养不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女性。厌食4个月,伴有干呕、睡眠时出汗、烦躁易惊、大便干结如羊粪、小便黄。形体消瘦,颧红,毛发稀黄无光泽,舌红、花苔剥,脉细而数。中医诊断小儿消化不良,证型胃阴不足型。病位涉及脾、胃、大小肠。病因病机为胃阴不足,胃失滋润,胃纳失权,肠道失润,胃火亢盛,表现为舌脉等体征。
消化不良胃阴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黄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口干、口苦、纳食减半、气促、腹痛,舌黯红少苔,舌边菜花样溃疡,脉细涩。诊断为癥,证属瘀血内结、气血虚损。
肝癌瘀血内结气血虚损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41岁,胃脘隐痛间作10余年,心慌半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面色少华,舌澹苔薄白,脉细。脾胃虚弱,气阴不足,气郁伤肝,逆而犯胃,胃气不和,胃失濡养,胃阴亏虚,虚火上炎,心脉失养。
胃心同病心胃气阴两虚胃气失和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50岁,胃痛屡发,中脘冷痛,嗳气泛酸,不思饮食,面色灰黯,舌苔白腻,脉沉。寒湿于胃,中阳受挫,健运失司,湿浊内生。舌苔白腻,脉沉。
胃痛寒湿中阳受挫湿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吞咽无力,饮水咳呛,声音嘶哑,右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感。中医诊断类噎膈。病程1天。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嘶哑,咽反射消失,右巴氏征阳性,肌力正常,双软腭活动正常。脉象未提及。
类噎膈延髓梗死吞咽无力饮水咳呛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翻胃呕吐,病程1年,身体瘦弱。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迟。主症为翻胃呕吐,饮食不进,仅能饮酒。病因病机为中阳亏虚,寒湿内盛,脾失健运。证型属脾阳虚寒,湿阻中焦。呕吐物中含虫,提示虫病。饮食习惯偏嗜酒液,酒性辛热,暂可温中,久则伤脾助湿。
翻胃呕吐虫积内伤脾阳虚衰寒湿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阵发性抽搐已有3年。病程3年,诱因车祸撞伤头部,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抽搐伴意识不清,近期发作频繁,3周1次,伴随头晕、乏力、气短。舌澹有齿痕,脉滑无力。中医诊断痫证(气虚痰瘀),辨证分析为外伤后气血瘀滞,久则气血亏损,痰瘀互结。
癫痫气虚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9岁。主诉中风偏瘫、失语旬余,酒后突发神志不清,半身不遂。沉睡嗜卧,言语不清,饮食甚少,咯吐稠痰,大便常溏。舌苔色黄而厚腻。体质肥胖,多痰多湿。病机为痰湿内盛,蒙闭清窍,走窜经络。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证属痰湿内盛,蒙闭清窍。
中风痰湿内盛中脏腑脾运渐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