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腹痛

李某,23岁,自然流产3胎,均于妊娠2个多月时发生。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宫体前位,略小,活动,质中,无压痛,两侧附件压痛。西医诊断为习惯性流产、子宫偏小、两侧附件炎。病程较长,反复出现下腹痛、耳鸣、胃脘不舒、小腹隐痛、牙痛、大便溏软、恶心呕吐、口苦、恶阻等症状。病因病机涉及气血不和、湿热内蕴、肾虚等。
习惯性流产子宫偏小附件炎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主要症状为每日腹泻五六次,伴有粘冻、少腹疼痛,进食冷饮瓜果后病情加重。中医病名为慢性结肠炎,证型为寒热夹杂。唇舌深红,舌苔薄润,脉细而弦。病程为痢后成泄已2年。
慢性结肠炎寒热夹杂少腹疼痛粘液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头部外伤后神志时清时昧、头痛、烦躁、便秘腹痛、活动受限。病程约1个月。中医病名为外伤性癫痫,证型为血瘀阻络、瘀热凝阻。病因病机为头脑受伤,瘀热凝阻。望诊见舌苔干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志时清时昧、烦躁狂叫、头痛、汗出、癫痫发作。切诊见脉弦。
外伤性癫痫瘀阻脑络瘀热凝阻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腹痛4年,脐周疼痛不适,胃脘灼热,时恶心干呕,大便干结不畅,怕冷,面色黄,消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中医诊断为顽固性腹痛,辨证为脾虚胃热。病因病机涉及脾虚与胃热。
腹痛顽固脾虚胃热胃脘灼热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赵某某,女,25岁,左中、下腹持续性隐痛6天,时有胀满感,小便时胀痛明显,口渴欲冷饮,饮量不多。舌尖红,苔黄腻,脉浮滑,按之有力。病机为伤寒未解,入里化热,热与水结,伤及气机,致下腹隐痛、胀痛,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邪热内蕴,津液受伤。
腹痛湿热膀胱气化失司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头晕、胸闷、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动则汗出、手心灼热、面色光白。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属余毒滞留,心气受损。舌象淡红,脉象细数而促。查体HR 86次/分,律不齐,早搏4~5次/分,第一心音减弱,二尖瓣及三尖瓣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
病毒性心肌炎余毒滞留心气受损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反复右上腹疼痛2月余。既往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病史,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胆囊切除术。入院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纳呆、恶心欲呕、大便4天未解。体征示形体消瘦,舌澹红,苔黄白略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胆囊切除术后。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澹红、苔黄白略腻,脉细滑。
胆石症术后少阳郁热腑气不通胃虚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诉发热,髋关节疼痛,双下肢轻度浮肿。病程较长,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高血压性肾病10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3年多。中医病名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证型为肾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年老久病,水气内结。舌澹,苔白,脉沉细。面色晦暗,精神疲倦,小便量少,大便干结,双下肢浮肿,发热,恶心,纳差。
肾衰发热阳虚水泛水气内结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右上腹疼痛4年余,痛发时伴气上冲感。脉沉而少力,尺部尤甚。舌质澹胖嫩,苔薄白。证属阳虚,冲气上逆。主诉腹痛如刀割,涉及右中、下腹,伴束带样感觉。病程长达4年,多次手术未缓解。中医病名为奔豚病。病因病机为阳虚,冲气上逆。望诊见舌质澹胖嫩,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腹痛剧烈,痛如“欲死”,气上冲感。切诊见脉沉而少力,尺部尤甚。
右上腹痛奔豚气病阳虚冲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睾丸坠胀疼痛、尿频尿急、生殖器冰冷麻木、阳萎、全身瘫软。病程长达三年。中医病名:前列腺炎。证型:少阴阳衰,阴寒内盛。病因病机:心肾阳衰,不能温煦,正气不足,反为邪困;肾气衰弱,不能温养筋脉,阴寒凝聚,气血阻滞。望诊:面色萎黄暗黑,舌质淡白,白苔密布,根部苔淡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恶寒踡卧,肢体萎软,神靡,头晕,失寐,食欲大减,睾丸坠胀及腹,常感凉麻疼痛,小便浑浊频数。切诊:脉象沉微细。
前列腺炎肾阳衰弱阴寒内盛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77岁,腹痛便血20天,反复腹痛腹泻伴血便,血色黯红,每日10余次,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痢疾,脾阳虚弱,湿热下注。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
溃疡性结肠炎痢疾脾阳虚弱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消化性溃疡 虚实夹杂 脾气虚弱 寒热错杂 阴阳不调 升降失调 中焦枢机不利 心下痞满 恶心呃逆 大便溏 舌质澹胖 脉细缓 舌红苔黄腻 脉沉滑 胃脘冷痛 喜温 呕吐清水 肠鸣 脘痞纳呆 苔白厚腻 脉弦 脉沉 脾虚失运 气滞寒凝 痰湿内生 肝气犯胃 肝胃郁热 寒湿内盛 阳郁不起 气机失调 痞满不适 反酸嘈杂 大便秘结
消化性溃疡脾虚寒热错杂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畏寒肢冷,胃脘痞闷,纳差便溏,秋冬加重。胃中灼热,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赤、苔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阳虚体质,胃火上炎。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胃肠郁热化火。舌象舌尖红赤、苔黄,脉象弦细数。
慢性肠炎牙龈炎脾肾阳虚胃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小腹疼痛,持续1年又7个月。主要症状为小腹隐痛、隐胀,偏右较重,终日不休,严重时影响饮食、睡眠和劳作,月经量少,经色暗红,畏寒,小便清,大便软。中医病名为少腹痛,证型为寒客肝脉,气机受阻证,病因病机为寒客肝脉。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畏寒、小腹痛、月经异常、大便情况。切诊见脉沉细。
少腹痛寒客肝脉营卫不和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腹泻、呕吐、腹痛、气息甚微、面唇苍白、不思饮食。病程为复受寒凉后出现吐泻交作。中医诊断为太阴伤寒。证型为寒邪充斥脾胃,中气大伤。病因病机为卫气虚,重感寒邪直中太阴。望诊见面唇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见气息甚微。问诊见腹痛、呕吐、腹泻、不思饮食。切诊见脉沉迟,腹按之硬,小腹凉,手足温。
太阴伤寒寒湿内盛脾胃虚弱中气大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腹痛10余天。腹痛阵作,脐周及上腹为重,食入后加重,大便先干后稀,为黑色,隐血试验阳性。舌质红,苔薄黄,脉滑稍数。中医诊断紫癜,辨证气滞血热。体征见皮肤紫癜,咽稍充血,腹部平软,肠鸣音稍活跃。二诊见皮肤紫癜增多,左踝关节肿痛,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滑数。三诊腹痛及关节痛缓解,皮肤紫癜消退,舌质澹红,苔白,脉缓。
过敏性紫癜气滞血热胃肠积热湿热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恶寒发热,午后热甚,头痛如裹,胸脘烦热,口渴欲饮,腹胀纳呆,神情澹漠,身重肢倦,夜寐欠安,大便色黄成形,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濡不数。湿热困阻。中医病名伤寒,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由口鼻、肌表直入中道,犯及脾胃,发为邪遏卫气之症,属卫气同病,内外合邪之候。
伤寒湿热困阻舌红苔薄黄脉濡不数
查看详情 →
5月女婴,腹痛肢寒,大便色青,痉搐作吐,经常发热,面色皖白,舌苔薄白,纹暗不明,病因先天不足,生时感寒伤胃,病机胃土化源不足,脏腑失养,木亢风生,证型脏寒
盘肠内吊脏寒肝脾惊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反复腹泻20余年,脐腹痛10余年,日泻7~8次,水样便,畏冷。舌苔薄白,脉象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兼水湿下注。病因病机为脾胃受纳运化失权,水湿内停,清浊不分。四诊信息显示舌苔薄白,脉象细。
腹痛腹胀脾胃虚寒水湿下注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反复口腔溃疡伴下肢结节性红斑7年,全身浮肿3天。面色晦暗,舌澹苔白腻,脉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水肿,证属心肾阳虚型。病程7年,主症为恶寒、乏力、倦怠、嗜睡、大量汗出、心悸、胸闷、口干不欲饮、恶心、不思饮食、周身浮肿。病因病机为长期服用寒性药物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白塞病心肾阳虚营卫不和少阴寒化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