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某,女,29岁。咳嗽发热月余,咳剧抽搐10日。面赤如醉,神志不清,咳嗽不畅,唇口燥干,大便燥结,烦躁不宁。舌红,苔少。脉滑数。体温39.3℃。温燥。温燥伤阴,脉绌使然。面色赤,舌红苔少,脉滑数。声音嘶哑,咳声势缓,大便先干后溏。
温燥咳嗽肺气滞郁阴涸脉绌发热
查看详情 →
男,58岁,冠心病8年,胸闷、心悸、心率缓慢、眩晕。面色苍白,精神倦怠,畏寒。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沉迟。心阳不足,血脉郁滞。
冠心病心阳虚血脉郁滞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腰痛,疼痛向左下肢后侧扩展,病程自1968年3月开始。中医病名坐骨神经痛。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产后调摄失宜,体质虚弱,元气不足,复感外邪,气机不畅,血滞不行,瘀血阻滞经脉。望诊舌边微紫。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沉细。
坐骨神经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头晕头痛,畏寒,微热怕风,全身不舒,咳嗽,饮食无味,口苦,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浮弦。证属邪居少阳之半表半里,兼有卫阳不固。
感冒少阳病卫阳不固肢节烦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大便困难10年余。便秘(肾虚津亏)。病机为肾虚津亏,肠道失润。舌红,苔黄稍腻,脉弦细。腹痛、腹胀,口干、口苦,小便黄赤。无器质性病变。
便秘肾虚津亏脾阴虚阴津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遍身发癞,皮厚生疮,血出如痔,痛痒干湿交替,如虫非虫。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癞疾,证属气血亏虚,湿热内蕴,肌肤失养。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肤,复受湿热之邪,致皮肤病变。
气血两虚皮肤瘙痒疮疡
查看详情 →
男,60岁,胸痛彻背,汗出如油,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微兼结代,心电图S-T段低,证系心血瘀阻,心脉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
冠心病心血瘀阻心脉不通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恶寒发热,头痛咳嗽3天,伴有腹痛。初诊体温38.7℃,舌苔薄白,脉象浮弦紧。辨证为风寒客表。二诊症状减轻,体温正常,仍有腹痛欲呕,舌苔白,脉弦。辨证为邪入少阳,寒积不化。
风寒客表邪入少阳寒积不化表寒里寒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畏寒、发热、头痛、身痛、小腿疼痛二天。急性病容,球结合膜明显充血,双肾区轻度叩击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腓肠肌明显压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数。病前经常下水田打谷,未注射钩体病预防菌苗。初步诊断暑温、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急骤,有全身疼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小腿疼痛及疫水接触史。
钩体病暑温湿邪困表恶寒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壮热不退,谵语无伦,皮肤枯涩,胸膛板结,舌卷唇焦,身蜷足冷,二便略通,半渴不渴,面上黑滞。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外热内寒,病因病机为热邪内蕴,寒邪外束,阴阳失调。望诊见皮肤枯涩,舌卷唇焦,面色黑滞。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谵语、身蜷足冷、二便略通、半渴不渴。切诊未提及脉象。
春温证外热内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9岁。主诉胸闷、心悸、气促、疲倦欲寐。病程30余年。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阳虚。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望诊见颜面微肿。舌澹暗,苔薄白。脉结。脉象为脉结。病程中见房颤征,心率波动,心界向两侧扩大。
心悸气短疲倦欲寐阳虚漏汗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月经先期半年余。月经先期3~10天,经前腹胀、呕吐痰沫、口干喜热饮、便溏。舌尖红,苔白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月经先期,证属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湿热内伏冲任、胞宫,扰动血海,气血失畅,湿热与血热胶着,致月经先期。湿热壅遏下焦,稽留难祛,故腹胀不适。热邪伤津,湿热内阻,故口干喜饮,饮水量少。湿热内蕴中州,脾失健运,胃气不降,故经前胃纳不佳、呕吐痰沫、肠鸣辘辘、大便溏薄。
月经先期湿热内蕴胃纳不佳腹胀
查看详情 →
女,52岁,肢体关节疼痛,双手指关节晨僵,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谷不香,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痹证,气虚血滞,筋脉失养
类风湿关节炎痹证气虚血滞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姚某,女,32岁,腹痛、便秘、发热,病程未明。阴证误下、逼阳暴脱之证。面色淡胖、有齿痕、津少,脉浮大无力。气息喘促而短,微喜热饮而不多,言语错乱,舌淡胖、有齿痕、津少。
阴结误下逼阳暴脱舌淡胖齿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腰部及下肢麻痛2年,加重1周。腰部冷痛、沉重、僵硬、拘挛,难以转侧,憎寒烦热,口苦咽干,恶心干呕,小便短涩不畅。腰部嵴柱向左侧弯,L5棘突向右偏歪,L4~5, S1棘突周围压痛,左骶髋关节压痛并触及索状物,左腿抬高试验强阳性。X线摄片显示L5~S1间隙变窄,已形成骨桥。中医诊断腰痛(风寒湿中伤太阳少阳)。
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中伤太阳少阳合病寒湿侵袭膀胱经
查看详情 →
女,31岁,发热一个月,午后尤甚,体温39.5°C,怕冷汗出,头眩,口干苦,胸闷,喜饮,少食,大便每周一次,粪如粒状。舌尖偏红,湿润,脉细。辨证为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合病。
发热三阳合病太阳证少阳证
查看详情 →
男,58岁,阵发上肢前臂及颈部肌痛1周。舌淡,苔白,脉浮紧。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寒邪郁闭,经络不利。中医病名属痹证,证型为风寒束表,病机为寒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风寒束表寒邪郁闭心经受邪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余,形肥色黑,素畏热而好饮。自汗如雨,四肢俱痿,恶寒,小便短赤,大便溏结不调,饮食减退。痿证,病机为肺热阴伤,肾虚、阳明失职。望诊见形肥色黑,舌象未明。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自汗、四肢不举、小便短赤、大便溏结。切诊脉沉细而数,约七至。
痿证肺热胃气虚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为小便不通,点滴难下。病因明确为外寒内侵,病程较短。舌象、脉象未提及。辨证为外寒内侵所致,病机为寒邪侵袭,肺卫闭郁,肾系经隧挛急。治疗以辛温解表、温散寒邪为主,方用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干姜等。病位在下,病机涉及膀胱气化失司。
癃闭寒邪侵袭肺卫闭郁肾系经隧挛急
查看详情 →
女,舌苔厚腻,胸闷泛恶,湿阻中焦,风寒袭表,湿浊内蕴,脉象未提。
湿阻中焦风寒外感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