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气不摄血

患者42岁,女性。主诉黑便3日。病程3日。中医病名血证,证型气虚夹瘀热、气不摄血、热迫血溢。病因病机湿热蕴结肠胃。望诊面色苍黄、面色苍白如纸、舌质红、舌质澹白、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头晕乏力、胃脘部压痛、上腹部压痛。切诊脉细数、脉细。体征包括血红蛋白低、心率快、血压低、体温高。
气不摄血失血性休克湿热蕴结气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腹胀如臌,病程绵长,半月或旬日一发。气不摄血,血崩阴伤,肝脾伤而阳气式微。脉细如丝。舌强渐平,肿胀减退。营卫两虚,虚阳上越。便血未发,神脉皆段。中气有权摄血,精神行动安适。
气不摄血血崩阴伤肝脾伤阳气虚
查看详情 →
男,32岁,反复上腹疼痛5年,黑便2天。胃脘隐隐作痛,空腹痛甚,进食后缓解,泛酸,柏油样便,神倦乏力,口干喜热饮,纳谷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大便隐血阳性。久痛入络,脾胃虚弱,中阳不运,气不摄血,血从下溢。
气不摄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久痛入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胃痛反复发作十七年,复发五天。胃脘部疼痛隐隐,时伴剧痛,食后二小时发作,纳呆食少,腹胀肠鸣,嗳气泛酸,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溏色黑,头晕心慌,四肢不温,冷汗出。面色苍白,唇色淡无华,精神萎靡,舌质淡嫩,边紫暗,苔薄白而滑,脉沉细而缓,重按无力。病名胃脘痛兼便血,证属脾胃虚寒,气不摄血。
便血气不摄血胃痛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泄泻一月后出现便血,粪后便血,粪质稀薄。面色晦败。脾不统血。脾气亏虚,中气不固,气不摄血,血虚面色晦败。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不摄血脾不统血脾气亏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黑便3天。面色苍黄,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体征示胃脘部压痛,肠鸣音略亢,血色素低。中医诊断血证、远血(湿热蕴结肠胃)、便血(气虚夹瘀热)、脱证(气不摄血、热迫血溢)。西医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病程3天,病情危重。
便血上消化道出血脱证气虚夹瘀热
查看详情 →
男,58岁。无明显症状。原发性肝癌。气血不足,肝脉瘀阻。面色少华,舌质偏澹,舌脉偏黯。脉象未详。肝区右半下方实质占位病变,符合肝癌肝硬化。肝右叶实质占位,第二肝门区实质占位,腹水大量。肝光点增粗密集,分布均匀,血管显示清晰。肠络瘀阻。气血两虚,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肝癌肝硬化气血不足肝脉瘀阻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双下肢紫癜反复发作8月余,双下肢瘀点瘀斑色泽鲜红,大小不一,伴有瘙痒、腹痛、关节痛、低热盗汗、心烦少寐。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肌衄,初诊辨证为阴虚火旺,二诊辨证为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风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胃痛病史10年余,伴柏油样便,头昏乏力,心悸气短。病程10年余。中医病名:便血。证型:脾气亏虚,气不摄血。病因病机:脾气亏虚,气不摄血。望诊:面色及唇甲苍白,面部及双下肢微肿,舌体胖,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胃痛隐隐,空腹时痛甚。切诊:脉沉细无力,后诊脉细,脉和缓。
气不摄血便血胃溃疡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性,61岁,反复皮肤紫癜2年,头晕乏力1年,加重伴便血1天。面色贫血貌,舌体胖,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紫斑,证型心脾两虚。病程2年,病机为禀赋薄弱,嗜食偏食,烦劳过度,损伤心脾,气血不足。
便血紫癜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大便出血二年余,每于大便后肛门滴血,血色鲜红。体征见身体消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沉弱。诊断为气不摄血之便血症,辨证为气虚。
便血症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腹泻、便血,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便血(溃疡性全结肠炎),证型气不摄血型。面色黄晦,精神萎靡,声音低沉,舌苔薄白,脉弱。病机为阳气亏虚,寒从内生,脾胃虚衰,血失统摄。
气不摄血便血溃疡性全结肠炎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腹部隐痛,大便色黑,呕鲜血夹血块。舌紫黯,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辨证脾胃虚弱,瘀毒内蕴。病程中出现胃癌消化道出血,术后复发,腹腔转移。疲倦乏力,上腹部隐痛,大便颜色正常,腹部胀痛,食纳较差。舌淡,苔少,脉细无力。中医辨证脾肾两虚,胃癌复发及腹腔转移。
胃癌脾胃虚弱瘀毒内蕴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上腹部隐痛1月余,下肢肿1月,便血3天。病程1月余。中医病名便血、腹痛,证型气虚夹血热,病因病机为药物过敏致血脉扩张、津血外溢。望诊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上腹部隐痛、便血、下肢肿。切诊脉细软。
腹型过敏性紫癜气虚夹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上腹部隐痛1月余,伴下肢肿1月,便血3日。病史中有反复上腹部不适感10余年,胃溃疡病史,药物过敏致下肢水肿、出血点,尿蛋白+++,红细胞++,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腹痛,血证(便血,气虚夹血热)。辨证为药物过敏致血脉扩张,津血外溢,胃肠受药刺激,肠运加速,痉挛腹痛。舌象、脉象未提及。
便血气虚夹血热风邪入侵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便血四载,伴头晕、耳鸣、心悸、周身乏力、夜寐多梦、月事不调。舌苔黄而不华,脉象濡软。诊断为便血,病机属心脾失调,气血亏虚。脾阳不健致血不循经,心血不足致心悸梦多,月事不调。
便血心脾失调心血不足脾阳不健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反复胃脘部疼痛伴嘈杂泛酸1年,近3天解柏油样黑便,伴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数。证型为中气虚衰,气不摄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气不摄血胃脘疼痛黑便中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胃痛、胃出血病史3年余,此次出现头昏、柏油样大便、胃脘部针刺样痛、嘈杂反酸、口渴、疲乏无力。面色及唇甲苍白,闭目懒言,皮肤湿润,肢冷,微汗出。舌苔薄白,质淡有瘀点。脉沉细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病程3年余,现病史显示柏油样大便持续存在。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降低,大便隐血阳性。
便血脾胃虚弱气虚血瘀脾气虚衰
查看详情 →
女,40岁,中脘隐痛,便血反复发作,畏寒怕冷,手足欠温,夜寐不安,月经4月未行,头晕健忘,小便轻微涩痛,夜尿频多。苔薄黄,脉小弦。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心脾两虚,气不摄血。舌质暗,舌胖,苔薄。夜寐短少,口气秽浊,尿有余沥。
便血气不摄血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频繁咳嗽、吐脓痰三年,近十天咯血。咳痰黄粘,夜间盗汗,痰中带血,吐血量多。面色黄,舌苔薄白、质微红,脉弦细。辨证为热邪久蓄肺络,迫血妄行。病因为麻疹后肺络受损,热邪内蕴,木火刑金,致咯血。
支气管扩张肺热阴虚肝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