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男,68岁,头晕、目眩2年,加重1月。眩晕,肾虚痰浊,肾虚为本,痰浊为标。体稍胖,舌质澹红,苔白腻,脉沉滑。腰酸腿软,胸闷、脘闷纳呆,大便不畅,纳食差。脑室前角旁、基底节区缺血灶,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血脂异常。
眩晕肾虚痰浊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反复阵作胸闷憋气10余年。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血瘀水停。病因病机包括心气不足、血瘀阻络、水饮内停。舌暗,苔白;脉沉弦。查体见双下肺湿啰音,血压升高,心率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房增大、左室功能减退、二尖瓣及三尖瓣病变。核素心肌显像示陈旧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
高血压3级胸痹气阴不足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女,63岁,突发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8小时。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血压180/100mmHg。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左巴彬斯基征(+)。右侧基底节、半卵圆中心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证型为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中风中经络风火痰瘀痹阻脉络
查看详情 →
男,52岁,阵发性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7天。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偶有心慌,纳眠差。舌质黯,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虚血瘀。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气虚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95岁,男性,主诉意识障碍3天,痰多、喘促1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实证(邪热内闭)与虚证(元气不足)并存。病因病机为邪热内闭,元气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意识障碍、痰多、喘促,切诊未提及。
高血压意识障碍痰多喘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心悸、胸闷2月余。病程2月。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肾不交,相火妄动,胸阳不运,气血遏阻。面色微白,舌质暗红,舌体较瘦,舌苔微薄,脉弦细而迟。症状包括阵发性心悸怔忡,胸部憋闷,热气从胸腹上攻头面,麻木走串,咽喉辣胀,眩晕旋转,烦躁难忍,抓狂欲死,一日数发,发则欲绝,眠差多梦,血压波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肌缺血。
心悸心肾不交相火妄动胸阳不运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发作性头昏5年余,加重伴左侧肢体乏力1天。高血压病史10余年,嗜食辛辣及肥厚之品。头昏头重,视物模糊,胸闷,口苦口臭,纳呆,大便偏干,小便黄而频。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辨证痰湿中阻,郁而化热,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眩晕痰湿中阻清热化痰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男,78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嗜睡、语謇4小时。中风病,中脏腑,证型为肝肾不足、肝风内扰、痰瘀阻络。舌质红、苔光,脉弦细数。口角左偏,伸舌不能,右侧肢体肌张力降低,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2级,右侧巴彬斯基征+。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及左侧基底节大面积脑梗塞。高血压病史4年,陈旧性心梗病史4年,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及降脂药物。
中风病中脏腑肝肾不足肝风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耳鸣10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0年,血压波动于160-140/100-90mmHg。现症见头晕、头痛、耳鸣,面部潮红,急躁易怒,肢体发麻,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气滞血瘀。
眩晕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主诉咯血伴气促1周,加剧3天。面色苍白,舌质暗,苔薄黄腻,脉结代。肺脾两虚,水饮内停,兼有瘀血。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粗,胸腔积液,左肺占位。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脑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
高血压病3级肺脾两虚水饮内停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女,58岁,胸闷、憋气反复发作6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心悸,心肾阳虚。情志不遂诱发,病程较长。面色少华,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微腻,脉沉无力。心率100次/min,律不齐,血压170/70mmHg。双下肢Ⅱ°水肿,尿量少赤,大便干,纳差、眠差,夜尿频,腰酸痛。
心悸心肾阳虚水肿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5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左下肢行走100米即出现明显憋胀疼痛,双下肢麻木发凉,时有头晕,口干喜饮,眠差。痹病,湿热瘀滞,脾虚湿阻,阳虚血瘀。面色暗,舌暗苔白,脉沉弦。双侧颈动脉硬化,下肢股动脉软斑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痹病湿热瘀滞阳虚体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5岁,双下肢肿痛反复10余年,双下肢浅静脉曲张20余年,高血压病史。下肢红肿热痛,伴溃疡、瘙痒、流脂水、丘疹样皮损,水肿样硬变,皮温略高,溃疡深,流脓性分泌物,周围色红痛痒,皮色暗红。舌红苔黄根浊,脉弦缓。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辨证为络阻湿热蕴毒。
高血压下肢肿痛静脉曲张络阻湿热
查看详情 →
老年男性,头痛眩晕,失眠,性情急躁,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头痛、眩晕、失眠。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望诊:面色未提及。闻诊:声音未提及。问诊:头痛、眩晕、失眠、性情急躁。切诊:脉象未提及。
高血压肺气肿头痛眩晕胸痹
查看详情 →
男,29岁,眩晕伴恶心欲呕,疲乏少气,眠差少寐,耳鸣夜间明显,胃稍不适,大便溏。舌黯澹,少苔,脉沉细。诊断为眩晕,证属气血亏虚,清阳不升。
眩晕气血亏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头昏脑胀10余年,加重2年。面红而略显浮肿,舌质红,舌苔黄厚而腻,脉象弦滑,时有歇止。证型为痰热久郁,挟瘀上冲。病因病机为痰热久郁,挟瘀上冲,痰浊中阻,气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上蒙清窍。
高血压痰热郁结瘀血上冲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头痛头晕反复发作4年,加重1月,眩晕、头痛、心烦、心悸、不眠。舌质红无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阳化内风,肝阳上亢,病机为肝阳内动,化风上扰。
高血压肝阳上亢心烦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发作性晕厥半月。头晕目眩,时而晕倒,不省人事,近半月已晕倒三次,伴耳鸣耳塞、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胸闷憋胀、酸沉痛胀、短气心悸。面色红赤,舌质澹红,舌尖有暗点,舌苔白薄,脉弦硬,参差不齐。中医诊断为晕厥、胸痹,证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高血压冠心病胸痹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8岁。反复胸闷、胸痛7年,复发加重1月。胸闷、胸痛阵发性,劳累后加重,发作时持续性闷痛,持续2~3小时后自行缓解。眠差,多梦,嘴唇发绀。舌胖大边有齿痕,舌淡偏暗,白苔。脉缓滑。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型为气滞血瘀,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
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心脉不畅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左脚疼痛、间歇跛行1年余,左脚冷已数年。中医诊断:脱疽。舌苔白,脉弦细。B超检查示左侧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左侧股动脉中下部斑块形成,左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无回声。病程较长,气血凝滞、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
脱疽气血凝滞经络瘀阻糖尿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