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7岁,经前一周头痛7年,近2年加重,肝区持续作痛,手足阵发性抽搐,双眼干涩。舌质偏红,双肾脉弱,肝脉弦重按欠力。
头痛肝区痛抽搐干涩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头晕、目眩三年余,加重一周。血压升高,伴头重足轻,纳可,寐欠安,大便干结。面色无华,舌红少苔,脉弦数。中医诊断眩晕,证属阴虚阳亢型。病位在脑、肝肾。病因病机为肾水不足,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
眩晕肝阳上亢肾水不足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42岁。主诉为气从小腹上冲咽喉,伴腹痛、恶心、胸闷、昏厥,病程2年。中医病名为奔豚气,证型为惊恐忧思,损伤心肾,累及冲脉,阴气上冲。面色苍白,无光泽,舌苔薄白,脉弦。
奔豚气心肾损伤冲脉上冲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34岁,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偏瘫,右手指活动障碍,右下肢足内翻,行走困难。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涩。主诉为偏瘫及肢体功能障碍,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脑血栓后遗症偏瘫肝气郁结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窒闷、胀痛3月余。中医诊断为厥心痛,病机为痰浊阻络。体征见印堂青晦不泽,舌质暗红,舌苔白滑腻,脉沉迟无力。病程3月余。
印堂青晦厥心痛痰浊阻络胸阳不展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主诉心神不定、烦躁不安,伴有眨眼、努嘴、点头摇头、耸肩甩臂等动作,发作频繁。舌尖红,苔薄微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风内动,肾水不足,心肝火旺,心神失宁。
小儿多动症肾水不足心肝火旺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腹痛腹泻间作20年余。中医病名属脾胃虚弱,证型为脑神失调,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脑神失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长期腹痛腹泻,纳食可,夜寐尚可。切诊未提及。
腹痛腹泻脾胃虚弱脑神失调情绪失调
查看详情 →
56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差,病程短。头痛。外伤致头痛。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提示头部外伤史,脉象未提。
头部外伤头痛失眠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四肢抽动1月余。既往有小舞蹈病史,受凉后复发。头面及四肢不规则、不自主舞动,吃饭丢碗,走路跌跤。脉细弦,舌澹苔少。诊断为振掉(舞蹈病),证型为外风侵袭型。
舞蹈病外风侵袭四肢抽动舌澹苔少
查看详情 →
男,25岁,遗精和失眠一年多,病程自1970年12月起。腰酸腿软、遗精、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精神紧张。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肾元虚损,病因病机为劳神过度。
肾虚遗精失眠腰酸
查看详情 →
女,52岁。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呃逆、心烦易怒、口臭、夜间小便量多。舌质淡、尖红、苔灰黄,脉弦细微数。中医诊断为心火亢盛,属阳实火亢之实证。
心火亢盛呃逆心烦易怒口臭
查看详情 →
46岁女性,眩晕呕吐反复发作4年。头痛、头晕、耳鸣,生气后突发眩晕,天翻地覆,旋转伴呕吐、昏迷。卧床昏睡,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风痰上犯清窍。
眩晕呕吐肝郁气滞风痰上犯头痛耳鸣
查看详情 →
女,2岁9个月,夜寐不安1年,胃纳不香,汗出较多。舌苔薄白,舌质红。寐差(心肝火旺),心脾积热,肝火偏旺,心神不宁。
夜寐不安心肝火旺心脾积热肝火偏旺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突发神志不清、偏瘫、口眼歪斜1周。神识欠清,烦躁不安,右侧肢体偏瘫,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口干便秘。舌质红,无苔,脉弦数。血压170/100mmHg。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证属肝肾阴虚,风阳未靖。
中风中脏腑肝肾阴虚风阳内动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右侧眼部肌肉抽搐伴眼球疼痛3个月,睁眼困难,畏光,直视屏幕疼痛加重,头痛。右眼闭目露睛,舌澹,苔薄,脉弦细。气血亏虚,风邪阻络。
眼轮匝肌痉挛气血亏虚风邪阻络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0岁。颈项部疼痛反复1年余,伴头晕、头胀、失眠。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颈椎病。痹症(湿阻经络)。C2_7、T1_3椎体棘突及两旁压痛,头颈部俯仰活动稍受限。颈椎X线片示C4、C5、C6椎体骨质增生。
颈椎病湿阻经络头胀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情志异常3个月。精神恍惚,时哭时笑,不能自主,伴头胀痛、失眠多梦、纳差。面色稍暗,舌质暗、苔少,脉弦细。病位在肝、心。中医诊断脏躁,证型为阴血亏虚。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精血亏耗,五脏失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
脏躁阴血亏虚肝气郁结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27岁,左乳突痛,继发同侧面瘫1周余。神情焦躁,面色无华,耳后阵痛隐隐。左侧乳突触痛阳性,左侧面肌松弛,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味觉减退。舌澹苔薄腻,脉浮稍数。中医诊断面瘫,证属热毒阻络。舌澹苔薄腻,脉浮稍数。舌澹苔薄腻,脉弦缓。舌澹,苔薄白,脉缓。舌澹红,苔薄润,脉平。
面瘫热毒阻络舌澹苔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涕3天。病程一年多,四季常发,春季尤甚。鼻黏膜下鼻甲澹红偏黯,有清稀分泌物。舌质澹胖、苔薄白腻、脉缓。辨证为肺脾阳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升型。中医病名鼻鼽。病因病机为素体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感受外邪,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清气不升、肺窍失宣。
过敏性鼻炎肺脾阳虚气血不足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诉发热2日。发热,微咳,头痛,不思乳食,身热如灼,有时抽搐。外感风热,热极化风。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发热、头痛、不思乳食、抽搐。脉象未提及。
风热感冒热极化风指纹紫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