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52岁,男性。口渴多饮,易饥,多尿,身体消瘦3年余。消渴(糖尿病)气阴两虚型。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口干欲饮,多食,夜尿频繁,自汗潮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燥,视物模糊。
消渴气阴两虚口渴多饮多食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面部痤疮1年余,疹形大小不一,色鲜红,有小脓点。面额部簇密小疮疹及黄豆、蚕豆样丘疹,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痤疮,证属心经火盛型。
痤疮心经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头痛如裂半月。病程始于1977年2月19日,因过度疲劳复受风寒诱发。头痛如劈,前额、眼球牵引痛,流泪畏光,伴高热。体征见痛苦面容,消瘦,面色皖白,汗出淋漓,舌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头痛,风湿头痛型。
头痛风湿头痛脉弦滑舌白腻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发作性头痛10余年,右侧头痛为主,伴目眩、失眠、不耐劳作。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初诊为少阳经头痛。
少阳经头痛肝气郁结头痛目眩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头痛、眩晕4个月,病程4个月。头痛、眩晕,巅顶部痛如针刺,恶心呕吐,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面色晦无华,舌质紫暗,苔薄黄,脉细涩。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瘀血头痛型。病因为头部外伤,瘀血阻络,气血不畅。
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瘀血头痛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主诉咽痛、音哑难出,病程5天。咳嗽痰多,质浓稠色黄,咽喉疼痛,峡部充血红肿,扁桃体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暴喑(痰浊热盛),声带麻痹。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痰多、咽痛、音哑,切诊脉细数。
暴喑痰浊热盛咽红扁桃体肿大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半年余,精神可,言语欠清,纳谷一般,夜寐安,二便通调。舌澹有紫气,脉细弦滑。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气血不足,风痰阻络。舌澹有紫气,脉细弦滑。
脑梗死气血不足风痰阻络久病必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鼻塞、流浊涕多年。病程较长,自幼常患感冒、咳嗽、鼻塞,逐年加重。体弱神清,面色晦滞,涕黄时流,张口呼吸,语言重浊。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缓,右寸沉弱。中医诊断为鼻渊(慢性鼻窦炎),证型为肺热型。病因病机属肺热壅盛,邪滞鼻窍。
慢性鼻窦炎肺热型鼻窍不利浊涕腥臭
查看详情 →
患者14岁,左侧肢体肌肉萎缩,半身不遂13年余。右眼睑下垂,左侧肢体肌肉萎缩,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痿证,肝肾精血亏虚。右眼睑下垂,舌质红,苔薄白,脉沉。
痿证肝肾精血亏虚肌肉萎缩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晨起喷嚏连作,鼻塞,流清涕,病程8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加重。舌苔薄白腻,脉沉细少力。证属风寒外袭,肺失清肃。
过敏性鼻炎风寒外袭肺失清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二十八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心悸、腰背酸楚、耳鸣口苦,病程十年,症状逐渐加重。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阴不足,风阳上扰。望诊见忧愁面容,舌苔黑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心烦、气促、四肢腰背酸痛、口干不渴。切诊脉象左弦数,右细滑数。
眩晕肝阴不足风阳上扰心火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右耳后带状疱疹,右侧口角漏水,眼闭合不全,耳后乳突疼痛,听觉及味觉减退。病程21天。中医诊断为亨特氏面瘫。证型为风邪夹湿热疫毒入里,热极生风。望诊见舌深红,苔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口角歪斜、流涎、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切诊见脉弦数。
亨特氏面瘫风热疫毒热极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左侧偏头痛23年,每日10~15点疼痛剧烈,头重脚轻,两腿无力,走路向右偏斜,食欲减退,耳鸣,心慌。右侧鼻唇沟变浅,口向左歪,舌苔薄白根厚腻,有芒刺,脉滑。血压80/40mmHg。中医辨证为失眠伤阴、肝风内动、上扰清窍。
偏头痛低血压症肝风内动失眠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晨起喷嚏连作,鼻塞,流清涕,病程8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加重。舌苔薄白腻,脉沉细少力。证属风寒外袭,肺失清肃。
过敏性鼻炎风寒外袭肺失清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肥胖2年余。现病史见食多、消谷善饥、口苦、咽干、便秘、小便黄。体查见舌红、苔黄、脉数。诊断为肥胖症。中医病名肥胖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多、消谷善饥、口苦、咽干、便秘、小便黄。切诊见脉数。
肥胖症脾胃湿热阳明腑热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右颞部疼痛2年余,下午右眼睑下垂,伴右眼斜视、复视。面色虚浮,满月状,四肢无力,脉滑带弦,舌质胖大,苔薄腻,大便溏。证属脾肾不足。
重症肌无力脾肾不足眼睑下垂右颞疼痛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失音,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为瘖哑,证型为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偶感风寒,客留喉间,障碍气道。面色一般,舌尖发赤,微有白苔,两寸脉浮大,两尺脉细弱。喉肌麻痹,左侧声带固定,梨状窝有积液,软腭运动不佳。
喉痹失音阴虚火旺风寒外袭痰浊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心悸、胸痛4个月,胃胀半月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脏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生化之源不足,天癸已竭,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脾失健运,肝气郁结犯胃。舌象紫暗,苔黄白腻,脉象沉细。经水已断。
脏躁肝气郁结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女,59岁,左侧发作性胀痛,主要在攒竹、通天、完骨三点,病程30年。头痛无恶心、呕吐,春秋季易发,睡眠障碍。舌苔黄厚少津,脉滑沉细。病位在太阳经,异常经络包括阳明经、手少阳经、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太阳经。左额有瘢痕,左眼睑内侧色素沉着。
头痛肝阳上亢阴虚内热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19岁,女性,主诉月经中断5个月。月经初潮14岁,以往经行正常,因搬家劳累、汗出过多、外感及过用发汗药后闭经。形体消瘦,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闭经,辨证为过劳损伤中风,复汗太过,气阴两伤,生化之源不足。
闭经气阴两伤血枯肝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