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性,遗尿14年。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白滑,脉沉细,尺部更弱。先天不足,命门火衰,膀胱失约。家族史提示孪生兄弟同病,症状与体征相同。中医诊断为遗尿,病因病机为命门火衰。
命门火衰遗尿先天不足肾阳虚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双下肢散在紫红色瘀点,反复发作,伴腹痛、便溏、怕冷,活动后加重。舌澹,苔薄白,脉细滑。诊断为衄血(过敏性紫癜),证型为脾肾阳虚证。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气不摄血,运化失常,血溢肌肤。
过敏性紫癜脾肾阳虚证气不摄血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早泄一年,时有勃起功能障碍。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中医诊断早泄,辨证肾虚不固证。病机为肾虚不固,精气亏虚,命门火衰。
命门火衰早泄肾虚不固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黎明前脐腹阵痛,肠鸣,解黄色烂渣样稀便,日间精神疲倦,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形体消瘦,纳差,时发咳喘。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功能性腹泻,证型为脾肾阳虚,失其固摄。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命门之火不能温润脾土,内寒由生。病程3年,反复腹泻,受寒或疲劳后加重。
功能性腹泻脾肾阳虚五更泄肾阳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口舌糜烂反复发作20年,伴有口中热痛、流血性臭口水、大便干结。面容愁苦,脸色黄滞,口腔黏膜糜烂,唇、舌、齿龈多处溃疡,舌暗淡红、苔薄淡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口糜,证型为肾虚火不归经,病因病机为虚阳上浮。望诊见面色黄滞、舌象暗淡红、苔薄淡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病程长,症状反复。切诊见脉细弱。
复发性口腔炎肾气虚衰火不归经舌苔淡黄
查看详情 →
男,四十二岁。主诉两睑下垂,视物斜视,语言滞涩,吞咽不利,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臂抬即垂,便溏尿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苔白,舌澹粉红。脉沉弦缓。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面色苍白,两颧发红,精神疲惫,气短乏力,心悸头晕,口渴多饮,纳差,大便稀溏,下肢微肿,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数。肾气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气虚,肺脾肾三脏俱虚。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浸润型肺结核。
命门火衰糖尿病肺结核肾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头痛逐渐加剧,伴恶心干呕、心烦、失眠、纳食少、体虚无力、语言不清。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水湿内阻,正气虚损。头部右侧额颞区手术切口愈合好,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头皮红肿。病程自术后开始,经放疗及化疗后出现脑水肿及术后并发症。
脑胶质瘤气滞血瘀水湿内阻正气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泄泻年余,形体骨立,潮热晡热,自汗盗汗,口舌糜烂,日吐痰二三碗。脉数洪大,重按全无。诊断为命门火衰,脾土虚寒,假热发露。病因属脾土虚寒,不能运化津液。
命门火衰泄泻脾土虚寒假热发露
查看详情 →
患者舌下起泡,饮食语言痛楚,泡破后出脓血,饮酒或辛辣食物后复发。左寸沉微,左关微涩,左尺浮而无力,右寸浮洪,右关数大,右尺弱软。心火有余,肾水不足,肺金燥热,肝木气旺,脾土积热,命门真火太虚。唇若涂朱,脾火必旺,心火虽旺,不必泻也。
命门真火舌下起泡心火亢盛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阴茎痿软,不能勃起,病程3年余。中医诊断阳痿,证型为心肾两亏、肾阳虚弱型。面色萎黄而憔悴,精神萎靡,不欲言语,舌象澹,脉象细弱。
阳痿心肾两亏肾阳虚弱
查看详情 →
男,50岁,面部及下肢浮肿,腹胀,全身倦怠,头晕目眩,心悸,手足麻痹。病程十余天。水肿。脾虚失运,水湿停聚,气血生化不足,血不养脑,血不荣筋,肾阳亏损,命门火衰。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苔白,脉沉缓。四肢不温,肤发不泽,夜尿多而清长。
水肿脾虚肾阳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绝经后2年阴道流血20余天。心烦口干,手心潮热,舌红苔少,脉细。绝经后带下不多,阴道外阴干涩。家族有肿瘤史。中医诊断为经断复来,证型为肝肾不足,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七七肾气衰,天癸绝,肝肾亏虚,阴虚生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
经断复来肝肾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男,46岁,滑精频繁,每周2次,伴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肾精亏虚,肾气不固。面色淡,舌淡苔白,脉沉细。主症为滑精,兼有早泄、尿频、尿后余沥,属肾虚之候。
肾精亏虚肾气不固肾阳虚损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为大便后寒凉之气由骶尾部向上冲,至背部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喘,至脑后则耳鸣、冷汗、四肢发凉、神倦,持续5~10分钟。脉象两尺脉弱。病因病机为惊恐伤肾,肾气不足,肾阳不振,寒邪乘虚而入。中医病名为冲气攻疼,证型属肾阳虚、寒邪内盛。舌象、声音、气味未提及。病程两年。
命门火衰肾气不足寒邪入里阳气脱失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女性。高热、神志昏迷、反复惊厥,病程20余天。失语,面潮热,急躁不安,撕咬他人,口干喜饮,小便短黄。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属余热伤阴。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乙型脑炎余热伤阴气阳衰微痰蒙清窍
查看详情 →
患者形体消瘦,口渴喜饮,小溲频多而清长,大便溏下,纳呆汗少。舌尖红,苔淡白。主诉为禀赋薄弱,感暑以后身热不清,病程半月。中医病名为暑热消渴症,证型为上盛下虚。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脾肾本虚,命门火衰,火不养土,复感暑热,久而伤阴,心火偏旺。
消渴症脾肾阳虚气阴两伤暑热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0余年,双下肢麻木2年。面色无华,舌质澹黯,苔薄白,脉弦。腰背肌稍紧张,L4棘突压痛明显,压之呈阶梯感。X线示L4椎体I度滑脱。中医诊断腰椎脱位,证型气虚血瘀。
腰椎脱位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水肿证9年余,全身浮肿,腰以下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短,腰腿冷痛酸重,面色灰滞无华,怯寒神疲。尿蛋白(++++),颗粒管型(+++),小圆上皮细胞(+++),红血球(+)。中医诊断为水肿(阴水),证型为肾阳衰微。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阳衰微水肿阴水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主诉脾大、呕血、黑便、发热、腹泻、腹胀、纳呆。病程十余年,伴反复呕血及腹泻。中医病名属脾虚湿盛,证型为脾虚湿盛,清浊不分,余热未清。望诊见面色胱白憔悴,指甲青白,舌苔白厚、舌质澹、中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干思冷饮,四肢肿胀,腹大如鼓,大便日行十六次,呈蛋花样及绿色。切诊见脉细数。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虚湿盛泄泻无度清浊不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