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7岁,面部生有粉刺4月余。面色潮红,手足发热,口唇干,两颧布满粟粒样突起的白点,舌质红,苔微黄腻,脉数有力。痤疮。病机为热邪上蒸,脏腑蕴热。
痤疮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病程11年。主诉皮损分布于腰背部及四肢伸侧,斑块状,鳞屑厚,边界清,灰白色,脱屑处有薄膜及筛状出血点,伴瘙痒、消瘦、腰痛、烦躁、失眠。中医诊断为牛皮癣,证属阴虚血热夹风,营卫失和。望诊见皮损处无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消瘦、腰痛、烦躁、失眠。切诊未提及脉象。
银屑病阴虚血热营卫失和风邪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右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6年。右上肢肌肉萎缩,活动无力,运动功能基本丧失。舌质澹,苔白,脉细弱。右上肢肌张力低下,肌腱反射减弱,深浅感觉减弱。中医诊断为痿证。辨证属肝肾精血亏损,筋骨经脉失养。
痿证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身热肢痛、下肢瘫软、尿失禁、大便干结,病程自1986年起反复发作,共4次。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肝肾不足型。体征面黄体瘦,舌红无苔,脉细浮数尺弱。四肢无力,下肢不能伸屈,痛觉减退,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巴氏征双侧阳性。
痿证肝肾不足外感表证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冷哮病程8年余。每逢冬令遇寒则发哮咳,现症见头痛胸闷,痰多,喉有水鸣声,气促不得平卧,形寒肢冷,面色白,苔白腻,前半剥、质澹,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阴不足,肃降失司,冲而上逆,阴中之阳已损。病机为阳微卫薄,形邪所触,浊阴夹痰,上犯于肺;肺气虚,温痰尚留恋不化。望诊见面色白,舌苔白腻,舌质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症状与病程相关。切诊见脉细数。
冷哮气阴不足肺气虚营卫不足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右上腹部剧痛2天,疼痛放散至右胁部,伴有呕吐。面色痛苦,舌红苔黄,腹肌紧张,压痛拒按,脉数。中医诊断为蛔厥(胆道蛔虫症)。病因病机为饮食不洁,误食虫卵,湿郁化热,脾胃不和,蛔虫上窜胆络,肝胆气机阻滞。
胆道蛔虫症肝胆气滞湿热内蕴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眩晕心悸,胸闷气短,出汗不寐。病程五日余。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年过七七,阴血不足,心失濡养,肝失调达,脾失健运。舌象苔薄黄微腻,舌紫暗,脉象脉沉细。
心悸眩晕肝阳上亢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患者,左足背外伤后出现下颌关节及颈项背部酸痛,继而张口困难、全身活动不便、抽搐阵作。面部紧张呈苦笑貌,牙关紧闭,颈部及腹直肌强直,四肢强直,左足背伤口无化脓。脉弦劲,苔薄。中医诊断为破伤风。病因病机为外伤感染破伤风杆菌。望诊见面部紧张、苦笑貌。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外伤史及症状发展过程。切诊见脉弦劲。
破伤风风邪入络肝经郁热筋脉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两上肢发麻2个月余。低头时从颈部沿上臂内侧至指端有麻木感,重时两手平放桌上或拿纸笔时出现触电样麻木。血压15.5/10.7kPa,脉象沉细弦,舌象薄澹黄。辨证为气血两虚,经脉失养。
气血不足经脉失养颈椎病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双膝踝关节游走疼痛,手足不自主运动15天,病程2周。主症为双手足不自主随意运动,挤眉努嘴,摇头晃脑,走路摇摆,言语不清。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风邪袭络型颤证。病因病机为风邪侵袭经络,肝风内动。
小儿舞蹈病风邪袭络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头昏沉,咽干口苦,不欲饮食,大便秘结三日未行。舌红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舌象红暗、苔黄腻,脉弦滑。头昏沉,咽干口苦,不欲饮食,大便秘结。
中风少阳阳明合病大便秘结头昏沉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右侧乳头被婴儿吮破,排乳不畅,乳房结块胀痛,伴有恶寒发热,体温39.3℃。乳痈(急性乳腺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复感外邪,经络阻塞,营气不和。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乳房结块胀痛,恶寒发热。脉象未提。
急性乳腺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9岁。主诉右半身不遂10天。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脑溢血后遗症)。舌强不语,舌尖偏向左侧,口眼左斜,口角流涎,右上下肢软瘫,左侧半身功能减退,血压24/12kPa(180/90mmHg)。
中风偏瘫脑溢血后遗症肝阳上亢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全身性震颤2周,精神忧郁,颜面枯黄无光泽,舌苔白腻,脉象细弦,眼球如闪电转动,卧时震颤缓解,坐立时加剧,言语不流利,头昏头痛,心悸不寐,纳呆,尿黄。诊断为震颤(功能性失调),中医病名为肝风型颤证,病因病机为肝风内动。
功能性失调肝风内动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颈项强痛,不能转侧或回顾,病程3天。中医病名落枕。病因病机为风寒袭入经络或体位不适致气血不和,筋脉拘急。望诊未见明显异常。体征示右肩井穴和天柱穴肌肉痉挛,有压痛。切诊示颈项强痛。
落枕颈项强痛肌肉痉挛
查看详情 →
侯某,男,58岁,慢性咳嗽急性发作1周余。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咳吐黄痰,痰黏难咳,眠差,烦躁,有长期吸烟史。病在太阴经、厥阴经。手太阴经、手厥阴经、少阴经、太阳经、足阳明经。咳黄痰而黏,手厥阴经异常,苔白脉滑。
慢性咳嗽肺热痰黏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主诉发烧、咳嗽、吐白色泡沫痰,病程5天。急性笃重病容,体温40℃,脉洪大数,舌质红,苔厚腻,右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率120次/分。诊断为风温,邪陷心包型。右肺上叶致密阴影,提示右侧大叶性肺炎。
风温肺热咳嗽邪陷心包肺卫不固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出生时窒息,颈项牵强,双手握拳,手足徐动,痉挛易惊,不能坐站,不认人,智力低下。中医诊断为肝肾阴亏,脑络瘀阻。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病程较长,属先天肝肾不足,髓海不充,筋失濡润,肢体不用。
脑瘫肝肾阴亏脑络瘀阻智力低下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肢体乏力,纳差,恶心,尿黄。黄疸,肝胆湿热型。湿热时邪,阻于肝胆,气机失于条达,胆汁排泄不畅。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滑。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体温38.6℃,肝区轻度压痛及叩击痛,尿胆红素(卅),黄疸指数40U,胆红素定量75.24μmol/L。
黄疸肝胆湿热肝区疼痛纳差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9年。口腔溃疡生于唇、舌、面颊内侧,呈淡白色溃疡斑点,圆形或椭圆形,迁延难愈。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苔白腻湿滑,脉细滑。中医诊断狐惑病,证属脾虚湿困、瘀浊内蕴。
狐惑病脾虚湿困瘀浊内蕴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