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6岁,发作性喘息50年,加重伴胸闷1月余。喘憋气促,呼多吸少,喘憋动则加重,大汗淋漓,咳嗽咳痰,痰少色黄质黏难咯出,胸闷,肩背发沉,畏热,口干渴,腹胀,纳少,眠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有齿痕,脉沉细。肺部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中医诊断哮病,痰热蕴肺,肾脾阳虚证。
哮病痰热蕴肺肾脾阳虚痰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妊娠37周,血压24.0/16.0kPa(180/120mmHg),头痛头晕,鼻衄,口渴喜饮,水肿(++),尿蛋白(廿),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微弱。中医病名先兆子痫,证型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阳上扰。望诊舌苔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有头痛、鼻衄、口渴、水肿、尿蛋白,切诊脉象弦滑微弱。
先兆子痫肝肾阴虚头痛头晕鼻衄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胃脘膜胀3年,伴有隐痛。纳食衰少,食后作胀有下坠感,站立及行走时尤甚,嗳气频频,吞酸偶有,四肢倦怠,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中气不足,升降失调。病因病机为浊气在上,则生胀。
胃下垂中气不足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杨姓男孩 面颊肿大,迅即肿及全身 肾炎 肺气不宣 肺气不宣导致水液代谢障碍 面色晦暗 舌苔白腻 脉浮滑 小便短少 气喘 病程较长
肾炎肺气不宣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持续发热1月,体温39~40℃,伴恶寒、手足冷、食欲不振、大便稀。面色潮红,舌质红,苔白厚,脉细数。证属郁热内伏,复感外邪。体征见神清、精神弱、呼吸急促、咽红、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各关节活动可。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血培养无菌生长。
伏气温病气阴两虚郁热内伏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男,24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小便黄赤。病毒性肝炎。眼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在胁下1厘米,腹水少量。舌质嫩红,舌苔薄白稍干,舌质澹红,舌暗红而紫,苔微黄薄。脉虚躁而无力,左带弦,虚躁较前减少而带弦象,细数带涩。肝郁脾虚,肝阴亏损,胃肠湿热。
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肝阴亏损胃肠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反复周身浮肿半年。晨起眼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腹胀,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大便干稀不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无力。复诊见舌质青紫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三诊见苔白腻,脉弦滑。四诊见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脾肾不足,水湿泛滥。病因病机涉及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内停,气血运行不畅。
浮肿脾肾不足水湿泛滥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寒热泄痢、呕恶、脘腹作痛拒按、里急后重。自汗肢冷,渴喜热饮,欲吐不吐。左脉弦小而数,右脉沉细,舌苔干白而腻。诊断为邪陷三阴,虚阳逼津液外泄,湿滞内阻曲肠,气机寒窒不通,厥气失于疏泄,脾胃运化无权。二诊见汗止、四肢渐温、便泄痢止,胸闷泛恶,脘腹作痛,不能饮食,舌边红,中后薄腻。诊断为陷入三阴之邪已外达,湿滞内阻,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常。
泄痢腹痛拒按呕恶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女,痛经2年,色黑有块,经期长36~40天,白带多,湿瘀阻络,足心部红色丘疹半年,作痒,湿热下注,经行量不多,白带尚可,时有头晕,耳鸣,易怒,舌红苔薄,脉左关偏盛,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沉细而软,舌苔薄腻,脉细滑稍盛。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湿瘀阻络,湿热下注,病因病机:湿瘀阻络,湿热下注。望诊:舌红苔薄,舌苔薄黄,舌质红,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痛经、经期长、白带多、足心部丘疹、头晕、耳鸣、易怒、小腹胀坠、块变小、色较前为轻、量减、疼痛减轻。切诊:脉左关偏盛,脉沉细而软,脉细滑稍盛。
痛经湿瘀阻络湿热下注头晕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反复腹胀、右胁隐痛3年,复发加重2个月。鼓胀,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热互结,气滞水停。面色晦暗,舌质黯,苔黄厚腻。声音低微,有肝掌、蜘蛛痣。腹胀、右胁隐痛、纳呆、厌油、小便黄、双下肢水肿。脉弦滑。
鼓胀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瘀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腹部胀满,时轻时重,病程二年余,阴天及受寒加重,腹胀伴肠鸣矢气,短气不能平卧,引及腰痛,腹胀甚时伴腹痛。面色晦滞,语声重浊,口有臭气,皮肤凉湿,舌苔浊腻罩灰,质淡稍胖,脉弦微涩。中医诊断为腹胀,证属湿浊中阻,阳气痹室,气不流行。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晦滞、语声重浊、口有臭气、皮肤凉湿、舌苔浊腻罩灰、脉弦微涩。
腹胀寒湿脾胃虚弱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20岁 妊娠八月 气机不畅 湿化肿 遍体浮肿 脐突阴肿 带下如注 脉迟 舌澹不荣 湿邪内伏 子肿 脉左沉伏 右滑 舌尖糙 根苔腻 脉滑 苔腻 胸脘满痛 胃苏 便解 小溲转长 带多 舌色转红 苔化 脉滑 肿消 热清 胃苏 思纳 胸脘痛瘥 头晕 白带未除 脉滑 舌色澹红
妊娠肿病湿邪内伏气机不畅子气
查看详情 →
男,32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病程5天。中医病名:淋证,证型:湿热蕴脬,气化失司,病因病机:湿热内生,蕴结膀胱。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小便频数短少,灼热涩痛,淋沥不畅,小便色黄,小腹拘急,腰痛,身微热,便秘,口干。
尿路感染湿热蕴结气化失司膀胱湿热
查看详情 →
男,三十余岁,乏力、关节肌肉湿痹样疼痛、头昏耳鸣、失眠心悸、胃痛呃逆、呕吐泛恶、食欲不振、便秘腹泻交替、体重减轻。中医病名:黑疸劳疾,证型:肾藏阴阳不足,病因病机:肾水之色外见。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问诊见疲劳、关节疼痛、头昏、呕吐、胃痛等。切诊脉沉细。
黑疸劳疾肾阴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四肢乏力1个月,双下肢肿胀不适,纳差不思饮食,眼睑胀满,四肢怕冷。面浮肢肿,指压有凹陷,胸闷气短,心慌,纳差,二便通畅,舌澹胖苔白,脉濡缓,血压80/60mmHg。中医诊断虚劳,证候脾肾阳亏,气化失司。
四肢乏力脾肾阳亏气化失司面浮肢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4岁。主诉腹痛腹泻两周,遍体风疹块作痒持续一周,身热无汗,渴不多饮,腹泻挟粘冻,左手指、足跟制掣痛。舌苔薄白腻,舌边紫,脉弦数。辨证为风湿热滞互阻,表里同病。二诊风疹块减少,大便溏泄转为溏薄,左足跟、手指掣痛已止,左手腕、左肩酸楚,烘热阵发,汗出而退,畏风口干。舌质澹红,苔白,脉小滑数。辨证为风疹合行痹,风胜则行走无定。三诊寒热已退,大便有时成形,右肩关节痛减轻,口干,风疹块转为“抓痕症”,瘙痒。舌红,脉缓。辨证为风湿热渐化,阴血不足,内风易动。四诊手足心作痒,夜间为甚,大便或软或干,脘闷纳少,口微干。舌澹红而嫩,脉细。辨证为气阴两亏,风湿未清。五诊风疹块未发,便溏愈,左肩、左手略有酸楚。脉细,舌净,口微干。辨证为风湿热已近清澈。
瘾疹风湿热阴血不足内风易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为浮肿、呼吸气促、头晕,病程5天。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脾肾失守,阳气衰弱,水气泛滥。望诊见面色苍白,眼睑及两下肢浮肿,手压凹陷。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不渴,小便短,食欲不振,月经不规则。切诊脉搏84次/分,血压210/116mmHg。体检见咽喉轻度充血,扁桃体肿大。实验室检查示蛋白尿、血红蛋白降低、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两虚水气泛滥阳气衰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慢性肾炎30余年,维持血液透析1年余,主诉胸闷气促、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水瘀互结,后转为阴阳两虚,水饮凌心证。体征示腹膨隆,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彩超示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射血分数24%。脑钠肽升高,白蛋白降低,胸片示双肺感染,腹部CT示大量腹水,小肠缺血改变。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慢性肾炎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脾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停经2年,不寐、纳呆1年。寐差,纳不香,恶油腻,脱发,消瘦,心烦,下肢无力,口干不欲饮。舌澹,苔黄腻,脉细涩。辨证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舌澹,苔黄润,脉细涩。舌绛,苔少,脉细涩。出现水肿之象。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肾不交,阴虚内热,气血不足。
闭经不寐肝郁sple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月经稀发6年,闭经5个月。主症为月经稀发,量少,色红,无血块,小腹阵发性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肾不足,寒凝气滞。病因为肝肾不足,寒凝气滞,导致经水不行。
闭经肝肾不足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